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光和屈光不正

屈光和屈光不正

ID:25992684

大小:3.50 MB

页数:48页

时间:2018-11-24

屈光和屈光不正_第1页
屈光和屈光不正_第2页
屈光和屈光不正_第3页
屈光和屈光不正_第4页
屈光和屈光不正_第5页
资源描述:

《屈光和屈光不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章屈光和屈光不正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柴建生第一节眼球光学眼和成像眼睛作为光学系统,与照相机相似而又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其成像原理总体上说是凸透镜成像。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眼的光学特征眼球的光学结构角膜:整体屈光力约为+43D,占眼球总屈光力的2/3以上。前房:前房深度会影响眼光学系统的总屈光力。虹膜和瞳孔:调节进入眼内的光通量。晶状体和玻璃体:晶状体的屈光力约为+21D,不同调节状态下的屈光力不同。视网膜:可以被认为是眼光学系统的成像屏幕,是一个凹形的球面。其中黄斑区具有最强的分辨能力。人眼的调节调节(Accom

2、modation)是人眼为了对不同物距的目标成像而改变其屈光力的过程。人眼的调节通过晶状体的曲率改变而实现。非调节状态(静息状态):睫状肌松弛—晶状体悬韧带收缩—晶状体曲面平坦模型眼建立一个适用于进行眼球光学系统理论研究且模拟人眼的光学结构。GullstrandI号模型眼:又称Gullstrand精密模型眼,共有六个面(角膜两个面,晶状体四个面),非调节状态下其等效屈光力为+58.64D,调节状态下为+70.57D,为高度远视。GullstrandII号模型眼:包括单一面的角膜和薄晶状体,共三个面。简化模型眼:假三面,忽略晶状体的

3、厚度,非调节状态下其等效屈光力为+60D。Emsley改良了GullstrandI号模型眼,称为G-E模型眼,是目前最广泛接受的。简略眼是将眼的光学系统简略为仅有一个折射面的光学结构。其设计原理为:两主点相近,在调节状态下几乎不发生变化;两结点也相近且固定,与晶状体后表面距离较小。视网膜像视网膜像与光学像:视网膜像可以是清晰或模糊的,与成像条件和网膜位置有关。光学像是物体经过光学系统所成的清晰像,不考虑视网膜位置。例如:对于标准简略眼,高50mm的物体放置在距主点250mm处,则该光学像的位置和大小为:1=-250mmL=1000

4、/-250=-4.00DFe=+60.00DL'=L+Fe=+56.00D1'=1000Xn'/L'=1336/56=+23.86mm像高h'=hXL/L'=50X(-4.00)/(+56.00)=-3.57mm由上可知,像距(23.86mm)大于轴长(22.22mm),故光学像只是一个理论上的概念,实际是不存在的。第二节正视与屈光不正人眼屈光状态的发育和临床分布主要集中在正视,并逐渐向近视方向移位,其中,中高度近视多于中高度远视。从出生到学龄前,屈光不正分布向远视方向倾斜;到学龄前,分布逐渐向正视方向移位,并向近视方向倾斜。这个

5、屈光度向正视方向移位,整个屈光度趋于稳定的过程成为正视化,多在6-8岁完成。影响屈光不正分布的因素中,年龄起到重要作用。正视(emmetropia):当眼处于非调节状态时,外界的平行光线(>5m)经眼的屈光系统后恰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焦。屈光不正(refractiveerror):当眼处于非调节状态时,外界的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不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焦,故不能产生清晰像。又称非正视(ametropia)。远点(farpoint):当眼处于非调节状态时,与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发生共轭关系的物空间物点的位置。正视的远点在无穷远,

6、近视的远点在眼前与无穷远之间的一定距离上,而远视的远点则在眼后某距离上。第三节近视近视(myopia):人眼屈光力相对于眼轴长度过大的一种屈光不正,即在非调节状态下,外界平行光线进入眼内聚焦于视网膜感光细胞层之前,即远点移近的一种屈光状态。看远不清看近不需调节或需调节小近视眼矫正的镜片度数由镜片到眼睛的距离和近视眼实际矫正度数(镜眼距离为零时)两者共同决定。近视的发病机制后天性近视眼的发病机制眼内肌的作用学说眼外肌的作用学说眼内压的作用学说眼球充血的作用学说角膜散光的作用学说先天性近视眼的发病机制继发性近视眼的发病机制并发性近视眼

7、的发病机制近视眼的分类按近视程度轻度近视为-3.00D及以内的近视中度近视-3.25D至-6.00D的近视高度近视-6.25D至-10.00D的近视重度近视-10.00D以上的近视按屈光成分屈光性近视轴性近视曲率性近视屈光指数性近视调节性近视按病程进展单纯性近视病理性近视按有无动态屈光参与假性近视真性近视混合性近视其他类型的近视外伤性近视中毒性近视药物性近视糖尿病性近视器械性近视空间近视夜间近视其他如早产儿近视、潜水性近视、癌症性近视等近视的诊断和处理临床表现视功能:远视力下降,近视力尚可。可伴有夜间视力差、飞蚊症、闪光感等。可有

8、不同程度眼底改变,如豹纹状眼底、近视弧形斑、黄斑部病变、后巩膜葡萄肿、周边眼底改变等。一般近视者,较少发生弱视,但可有外斜视。近视眼矫正的基本原理是经准确验光后确定近视度数,应用合适的凹透镜散开光线,使其进入眼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上。矫正的基本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