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917116
大小:3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07
《元素化合物教学难点分析及应对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5年春泰州市高三化学复习研讨会交流材料元素化合物教学难点分析及应对策略泰兴市第二高级中学杨小江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的基础,是化学知识体系的“骨架和载体”,也是学生今后在工作和生活中应用最多的基本知识。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浅显易懂,条理清晰,适合学生自主探究。但新课程实施以来,对于元素化合物该部分内容的教学,却让老师感觉到很困惑。必修1中实质性教学内容就是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和应用,但该部分内容过于集中,几乎只用了两章的内容就将这些元素化合物知识全部呈现出来了,而且很多知识内容的呈现形如蜻蜓点
2、水,使得老师在深广度的把握上会出现偏差。在新授课教学的过程中,很多老师都习惯于用教辅资料中习题的难度和范围来确定知识点内容的深广度,这就直接导致了可能到选修才需要掌握的内容,在必修就一竿子到底了;有些老师更是凭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确定深广度,觉得在高一就应该讲到合适的程度,而忽略了必修和选修的界限;当然具体一节课中如何同时体现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更没有进行认真、细致的思考。到后来才发现《化学课程标准》对学生提出“三维目标”的要求由以元素周期律、物质结构等理论知识出发,采用推理、演绎的
3、方法学习化学改为以物质分类的思想来整合教学内容,通过提供实验事实、科学史话等感性材料,采用分析、归纳的方法获取化学知识。另外初三化学的学习要求、考试要求也有所降低,学生具有的化学知识较为薄弱。因此,同样的知识内容,在新、旧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其教学要求也不相同。这些粗犷的方法都直接导致元素化合物的学习很不到位,学生感觉知识间毫无联系,十分零散。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化学难学,导致分班选科时选修化学的同学逐年递减。为了体现新课程理念,实现三维教学目标,我们必须认真研读、理解课标,钻研、用好教材。1.在
4、明确课程标准的要求的基础上,全面掌握、理解教材结构。《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习常见的化学物质时,要了解它们在生产、生活和化学科学研究在的作用,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实际问题,初步树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并在内容标准中界定了元素化合物的主要知识:一是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作用。二是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
5、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其意在于引导学生学习常见物质时,将物质性质的学习融入生产、生活和化学科学研究活动中,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去认识物质,学习物质的性质,让学生了解元素化合物与自然界和社会的密切联系,能用综合的观点去学习认识有关物质,使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直接体会到所学化学知识的社会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全面理解教材结构,准确把握元素化合物的教学要求。通读教材,包括课标,关键是把握教师用书,清楚教学内容的逻辑顺序,同时结合学生的认识
6、顺序初步确定知识的呈现顺序。确定重、难点,分析哪些该详细,哪些该简略。然后分析教材中的活动和素材,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活动设计。最后充分挖掘活动、素材在三维目标上的落实点,利用活动、素材对学生进行STS教育。 2、合理把握知识的深广度教材是新课标的具体化,编排了相关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但教材并没有全面、系统编排元素化合物的知识,而是侧重于与生产、生活和科研相关的常见物质,及相关的重要性质,同时教材设计灵活性、弹性,为教师教、学生学留有足够的空间。在元素化合物教学中首要应该保证学生掌握好课程标准
7、规定的最基本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完全可以提出高一些的要求,为后续学习预留空间,但这种对教材内容的弹性增补,前提是要“保底”,而且增补不能搞“一步到位”,不能增加学生负担。具体的要求可参考高考《考试说明》,以及《江苏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化学学科教学要求(必修模块)》,教学要求中详细界定了“内容标准”、“学习要求”、“教学建议”。3.突出化学实验在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充分体现“实验既是教学手段,又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打破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的界限,提倡学生多做实验。 新课程的根
8、本目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因此,通过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教学方式的改变,努力去创造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情景,让学生亲自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生动,个性得到发展,达到有效的教学目的。前面谈到元素及化合物在教材中的编排方式,在学习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中学习相关知识,而其它元素化合物多数在生产、生活的实例中导引出物质进行学习,许多是学生身边的化学物质,教材已创设了不少教学情境,应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增强感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