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003143
大小:5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8
《高职教育特点下的校企合作形式体系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职教育特点下的校企合作形式体系化研究摘要: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在学生素质培养、课程安排等方面与本科教育有很多共性,所以很多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和时间安排方面完全翻版本科院校,这样做虽然快捷,但忽视了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高职院校应时刻根据市场的需求调整自己,发挥灵活多变的特点,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出技术应用型的高技能人才。本文以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为例,重点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中校企合作模式进行研究。 关键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人才培养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国内背景 2005年11月7日召开的全国职业
2、教育工作会议,温家宝总理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之后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 2.国外背景 在20世纪早期包豪斯学院刚刚成立时,创办者格罗佩斯就直观地表达了自己的教学观点,他提出艺术家、工业企业家、技术工人是合作的关系。学校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将企业的实际项目当做学生课堂的教学案例。格罗佩斯的观点就是现代“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也是教学中的“项目式”教学的起源。
3、 面对高职教育发展的良好平台,如何探索适合自身的校企合作形式?如何将高职教育办得有特点?是当下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探索及实践 我任教于山东省省属的一所高职院校的信息艺术系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该系于2010年成立了“校企合作委员会”。该系根据自身特点,结合学生在各个时期的特点,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校企合作形式。 1.大学一年级——设计思维形成的时期 大学一年级重点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学校中所教授的课程主要为素描、色彩等基础类课程和少许的设计类课程。针对大一学生的课程特点和自身基础,这个时期的校企合作形式主要有两种。
4、(1)定期带领学生到企业参加校企交流会。进入大学之后,学生由之前的观赏广告转变为制作广告,这一时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鉴于学生在入学之初去公司实习有些许难度,学校可以采用校企交流会的方式,即每个月由教师带队,到与学校合作的企业学习交流,企业拿出自己这段时间有典型教育意义的项目案例讲解,设计师可以将前期的广告策划,中间与客户的数次沟通,后期的广告制作等一套流程都呈现给学生。校企交流不仅能让学生将专业理论与实践以最真实的方式结合,而且能了解以后的工作环境,了解设计师应有的专业知识和社会能力,回到学校后制订学习计划和学习目的,真正学
5、习对自己有益的实用性知识。 (2)请企业有经验的设计师来学校举办讲座。对于一些小型的校企合作企业,由于场地等原因不方便学生前去参观,这时可将企业的设计师请入学校,以专题讲座的形式为同学们讲解,让学生深入体会设计的商业性。每个设计师在设计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但在作品的设计时不能完全依照自己的喜好,因为作品是为客户服务的,一切要以客户为中心,有时需要放弃个性服从于客户对设计的要求。 2.大学二年级——设计从想象到实现的时期 大学二年级是专业表达能力培养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的校企合作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学生进入广告公司、车
6、间实习。我院要求学生利用周末和寒暑假的时间去广告公司和车间实习,实习占有2个学分,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有了约束,实习结束后要写出实习报告,认识到不足,使学生之后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对于印刷的知识,组织学生利用校外实训的时间学习,在学期初提前联系好印刷厂,将有经验的印刷技师聘为学校兼职教师,校外实训的几周时间里主要由校外兼职教师进行现场讲解,校内专职教师起辅助作用。 (2)建立校内广告工作室。广告设计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学生的能力经过实践的锻炼才能体现出来,依托广告教研室建立广告工作室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学校负责给学生提供场地,工作
7、室成立之初,教师加以组织和管理,为工作室制定规章制度,奖罚应分明,使工作室走上正轨。在工作室正常运行之后由学生全权负责,教师选出总负责人,把工作室细致地分成业务部、策划设计部、制作部等部门,业务的洽谈、任务的设计和后期制作都由学生负责,获得利润后参照公司的分成模式分发给负责项目的学生酬劳。 (3)校企联办公司的参与。“校企联办公司”作为新型的校企合作模式,是对“校企合一、工学结合、校企双赢”的积极探索。“校企联办公司”与校内实训基地相比更有自身的优势,首先,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公司的运营模式。其次,公司有经验的设计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
8、多的学习机会,可以为校内工作室的更快发展提供参考。学生进入大学二年级可以在课余时间参与到公司的实际工作任务之中,真正做到“学做合一”,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更好地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3.大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