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ID:19917603

大小:162.5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8-10-07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_第1页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_第2页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_第3页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_第4页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_第5页
资源描述: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张雷定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Ketoacidosis,DKA),糖尿病患者在各种诱因作用下,胰岛素严重不足,升糖激素不适当升高,引起糖、蛋白质、脂肪以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最终导致高血糖、高血酮、酮尿、脱水、电解质紊乱,并伴有代谢性酸中毒的临床综合征。DKA是最常见的一种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胰岛素分泌量↓↓升糖激素分泌↑↑脂肪分解↑高血糖乙酰CoA↑草酰乙酸↓酮体β羟丁酸↑丙酮↑柠檬酸三羧酸循环胰岛素作用严重缺乏乙酰乙酸↑+<病理生理>受抑制发病机制升血糖激素:胰高血糖素、儿茶酚胺、生长激素、肾上

2、腺皮质激素。当酮体生成大于组织利用和肾脏排泄时,可以使血酮体浓度高达50-300mg/dl(正常值1.0mg/dL)。正常人每日尿酮体总量为100mg,糖尿病人约为1g/d,酮症酸中毒时最多可排出40g/d。在合并肾功障碍时,酮体不能由尿排出,故虽发生酮症酸中毒,但尿酮体阴性或仅微量。由于大量有机酸聚积消耗了体内硷贮备,并超过体液缓冲系统和呼吸系统代偿能力,即发生酸中毒,使动脉血PH值可以低于7.0。由于尿渗透压升高,大量水分,钠、钾、氯丢失,可达体液总量10-15%。诱因多见于I型糖尿病患者或糖尿病未经良好治疗者,也可由应激状

3、态或精神因素诱发。常见诱发因素:(1)感染:最常见的感染有上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化脓性皮肤感染、胃肠系统急性感染、急性胰腺炎、胆囊炎、肾盂肾炎、急性尿道炎及盆腔炎等。(2)各种应激:手术、外伤、灼伤、骨折、麻醉、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及并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等。(3)饮食不合理:吃含糖或脂肪多的食物过量;或过于限制碳水化合物(每日主食<100克);或饥饿、禁食等。(4)精神状态;严重的精神刺激、高度紧张、极度兴奋或激动等。(5)胰岛素严重不足:任何能引起体内胰岛素严重缺乏的因素,均可诱发酮症酸中毒的发生,尤其是胰岛素依赖型患者,

4、常发生于胰岛素用量不足或中断治疗时;非胰岛素依赖型患者,当病情较重或未能控制,或对胰岛素产生抵抗时亦可发生。(6)妊娠和分娩:糖尿病女性患者在妊娠和分娩时可诱发酮症酸中毒,尤其在分娩时。(7)其它:继发性糖尿病应激,或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等加速脂肪分解时。临床表现一、糖尿病症状加重:烦渴、尿量增多,疲倦乏力等,但无明显多食。二、消化系统症状: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饮水后也可出现呕吐。三、呼吸系统症状:酸中毒时呼吸深而快,呈Kussmonl呼吸。动脉血PH值低于7.0时,由于呼吸中枢麻痹和肌无力,呼吸渐浅而缓慢。呼出气体中可能有丙酮

5、味(烂苹果味)。四、脱水:脱水量超过体重5%时,尿量减少,皮肤粘膜干燥,眼球下陷等。如脱水量达到体重15%以上,由于血容量减少,出现循环衰竭、心率快、血压下降、四肢厥冷、即使合并感染体温多无明显升高。五、神志状态:有明显个体差异,早期感头晕,头疼、精神萎糜。渐出现嗜睡、烦燥、迟钝、腱反射消失,至昏迷,经常出现病理反射。六、其他:广泛剧烈腹痛,腹肌紧张,偶有反跳痛,常被误诊为急腹症。可因脱水而出现屈光不正。实验室检查(1)高血糖:多数在16.7~27.8毫摩尔/升(300~500毫克/分升),有时高达33.3~55.5毫摩尔/升(

6、600~1000毫克/分升)以上,可伴有高渗性昏迷。 (2)高血酮:定性强阳性,定量一般在5毫摩尔/升(50毫克/分升)以上,有时高达30毫摩尔/升,大于5毫摩尔/升即有诊断意义。 (3)血PH值:血PH值<7.35,严重者血PH值<7.0;CO2结合力常<13.38毫摩尔/升(30容积%),严重者可<898毫摩尔/升(20容积%);剩余碱(BE)及实际重碳酸盐(AB)降低。(4)血电解质:血钠大多<135毫摩尔/升,少数正常,偶可升高;若>150毫摩尔/升,应疑及伴有高渗性昏迷。血钾初期正常或偏低;当少尿、无尿和严重酸中毒

7、时,血钾>55毫摩尔/升而发生高钾血症;小于3毫摩尔/升而致低钾血症。血磷、血镁可低于正常。 (5)血浆渗透压:轻度升高,有时达330毫渗量/升左右。 (6)血脂:常显著升高。 (7)尿素氮、肌酐;因失水、循环衰竭及肾功能不全而升高。 (8)白细胞:常增多。(9)血红蛋白与红细胞及其压积:常升高,升高幅度与失水程度有关。 (10)尿酮、尿糖:多呈强阳性。诊断注意事项一、血糖:未经治疗者血糖多中度升高,如血糖超过33.3mmol/L(600mg/dL)则提示有肾功障碍。经不正确治疗(如大剂量胰岛素注射)者可能出现低血糖而

8、酮症并未能纠正。 二、酮体:发生临床酮症时血酮体升高均在5-10倍以上。尿酮体测定方法简单,除严重肾功障碍者外均与临床表现平行,可以作为诊断依据。 三、动脉血PH值:酮症早期由于体液的缓冲系统和肺、肾的调节作用,血PH值可以保持在正常范围。但碳酸根及碱剩余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