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流并重论伤寒话临床课件

源流并重论伤寒话临床课件

ID:19877738

大小:281.00 KB

页数:59页

时间:2018-10-07

源流并重论伤寒话临床课件_第1页
源流并重论伤寒话临床课件_第2页
源流并重论伤寒话临床课件_第3页
源流并重论伤寒话临床课件_第4页
源流并重论伤寒话临床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源流并重论伤寒话临床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源流并重论伤寒话临床成都中医药大学郭子光概述仲景《伤寒论》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最高水平,导致中医临床医学沿着个体化治疗方向自成体系地发展,吸引古今中外学者七百余家对其研究、阐释,派生著作一千余种,尽皆推崇备至,称其为“医门之规矩”,“方书之祖”,视其为衡量造诣深浅之标尺。然而,众所周知,一个确定性很高的完整体系的形成,是需要过程和实践的,以仲景所处后汉时期那种动荡年代的环境条件,不可能一步到位达到如此之高的学术境界,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本文将通过源流并重地探索,阐明《伤寒论》原来是一部不断发展的、与时俱进的、古今众多医家的经验与智慧的集成,并结合临床展现其高水平的个体化诊

2、疗特色,代表了当今医学科学的前沿理念和发展方向。一、《伤寒论》发展的历史沿革(一)针对狭义伤寒的苦酸派与辛甘派根据晋·太医令王叔和(公元201~280年)与张仲景(公元150~219年)先后同时代,而著《针灸甲乙经》的皇甫谧(公元215~282年)则与王叔和同时代人,皇甫氏在其“序”中云:“近代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选论甚精,指事施用”,并五处提到“仲景”之名,且《隋书·经籍志》记载了好几种仲景伤寒书,《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都载有王叔和撰编的仲景书名。这些资料表明,仲景著伤寒和叔和整理伤寒是毫无疑义的。据日本学者冈田研吉等经历二十多年,广泛涉猎宋以前有关伤寒

3、文献研究,所著《宋以前伤寒论考》一书指出,针对狭义伤寒的诊治,古代存在以阮河南为代表的苦酸派和以张仲景为代表的辛甘派,两派各有特点,主要表现在治法与用药上。该书引用《外台秘要》卷三记载阮河南的一段话,最能体现两派治法与用药的主张:“阮河南曰:疗天行,凡除热解毒,无过苦酢之物,故多用苦参、青箱、艾、葶苈、苦酒、乌梅之属,此其要也。夫热盛非苦酢之物,则不能愈。热在身中,既不时治,治之,又不用苦酢之药,如救火不以水也,必不可得脱免也。又曰:今诸疗多用辛甜,姜、桂、人参之属,此皆贵价,难得常用,比行求之,转以失时。而苦参、青箱、葶苈子、艾之属,所在尽有,除热解毒最良,胜于向贵价药

4、也。前后数参并用之,得病内热者,不必常按药次也,便以青箱、苦参、艾、苦酒疗之,但稍与促其间耳,无不解”。所谓“天行”,即指急性流行性传染病,属伤寒热病之类。上述引文表明,对这类传变迅速,往往层次不清的暴急病证的治疗,苦酸派强调攻邪气,用汗吐清下之法,不分层次深浅,迅速顿挫病势为目标,用药则强调苦酸之品;辛甘派注重扶正气,兼用补法,用药缓和,多是辛甘发散之品。笔者查阅文献,发现苦酸派擅用苦酸药发汗,涌吐剂治急性热病重证,在《外台秘要》卷三有多处记载外,也吉光片羽地见于后世著作中。如宋代伤寒名家庞安时《伤寒总病论》,治温毒重证所用苦参石膏汤,集汗清吐下法于一方之中使用,显然是

5、采用了苦酸派的主张。冈田氏等研究了从汉至唐宋的气候变化,认为随着时代的变迁,医学趋向于避开过激治法(指吐下法)的理念,而有补法与和法的产生。于是苦酸派逐渐沉没,辛甘派跃居主流,仲景《伤寒论》则成独著。这样的诠释有一定道理,但笔者认为,苦酸派沉没与辛甘派兴起,尚与下述三个关键人物有关:王叔和、孙思邈和刘完素。王叔和作为当时的伤寒大家,又执掌太医令(相当于卫生部长),他搜集编次的仲景之书,当然具有“权威”性,其声望与地位使其更易流传,乃是常理。从唐代名著《千金》、《外台》等收载的内容看,此时苦酸派仍有相当大的影响,在治疗伤寒热病方面,两派几乎旗鼓相当。百岁老人孙思邈作为唐代最

6、“权威”的医学大家,晚年在《千金翼方序论》中说:“伤寒热病,自古有之,名贤睿哲,多所防御,至于仲景,特有神功,寻思旨趣,莫测其致,所以医人未能钻仰。尝见太医疗伤寒,惟大青、知母等诸冷物投之,极与仲景本意相反,汤药虽行,百无一效……”对仲景伤寒评价如此之高,而对苦酸派用凉药又如此贬低,一下子就把辛甘派的学术地位大幅提高。这对宋金时期的医学影响很大,以致研究、应用仲景伤寒,蔚然成风,出现庞安时、许叔微、朱肱、成无己等一批著名伤寒家。作为伤寒家,又是公认的河间学派开山的刘完素,尊仲景为“医圣”,将仲景毫无异议地挺到至高无上的地位之后,仲景的书便是具有绝对权威的“经典”著作,成为

7、往后千年研究不息的热点独著,于是苦酸派连同其擅用吐下法治暴急重症的经验,也就逐渐被淡忘而沉没于历史之中了。(二)针对广义伤寒的宋版《伤寒论》冈田氏等所谓宋版《伤寒论》(简称宋版),实指北宋校正医书局孙奇、林亿等校刊的仲景《伤寒论》多种版本的总称,包括宋治平本《伤寒论》、成注本《注解伤寒论》(均为22篇、397条、112方),以及晚出的日本康平本《伤寒论》(12篇、无辨脉、平脉和“可与不可”诸篇)等。其所提出宋版是对之前仲景《伤寒论》大幅修订而成的论断,从其理法方药各个层面的演变来看,所提供的论据是充分的,且表明宋版的修订是仲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