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012352
大小:124.51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10-08
《传染病诊断标准培训乙脑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乙型脑炎防制一、概况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媒介昆虫传播的人畜共患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夏秋季为发病季节高峰。起病急,常累及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其症状轻重不一,从隐性感染、轻症脑膜炎到病情严重的重症脑炎,出现高热、惊厥、昏迷、直至痉挛性瘫痪,甚至死亡。幸存者常留有明显的后遗症二、流行病学乙脑主要在亚州地区广泛流行,包括日本、朝鲜、韩国、中国、越南、泰国等地区,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热带流行区:全年不分季节,均可出现散在病例。如印度南部、斯里兰卡、马来西亚等二、北部热带流行区:如越南北部、泰国北部、印度东北部等,患者无年龄界限。三、温带流行区:中国、日本、朝鲜
2、、韩国等呈季节性流行,江苏流行季节主要在7、8、9月三个月份,但是南方较早如广东省为5、6、7三个月我国除新疆、青海、西藏无病例报告外,其他各省均有发病。三、传染源与宿主乙脑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属于蚊类媒介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受乙脑病毒感染的人和动物通过蚊子(主要为库蚊,其不但是乙脑病毒的传播媒介,而且也是储存宿主,它与猪均被认为是本病毒的主要长期储存和扩散宿主)。根据国内外的研究资料表明:本病最重要的传染源是猪,主要是幼猪,猪数量多,感染后病毒血症持续时间长,血液中病毒滴度很高。幼猪出生率高而无免疫力,受蚊子叮咬后几乎100%受感染,且受
3、感染时间比人早2~4周,即:构成猪→蚊→人或猪的传播环节。据研究鸟类也是乙脑病毒的重要储存宿主,在日本的几种鸟类的血液中发现乙脑病毒。除猪和鸟类以外,马、牛、羊、驴、狗、猫、鸡、鸭等也属本病的储存宿主和传染源四、感染途径和传播媒介由携带乙脑病毒的蚊子或其他昆虫叮咬人体时传入病毒是构成本病的自然感染途径,而蚊子是传播本病的最重要的传播媒介。有报道认为,蠓和螨也可能是乙脑的传播媒介。蚊子种类繁多,库蚊、伊蚊、按蚊均能携带乙脑病毒在其体内繁殖而成为传播媒介,但以库蚊及伊蚊为主,研究发现,我国南方以三带喙库蚊、白纹伊蚊、致乏库蚊和中华按蚊等较为重要;在北
4、方以三带喙库蚊、淡色库蚊、骚扰伊蚊、仁川伊蚊等常见。海滨伊蚊、雪背库蚊和属于杂鳞库蚊复合群的蚊种,分别被认为是前苏联、越南和印度传播乙脑的重要媒介。雪背库蚊被认为可能是热带地区重要的传播媒介。中国、日本、朝鲜、韩国以三带喙库蚊为主,它的分布与乙脑疫区的范围基本一致。但三带喙库蚊密度增高时,乙脑流行严重,因为三带喙库蚊带毒率较其他蚊种为高(占90%),对乙脑病毒的感染阈低而排毒量高,三带喙库蚊兼吸人血和猪血,采取灭蚊措施,控制三带喙库蚊后乙脑发病率下降。三、监测病例定义(一)疑似病例 蚊虫叮咬季节在乙脑流行地区居住或于发病前25天内曾到过乙
5、脑流行地区,急性起病,发热、头痛、呕吐、嗜睡,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症状和体征的病例。(二)临床诊断病例 疑似病例,同时实验室脑脊液检测呈非化脓性炎症改变,颅内压增高,脑脊液外观清亮,白细胞增高,多在(50~500)×106/L,早期以多核细胞增高为主,后期以单核细胞增高为主,蛋白轻度增高,糖与氯化物正常。(三)确诊病例 疑似或临床诊断基础上,病原学及血清学检测结果符合下述任一项的病例:1、1个月内未接种过乙脑疫苗者,血或脑脊液中抗乙脑病毒IgM抗体阳性。2、恢复期血清中抗乙脑病毒IgG抗体或乙脑病毒中和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升高
6、者,或急性期抗乙脑病毒IgM/IgG抗体阴性,恢复期阳性者。3、在组织、血液或其它体液中通过直接免疫荧光或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到乙脑病毒抗原或特异性核酸。4、脑脊液、脑组织及血清中分离出乙脑病毒。(四)排除病例 脑脊液呈非病毒性脑炎表现、或血清学实验阴性、或能够证实为其它疾病的疑似病例应排除乙脑诊断。病例诊断流程见附图1。四、监测内容与方法(一)流行病学监测1、病例报告 传染病法定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乙脑病例或疑似病例,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和《国家突发公共卫
7、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等规定进行报告。 已经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应按照网络直报要求尽快报告;对尚不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应采取最快的方式进行快速报告,城市必须在12小时以内,农村必须在24小时以内报至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同时应认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及时寄出。责任报告单位或责任报告人在病例确诊、排除或死亡后,应于24小时内报出订正报告或死亡报告。各类医疗机构还应负责乙脑病例出院、转诊或死亡等转归情况的报告,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乙脑病例转归的核实。 如发现在1周内,同一乡镇、街道等发生5例及以上乙脑病例,
8、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时,应按《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报告。2、病例调查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