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384310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8
《校企合作下高职院校继续教育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校企合作下高职院校继续教育论文校企合作下高职院校继续教育论文校企合作下高职院校继续教育论文 一、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概述 1.办学模式的种类 第一种类型是多层次的学历。继续教育包含了多个学历层次的人群,针对不同人群开展本科班、专科班的成人教育,或者工程硕士班。在对成人进行继续教育的过程中,既需要丰富其理论知识,同时也要丰富其实践能力。成人通过继续教育,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提升企业竞争力。第二种类型是专题型。在培养这部分人才的时候,需要根据企业目前的自身需求,结合企业生产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培养某一领域的
2、专门人才,委托学校该领域的专家来企业开展专题讲座,丰富职工们的技能。第三种类型是培训型。结合本企业的目前生产需求,对不同层次的员工进行分类别的业务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第四种类型是研修型。即企业结合自身的需求,分析某一个具体的案例,采用实战演练的方式,对某一问题进行实践探究,展开研讨。 2.办学模式的特点 第一,对象的整体性。接受继续教育的对象很多都是来自同一个企业,具有整体性;第二,学习的目标一致性。对于该企业人员的培养,需要结合企业目前的自身需求,以及员工岗位的要求,因此目标基本一直;第三,内容的针对性。对于员工培训内容的
3、制定,需要同企业目前的实际情况相吻合,满足企业的需求;第四,时间的可选择性。学校培训时间的制定,可以和企业协商,共同达成;第五,管理较为严格。对于员工的管理,需要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相关的制度规范,以及奖惩措施;第六,共赢性。企业的员工通过培训,能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综合技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而高校采用批量式的教学方式,能够为学校带来更多收益。 3.现实意义--以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第一,有利于国家建设水平的提高。高职院校同企业相互合作化的办学方式,既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也可以为企业输入大量的专业人才,推动企业的发展。如
4、唐山电气公司和职校。开设了诸如“三友班”、“启奥班”等联合培养的班级,为合作企业每年输出大量专业人才,促进了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学校经济的发展。第二,企业与高职院校能够达到共赢。校企合作能使得职校的实践水平得到进一步地提高,能够更好地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满足企业的需求,也可促进企业员工的继续教育,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第三,提高学生实践水平。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员工能够将自己在学校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迅速运用到实践当中。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具有“前校后厂”的办学模式,使得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一体,同时也提高了该学校科研成果的数
5、量。 二、继续教育概述 继续教育针对的是社会成员,尤其是已经工作的成年人,鼓励其终身学习的优秀品质。继续教育已经和正规的教育相脱离,其强调的是对专业技术人员能力的培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三、企业推动商科类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的责任 1.为地方的优势产业提供服务 学校和企业可以根据未来人才需求的预测,一起研究制定本地的人才联合培养方案,结合方案开展自己的招生计划,和课程安排。学校课程内容的制定,要能够使学生的技能有针对性的提高,符合地方优势产业对人才技能的需求。企业应当开放自己的工作车间,为学生提供实习的环境。 2.与国企相互
6、合作 高职院校要尽可能地寻求同国企之间的合作,使得自己培养的人才能够为地方的支柱性产业服务。同时,国企也应当为人才的培养提供帮助,定期派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开展专题讲座,接受学校老师到自己企业挂职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同时,国企应当为学校毕业生预留一定数量的岗位,使得校企能够达到共赢。 3.实战训练 企业为自己的员工接受继续教育提供资金的支持,为其购置必要的设备,创造一个实训的环境。同时,也需要派遣企业中有资历的骨干,来对初学者进行辅导,使员工能够在训练中提高自己的技能。 四、提高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水平的方法 1.政府的参与
7、 国家可运用行政手段,为企业员工的继续教育进行政策方面的扶持,鼓励和促进学校专业人才的培养。比如政府可以为企业和学校牵线,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本行业的信息,同时也向学校公布某些企业具体的人才需求,使校企双方能够知道各自的需求。同时,可以运用行政力量,规定企业每年需要花费一定的资金来对员工进行继续教育的培养,满足员工继续学习的需求。 2.专业的调整 学校在为继续教育的人员制定课程的时候,需要考虑到该员工所在企业的实际需求,可以邀请该企业的专家成立专门的课题小组,来制定具体的课程内容,根据每个岗位的需求,设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提高员工
8、的实践和理论知识。 3.实训的加强 企业需要为接受继续教育的员工设立专门的实训基地,为员工的实践活动提供场所,满足员工实践的需求。同时,企业也需要引进一些专门的设备仪器,方便员工的课后实习工作。 4.国外成功经验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