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光不正 演示文稿课件

屈光不正 演示文稿课件

ID:19864814

大小:450.0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8-10-07

屈光不正 演示文稿课件_第1页
屈光不正 演示文稿课件_第2页
屈光不正 演示文稿课件_第3页
屈光不正 演示文稿课件_第4页
屈光不正 演示文稿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屈光不正 演示文稿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屈光不正正视眼定义:调节功能在不用调节的情况下,平行光线进入眼,经过屈折,恰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窝成像。具备这样屈光特点的眼睛称为正视眼。眼的调节各种距离的物象都能够聚焦在视网膜上自动调整屈光能力的功能称为调节功能(accommodation)。眼的集合双眼注视远处目标,两眼视轴平行,注视近处目标,两只眼视轴内转。这种内转称为集合(convergence)。远视眼的机理在调节静止情况下,平行光线经过眼球屈光系统,形成的焦点位于视网膜的后面,这种屈光状态称为远视眼远视治疗方法轻度远视无症状,不需矫正。伴有

2、视力疲劳,需要矫正。中、高度远视戴镜矫正,提高视力。引起内斜视或弱视,无论轻度、中度或高度、全部矫正近视近视眼在调节静止状态下,平行光线在视网膜之前聚焦近点:若近处的目标位于近点,目标发出散开的光线恰好在视网膜上聚焦。近视眼的机理近视近点矫正近视眼的病因遗传因素:高度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中低度多基因环境因素:近距离阅读 照明不足、距离近、时间长、字体小模糊、姿势差近视眼分类轴性近视:发育异常,眼球的前后径超常屈光性近视:曲率(角膜、晶状体)睫状肌痉挛近视眼临床表现看远模糊、看近清晰视力疲劳 调节集合不协调。外斜视弱视眼底高

3、度近视眼近视程度轻度近视:-3.00D以下中度近视:-3.00D~-6.00D高度近视:-6.00D以上屈光检查方法(1)主观检查法:又称为显然验光法,插片法。适应症:40岁以上的患者。第二云雾法,适应症:远视或远视散光患者,高度远视镜片,逐渐降低远视的度数,直至最佳视力。屈光检查法(2)客观检查法:睫状肌麻痹,客观准确适应症:年幼儿童具体方法:检影法 电脑验光仪。治疗原则配镜原则:1.最低度数,2.矫正视力达到正常水平。治疗方法假性近视:睫状肌麻痹剂,用眼卫生真性近视:光学矫正 框架眼镜 角膜接触镜:视野大,外观漂亮。

4、适用高度近视、屈光参差、特殊职业。缺点:可能感染。治疗方法假性近视:睫状肌麻痹剂,用眼卫生真性近视:光学矫正 框架眼镜 角膜接触镜:视野大,外观漂亮。适用高度近视、屈光参差、特殊职业。缺点:可能感染。2.PRK手术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keratectomy,PRK)适应症:近视小于-8.00散光小于-2.00缺点:预测性差、回退角膜浑浊。3.LASIK手术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excimer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适应症:达25.00D3.LAS

5、IK手术手术方法:揭开角膜瓣,切除角膜基质,角膜瓣复位优点操作简单,时间短暂,病人痛苦减少近视眼的预防(1)限制阅读时间:增课间休息正确姿势:阅读距离。远眺法:休息方法双焦镜、远视镜、小孔镜等合理照明:一般照明加局部照明近视眼的防治(2)电视与监视器:观看距离3m,18-20英寸的电视合理饮食,体育锻炼。优生优育双方高度近视眼不宜结婚。老视老视俗称“老花眼”多见于40岁以上,晶状体硬化,弹性减弱,睫状肌收缩能力降低而致调节减退,近点远移,故发生近距离视物困难,这种现象称为老视。老视眼机理老视绝大多数的人在40~45岁左右

6、眼睛会悄悄出现“老花”,首先感到看细小字迹模糊不清,必须要将书本、报纸拿远才能看清上面的字迹,这是人体机能老化的一种现象。老视临床表现:1.视远如常,视近则模糊不清,将目标移远即感清楚,故常不自主将近物远移。2.随年龄增长,即使将书报尽量远移,也难得到清晰视力,并可伴有眼胀、干涩、头痛等症状。年龄多在40岁以上。戴凸透镜后,近视力能提高。老视老花眼是人体生理上的一种正常现象,是身体开始衰老的信号。随着年龄增长,眼球晶状体逐渐硬化、增厚,而且眼部肌肉的调节能力也随之减退,导致变焦能力降低。因此,当看近物时,由于影像投射在视

7、网膜时无法完全聚焦,看近距离的物件就会变得模糊不清。即使注意保护眼睛,眼睛老花的度数也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一般是按照每5年加深50度的速度递增。根据年龄和眼睛老花度数的对应表,大多数本身眼睛屈光状况良好,也就是无近视、远视的人,45岁时眼睛老花度数通常为100度,55岁提高到200度,到了60岁左右,度数会增至250度到300度,此后眼睛老花度数一般不再加深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