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成长之路

青年教师成长之路

ID:19900829

大小:149.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0-07

上传者:U-2462
青年教师成长之路_第1页
青年教师成长之路_第2页
青年教师成长之路_第3页
青年教师成长之路_第4页
青年教师成长之路_第5页
资源描述:

《青年教师成长之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青年教师成长之路——与青年教师交流课堂教学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陈龙文 一、自我成长经历及思考1、自我成长经历2、对自已教育教学生涯的反思和总结:(1)“明志”即“明确自已的志向”。(2)“笃行”即“坚定自已的教学目标”。(3)“重情”即“用激情感染学生”。(4)“移位”即“认真做好换位思考”。 一、自我成长经历及思考3、感悟:感悟之一:换一个角度去思考,苦不堪言就是生活给予我们的报酬,生活本身就是回报。失败时回报勇气和信念;痛苦时回报深遂和坚强;逆境中回报坚韧和不屈。感悟之一:一介寒儒,两袖清风,得意淡然,失意怡然。 感悟之三:内强素质:教学的基本功、交流、研究、反思的基本功。外树规范:从我做起、从基本的做起、从规范做起、从细微处做起。求发展是根本:青年教师发展是学校发展的需要;社会、家庭对学校教育的需要;青年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感悟之四:联想:沟通纵横联系(内在联系、相通知点、广泛联想)思同:把握握问题实质(情节、事理可能不同,但内在联系、解题方法策略可能相同或相似,触类旁通,殊途同归)归法:探索解题规律(新教师紧缺的)、数量变化关系万千但万变不离其宗,最高级的是让学生寻求解题规律和基本解题思路、方法。 求异:拓宽解题思路,求异关键是意识要强化、旧题新做;发散思维、拓宽学生解题视角。变通:提高应变能力,由基本题出发,通过纵横变换转换成复杂的题,使学生把握其结构特征,了解题目内涵,掌握解题方法(这类变通实际上还有一个优点,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应变能力,增强学生解题信心,消除畏惧情绪。心要旁鹜:准备性习题,巩固性习题,拓展性习题,一步三思。感悟之四: 二、我们的成长应该从认识自我开始认识自我成长规律(1)青年教师成长的基本过程适应期(1-2年)稳定期(3-5年)发展期(6-10年)(2)青年教师成长的基本规律职业理想是其成长的动力要素;教育理念是其成长的关键要素;知识水平是其成长的基本要素;教学实施能力是其成长的核心要素;环境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外部要素。 二、我们的教学应该从认识自我开始认识自我成长规律(1)青年教师成长的基本过程(2)青年教师成长的基本规律知识结构对青年教师成长过程的影响;工作态度对青年教师成长过程的影响;组织活动能力对青年教师成长过程的影响;人际关系对成长过程的影响.(3)影响青年教师成长的主要因素 二、我们的教学应该从认识自我开始认识自我的薄弱点,尽量客观公正的评价自已(1)教学过程中的平稳心态(2)用自已的长处去弥补自身不足(3)把点滴积累作为一个教育者的智力财富和教育的明智(教后记或反思日记)(4)读三类书(学科、名教育家启示、心灵书籍)(5)对美的精细感觉(热爱美、维护美、创造美) 三、关注自身的教学行为1、理清教与学的关系,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上下功夫2、认清知识和能力的关系,在培养能力上下功夫3、理解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行为上下功夫 (1)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2)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3)从注重教学的结果转向注重教学的过程(4)从统一规格的教学模式转向个性化教学模式(5)从教师权威的教授转向师生平等的交往与对话(6)从评价模式的单一化转向评价模式的多元化3、理解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行为上下功夫 四、获得一定的教学技巧基于课堂实例的提炼(1)伴随反思出课堂,在教学反思中做文章(2)善用“对话”,在对话中实施目标(3)巧用机智–让课堂更为生动精彩(4)捕捉信息,让课堂生成丰富多彩 四、获得一定的教学技巧基于课堂实例的提炼(1)伴随反思出课堂,在教学反思中做文章(2)善用“对话”,在对话中实施目标(3)巧用机智–让课堂更为生动精彩(4)捕捉信息,让课堂生成丰富多彩(5)提炼语言,让课堂语言妙趣横生讲述性语言,行云流水,一言一语皆幽默;问答性语言,巧设机关,一问一答求互动;情感性语言,春风化雨,一吟一咏润心田;激励性语言,点石成金。一字一句拨心弦。 四、获得一定的教学技巧基于课堂实例的提炼(1)伴随反思出课堂,在教学反思中做文章(2)善用“对话”,在对话中实施目标(3)巧用机智–让课堂更为生动精彩(4)捕捉信息,让课堂生成丰富多彩(5)提炼语言,让课堂语言妙趣横生(6)活化过程,让模式与个性特色相得益彰(7)追求互动,在互动中共同发展 五、多关注和研究学情提升自已教学技艺和教学水平的必须途径(1)关注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特点(2)研究和教育最“差”的学生让“差生”思维觉醒(3)教与学的相互依存性(4)不能让知识和能力关系失调(开展教学调研)(5)思考教学的“和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