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有效利用课本习题

谈如何有效利用课本习题

ID:19913605

大小:2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7

谈如何有效利用课本习题_第1页
谈如何有效利用课本习题_第2页
谈如何有效利用课本习题_第3页
谈如何有效利用课本习题_第4页
谈如何有效利用课本习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如何有效利用课本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谈如何有效利用课本习题浙江省慈溪中学卢亚明“以数学知识为载体,从问题入手,把握学科的整体意义,用统一的数学观点组织材料,侧重体现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尤其是综合的灵活的应用,以此来检测考生将知识迁移到不同情景中去的能力,从而检测出考生个体理性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以及进一步学习的潜能。”这是考试大纲对“能力立意”的解析。认真解读这段话,我们更能深刻地体会到平时复习乃至高考复习靠简单的拼时间、拼精力是不行的。随意拓宽和加深知识范围,刻意地追求某些特殊方法也是不行的。只有立足课本,关注大纲,研究高考才能把握重点,事半功倍。有效利用课本习题是立足课本的重要体现,也是高考中能取得好成绩的关键之一

2、。至于如何有效利用课本习题,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做到以下五个方面:一、追根溯源,注重过程教学.题源1:求和:(人教版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教科书《数学5》(必修)P69习题2.5A组4(3)).这里研究的情形。数学解题过程要讲背景,要时刻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学生的头脑中寻找“源”,即思维的依据,真正做到言之有理。学生第一次见到“错位相减法”是推导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时候,教材中没有提出“错位相减法”的概念,那么正好可以利用这个课本习题重现这种方法,并同时讲清这种方法的“源”在哪里。通过通项公式,我们可以得到:,对于这两个式子,我们可以进行很多运算,如:以上各式的运算结果中的

3、系数和指数位置除了最后一式都含有,而最后一式又好像跟题源中的求和式子扯不上关系。设想一下,是否能对和作另外的一种运算,使得的系数或指数位置上不含有。由此想到作如下运算:比较分析以上所有式子,从右边看,只有最后一个式子简单明晰。继续尝试,由,得:将上述个式子相加得:从式就可以提炼出“错位相减法”这种解法,并且可以推广到更一般的情形:若数列分别是等差、等比数列,则对应项乘积组成的新数列的前n项和都可以用此方法来解决5。综上所述,解决此课本习题,“源”是通项公式本身和将其适当变形的思维方式。所以讲解课本习题也要做到“追根溯源”,使学生明白数学是自然的、清楚的。二、拓展延伸,注重问题探究.

4、课本是课程标准的载体,是学生智能的生长点,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对课本习题进行适当的挖掘和探究,能使知识和能力形成系统,产生良性迁移,达到弄通一题带动一串的效果,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题源2:在中,若,那么点O在的什么位置?(人教版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教科书《数学4》(必修)P120复习参考题B组8).此题的答案是:O是的垂心。由此题出发,可以对平面向量中的三角形“四心”问题进行探究,如满足式子的点O是的外心;满足式子的点G是的重心;满足式子分别是中BC,AC,AB的长)的点O是的内心等等。并为学生提供一些关于“四心”的典型例题。如果学生程度还好的话,也可以介绍

5、一下欧拉线。如下例:例:已知的垂心H,重心G,外心O,求证:H、G、O三点共线,且有。对于此题可以产生许多小结论:如有些课后习题确实有很好的拓展延伸价值,通过对习题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对问题的本质有更清楚的认识,还能够丰富学生的解题经验,培养较好的思维能力。三、横向联想,注重多解求优题源3:已知,求证:。(人教版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教科书《数学4-5》(选修)P26习题2.2第9题.)证明1:因为所以。上述是教师教学用书中的证法,现给出另外两种证法:证明2:又因为,所以所以成立,以上各步均可逆,所以。证明3:对于式,确立主变元,以为主变元,令5令以上几种证法,

6、分别采用了作差法、分析法、综合法、构造法,不仅沟通了不等式证明诸多方法的内在联系,深化了知识,而且从中也渗透了函数思想。通过这种多解求优的方式,可以极大的增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勤思、善想、好问的良好学习习惯。四、归纳整理,注重归类意识.题源4:写出数列的前5项:(人教版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教科书《数学5》(必修)P38习题2.1A组4.)题源5:已知数列中,,对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作一研究,能否写出它的通项公式?(人教版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教科书《数学5》(必修)P77复习参考题B组6.)用题源4和题源5为引题让学生思考如下三个问题:(1)如何求这两题数列的通项公式?

7、(2)是否还有其他类似的递推形式?(3)这些以递推形式给出的数列的通项公式又如何求?教师可以围绕通项公式求法这一核心问题,对各种以递推形式给出的数列的通项公式求法进行归纳整理,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所学知识的用途,对解决问题的种类、形式、所用的数学思想、方法等能做到心中有数。递推数列的常见类型:(1)型用叠加法(2)型用叠乘法(3)型用待定系数法化归为(4)型可先化归为(5)型递推数列,需通过变形、代换转化为(1)、(2)、(3)、(4)型,但变形无统一规律,有较大的难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