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93949
大小:3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1-14
《中学物理教学提问技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学物理教学提问技能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发展,逐步实现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中学物理教学也由“教师中心论”走向边缘,实现“学生中心论”,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满堂灌注式教学,已不适应新的教学大纲要求。为适应新的教学要求,本文将讨论以现化侧重能力培养为主的启发疏导型教学中的教师提问技能。老师提问技能是否过硬,体现了老师对教材,对学生的了解掌握程度。它要求老师在提问时要掌握好提问的设计及遵循的原则,掌握好提问的技巧方法,及时客观进行答问评价,从而使老师的提问具有原则性、技巧性、科学性。最终达到提问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触及学生思维兴奋点,又能使老师获取反馈信息
2、,及时调整优化教学过程,推动教学相长,完善提问技能,实现教学目的。关键词:物理教学;提问设计;提问技巧;答问评价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课堂提问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教学环节,课堂提问能帮助教师创设物理情境,获取反馈信息,调控教学过程,沟通师生感情,使学生思维走向主动跟随老师的引导,推动教学双边活动,同时又能起到激发学生兴趣,触及学生思维兴奋点、提示思路、启动思维、加深理解、巩固知识,培养能力的作用。但在实践中,老师的提问,学生的回答并非尽如人意,尽管老师在提问内容、方法、设计上颇费心思,却常常得不到学生积极的配合,或胡乱应对,不肯认真回答;或似深思,其实冷漠厌倦;或稳如泰山,
3、实则六神出游……,种种消极表现从学生角度看,形成原因有年龄、心理、知识能力、学风等诸多因素,不作细论,我这里从老师本身而论,老师要“善问”,既要过硬的提问技能。提问得当与否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效果如何的关键,教师教学中使用同一教材的教学目的是一致的,但不同的老师启发引导的方法不同产生的效果自然有异。因此提问的设计及应遵循的原则,提问的技巧和方法,答问的评价等提问技能就成为一门重要的教学艺术。一、提问的设计及遵循的原则—7—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提问如果不认真设计、不遵循一定的原则,背离科学规律去主观想象、随意发挥、信口开河,就会使严肃的教学流于庸俗,造成学生学习的“负
4、迁移”,招致教学失败。相反,好的提问可形成学生学习的“正迁移”。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好的提问“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而要达到这种境界,首先要把握好提问的设计及遵循的原则。1、把握重点,具有针对性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曾这样提出:“有些课堂效率很低,原因是教师不善于把注意力集中在最主要、最本质的教材上,不善于正确地分配所授新教材的提问时间”。所以中学物理教学提问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围绕教材的内容目的,课堂目标,重、难点上设计提问,每一问都问在“点子”上,做到有的放矢,应该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认识什么道理,训练何种能力是教学的主旨,必须把握教材重、
5、难点,及时点拨,层层设问,指导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体现强烈的目标意识和明确的思维方向,实现教学目的,避免随意性、肓目性和主观性。提问具有针对性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提问和设计上,必须选准突破口,切中要点,不应在枝节上拉扯过多,更不能无的放矢。如我们在讲“机械动力”时,课本开头有一个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个法国飞行员在高空飞行时,发现脸部附近浮动着一个小物体,飞行员认为是一只虫子,抓过来一看,却是一颗德国子弹。老师可针对这个故事提问,“这名法国飞行员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呢?什么情况下我们也能顺手抓到一颗子弹呢?”借此一问,会令学生在惊异不解之余,主动积极地去探
6、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7—这一课堂主题。而有的老师却在此问,你们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发生在其中的一些趣事吗?这样必须致使学生胡乱联想,造成学习的“负迁移”,因此,设计提问应把握教学重点,针对教学需要而定。2、难度适宜,具有层次性《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所以设计问题应根据学生已有知识水平,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对复杂问题化整为零,分散难点,即根据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原理,选择一个“最佳的智能高度”进行设计提问,让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跳一跳,够得着”,使他们体会到智力活动的愉快,既给学生以成功的满足,又调动学生思维。赞可夫认为“教师提出
7、的问题,课堂内二、三秒内就有多数学生举手回答,是不值得称道的”。因此老师设计提问要有思考的价值,如只是“是不是”“对不对”等,让学生齐答了事,根本不动脑筋,就失去了提问的价值,页:3对教学毫无用处。但是如果提问不分层次,难度太大,则易造成“问而不答,启而不发”的尴尬局面,就会挫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影响学习兴趣和信心。因此可看出老师对每节课的提问要和学生思维兴奋点同步,切忌越级而上,根据重难点分层次提问,难的密集一些,易的跨度大一些,以免浪费时间,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使学生获得知识逐步深化。如学习阿基米德原理,并导出公式F浮=ρ液gV排后,可提问“公式中V排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