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腔内技术治疗下肢中小动脉闭塞症.doc

血管腔内技术治疗下肢中小动脉闭塞症.doc

ID:19977190

大小:2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08

血管腔内技术治疗下肢中小动脉闭塞症.doc_第1页
血管腔内技术治疗下肢中小动脉闭塞症.doc_第2页
血管腔内技术治疗下肢中小动脉闭塞症.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血管腔内技术治疗下肢中小动脉闭塞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血管腔内技术治疗下肢中小动脉闭塞症【关键词】动脉闭塞·下肢·血管腔内技术  血管腔内技术治疗大中动脉(主髂、髂股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效果已得到广泛认同,而用以治疗腘动脉及远侧动脉,多数学者还是持谨慎态度。但是,近10年来,血管腔内治疗技术发展迅速,尤其是多种新型导管的相继问世,血管腔内治疗的范围已从大中血管向中小血管扩展。目前比较公认的观点是:腘远端及小腿主干动脉的腔内治疗,主要用于重症肢体缺血(criticallimbischemia,CLI),以挽救肢体为目的。近年来,有将适应证扩大到重度间歇性跛行(lifestyle

2、-limitingclaudication,LLC)的趋势。1 血管腔内治疗效果与手术的比较  设备和技术的新进展有助于提高膝下动脉腔内操作的成功率和疗效,主要包括非常柔软的长球囊、切割球囊成形和激光球囊成形术等;支架有裸支架、被动和主动抗凝支架、生物可吸收支架等。Bosiers等[1]总结了2002年9月~2005年6月443例(Rutherford4级355例,5级82例,6级6例)681处膝下动脉病变,经腔内治疗(单独PTA79例,PTA加支架300例,准分子激光成形术64例)的救肢率和超声随访通畅率,结果显示总的

3、初始通畅率和救肢率6个月为85.2%和97%,1年为74.2%和96.6%,与开放手术结果(2年的首次和二次通畅率分别是73%和93%,救肢率是98.5%[2])相比较,结果令人鼓舞。Kudo等[3]回顾和评价了12年来采用腔内血管成形加支架治疗CLI的效果与外科手术的比较,即将1993~2004年由同一个医生施行的介入和外科手术分成3个时间段(1993~1996年、1997~2000年、2001~2004年)进行比较,共192例患者237条肢体416项操作。平均随访23个月(1~122个月)。结果表明:1)比较第一和第

4、三阶段,初次进行腔内治疗的数量从15次上升至84次(+460%),二次施行腔内治疗的数量从13次上升至57次(+340%),而初次手术的数量从39次降至20次(-49%),二次手术从35次降至18次(-49%)(P<0.0001)。第三阶段的初次通畅率明显高于第一和第二阶段(P=0.012),而三个阶段的长期效果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2)腔内治疗已大量取代手术,对CLI的初次和二次治疗是一个简便、安全、有效的操作。3)外科手术可用于不适宜行腔内成形或腔内治疗无明显改善者。2 血管腔内治疗的术前评估3  慢性下肢动脉闭

5、塞症患者多见于高龄人群,常伴有其他系统慢性疾病。在我国,慢性下肢动脉缺血尤以多平面、多节段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居多,约占总数的2/3,因而腔内治疗的操作难度较大;虽然创伤小,但常因费时较多,部分患者仍难以耐受。因此,在治疗前必须对患者的全身状况和动脉病变作详细检查和评估。充分了解患者的心、肺功能和肾功能,控制心、肺功能不全,了解有无内环境紊乱,了解有无其他并发症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及控制情况,改善全身情况。了解血管条件。下肢中小动脉的闭塞性病变常不是单一的,多伴有近端血管的狭窄或闭塞。小腿主干动脉既是腔内治疗的靶血管,又是下肢

6、动脉血流的流出道,腔内治疗后必须要有足够的近端血流才能维持其通畅性。因此,开通近端动脉、建立良好的流入道是保证小腿动脉腔内治疗成功的前提。一般来说,小腿动脉腔内治疗操作能否成功施行,与近侧动脉狭窄程度、闭塞的长度和节段数相关。根据术前下肢动脉的CTA或MRA检查结果,对髂股动脉的狭窄(闭塞)作TASC分型,如髂动脉和股动脉TASC分型为A型和B型的,可首先考虑腔内治疗;如髂、股动脉为C型,可尝试腔内治疗;如为D型,则少有机会进行小腿动脉的腔内治疗。3 血管腔内治疗的术中操作3.1 导管入路 导管入路既是动脉腔内治疗的第一

7、步,也是治疗导管能否抵达靶血管的先决条件,应根据患者的血管条件予以选择。1)经患侧股总动脉顺行穿刺置管:适于同侧髂动脉、股总动脉、股浅动脉中上端无明显狭窄者。2)经对侧股动脉逆向穿刺置管,跨过主动脉分叉到达患侧:适于患侧股浅动脉起始段狭窄或闭塞者,如患侧髂动脉有狭窄,可一并处理。3)经肱动脉穿刺置管:适于需要先处理髂动脉的狭窄或闭塞的患者,尤其是不适宜采用2)的入路时。由于肱动脉较细,故往往需要辅以患侧股动脉逆向穿刺行腔内治疗。4)上述2种或3种方法的联合应用:适于伴有双侧髂股动脉狭窄或闭塞。由于受到导管长度的限制,从肱

8、动脉置管无法到达小腿动脉,因此如果流入道的狭窄或闭塞需要辅以患侧股动脉逆向穿刺置管时,则可二期经患侧股动脉顺行穿刺置管,行小腿动脉腔内治疗。3.2 球囊选择 当导丝通过闭塞段动脉后,经导管注入少量造影剂以确定导丝在血管腔内,即可用球囊导管进行扩张。根据小腿主干动脉的直径,选用直径1.5~3mm的柔软长球囊,自狭窄段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