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课件流行性乙型脑炎

传染病学课件流行性乙型脑炎

ID:19836950

大小:350.00 KB

页数:40页

时间:2018-10-06

传染病学课件流行性乙型脑炎_第1页
传染病学课件流行性乙型脑炎_第2页
传染病学课件流行性乙型脑炎_第3页
传染病学课件流行性乙型脑炎_第4页
传染病学课件流行性乙型脑炎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染病学课件流行性乙型脑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章丘市人民医院感染科袭晓冰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EncephalitisB一、概述●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经由蚊虫传播,多为夏秋季流行。●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为特征。重者伴有中枢性呼吸衰竭。●病死率高,部分可遗有严重后遗症。●病原体乙脑病毒属于虫媒病毒乙组的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是一种嗜神经病毒。●形态呈球形,直径约40—50nm。核心:单股正链RNA,外有脂蛋白包膜。E蛋白是主要抗原成分,形成表面抗原决定簇,具有血凝活性和中和活性。●抵抗力不强,不耐热,对化学消毒剂

2、敏感,但对低温和干燥有较强的抵抗力。冰冻干燥法4℃冰箱里可保存数年。二、病原学●培养可在鸡胚﹑猴肾细胞中生长繁殖。●抗原性稳定。感染后可产生补体结合抗体﹑中和抗体﹑血凝抑制抗体,有助于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二、病原学●乙脑是一种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人和动物都可成为传染源。如猪、马﹑羊驴、牛和狗、鸭、鹅、鸡、蝙蝠等。●猪作为主要传染源。三、流行病学㈠传染源●蚊虫叮咬而传播。传播蚊种为:库蚊、伊蚊和按蚊的某些种。●三带喙库蚊是主要传播媒介。●蚊虫是本病的长期储存宿主,造成蚊-动物-蚊的不断循环。被感染的候鸟﹑蠛蠓﹑蝙蝠也是长期储存宿主。(二)传播途径越

3、冬蚊蚊仔猪易感者●人群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多数隐性感染。显性发病与隐性感染之比为1:300-2000。●感染后可产生持久的免疫力,再次发病者极为少见。●10岁以下(2-6岁)儿童多见。●近年发病减少,成人和老年人发病相对增加。(三)人群易感性●流行地区: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流行特点:高度散发。●流行季节:80%-90%集中在7、8、9三个月。(四)流行特征四、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带乙脑病毒的蚊叮咬人乙脑病毒人体(在单核—吞噬细胞内繁殖)血流病毒血症通过血脑屏障不侵犯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脑炎隐性感染●①病毒对神经组织直接侵袭有关:致神经细胞变性、

4、坏死和胶质细胞增生与炎性细胞浸润。●②与免疫性损伤有关:当体液免疫诱导的特异性IgM抗体与病毒抗原结合后,在脑实质和血管壁上沉积,激活补体系统和细胞免疫,引起免疫攻击,形成附壁血栓,致脑组织损伤和坏死。(一)发病机制●乙脑的病变范围较广,可累及脑及脊髓,但以大脑皮层、基底核及视丘最为严重,部位越低,病变越轻。●肉眼观察:软脑膜有充血、水肿和出血。(二)病理改变●1、神经细胞变性、坏死:细胞肿胀,尼氏小体消失,细胞质内空泡形成,核偏位。●2、软化灶形成:灶性神经细胞坏死﹑液化形成镂空筛网状软化灶。●3、血管变化和炎症反应:血管扩张﹑充血﹑液体渗出﹑脑水肿形

5、成。以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浆细胞为主的细胞侵润,形成血管套。●4、胶质细胞增生:小胶质细胞增生明显,形成小胶质细胞结节。镜检:●潜伏期:4-21日,一般10-14日●典型的临床经过分为4期●㈠初期:病初1-3天。起病急,发热,1-2天内达39-40℃,持续不降。伴头痛、呕吐、精神倦怠、食欲差和嗜睡。可有神志淡漠、颈强直和抽搐。五、临床表现1、高热T达40℃以上,一般持续7-10天,重者可达3周。体温越高,热程越长,则病情越重。2、意识障碍:嗜睡、谵妄、昏迷﹑定向力障碍。神志不清多发生于病后第3-8天,早可发生于第1-2天,通常持续1周,重者可达1个月以上

6、。昏迷深浅,热程长短与病情严重性及预后有关。●(二)极期:初期症状加重,病程4-10天。表现为:3.惊厥或抽搐:由于高热、脑实质炎症及脑水肿所致。均伴有意识障碍。多于病程第2-5天,出现小抽搐﹑全身抽搐﹑强     直性痉挛。长时间或频繁抽搐,导致发绀﹑脑缺氧﹑脑水肿,呼吸暂停。●(二)极期:初期症状加重,病程4-10天。表现为:4、呼吸衰竭:主要为中枢性呼吸衰竭由于脑实质炎症﹑缺氧﹑脑水肿﹑颅内压增高﹑脑疝﹑低血钠脑病引起。其中脑实质炎症,延脑呼吸中枢为主因。多见于重型患者。表现呼吸节律不规则和幅度不均匀。出现脑疝:尚有面色苍白﹑剧烈头痛、呕吐、血压升

7、高﹑脉搏减慢﹑瞳孔改变﹑反复抽搐。(颞叶钩回疝:患侧瞳孔先小后大,患侧上眼睑下垂﹑眼球外斜,对侧肢体肌力减弱或消失,病理征阳性。枕骨大孔疝:眼球固定﹑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上肢内旋﹑下肢伸直强直)。外周性呼吸衰竭多由于脊髓病变致呼吸肌麻痹,呼吸道分泌物阻塞引起。呼吸先快后慢,呼吸节律整齐。混合性:指中枢及外周呼吸衰竭同时存在。高热抽搐和呼吸衰竭是乙脑极期的严重症状;三者互为因果,互相影响,呼吸衰竭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多在病程10日内出现。常有浅反射减弱或消失,深反射先亢进后消失。呈上神经元性瘫,病理征阳性,出现脑膜刺激征。可有颅神经损伤或自主神经功能

8、紊乱。6、循环衰竭血压下降﹑脉搏细速﹑休克﹑胃肠道出血。5、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和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