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1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1

ID:19833891

大小:600.00 KB

页数:96页

时间:2018-10-06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1_第1页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1_第2页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1_第3页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1_第4页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1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考现代文阅读(二)一、咬文嚼字  品味语言本考点考查的主要题型有:1、根据文段内容,理解词语含义;2、联系语言环境,品味词语妙处;3、结合语言环境,分析词语作用;4、看前后联系,同义词语置换;5、分析句子的语言特点;6、词语巧对,品味词语的内涵之丰和语言的形式之美。品味词语可以从词语的表现力(形象、生动)、动感(以动写静、以静写动)、感情色彩等方面着手。分析句子的语言特点可从语言的表现力及表现形式等方面着手,如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渲染、烘托、铺垫、情景交融等)、文体的语言特点(娓娓道来的记叙;栩栩如生的描写;雄辩严谨的议论)等方面着手。雀是顽皮的精灵,老是成群结队

2、地撒野,老是呼朋唤友,兴奋地吵闹。山雀们短促而嘹亮的鸣声,让人来不及凝神,只感到一阵轻快的音乐雨,散乱地、急骤地、漫天撒来,直把你全身淋透;而后,雨过天晴,在你阴翳的心版上引进阳光,在你灰白的生命里加上色彩,把你浸于奔放的欢乐而又有些淡淡的悒郁里。不是么?谁,面对着山雀子这么奢侈的自由、这么天真的喜乐能不怅然呢?谁,没有山雀子一样的欢乐时光呢?可是,少年的好时光,总是流逝得太快又太恍惚,谁又能永远像山雀子那样的欢乐呢?品味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阳光”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色彩”的含义是: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题着重考查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答题时要抓住文中的“欢快”、“喜悦”等词语,结合“心版”、“生命”等词语来理解。 参考答案:“阳光”指心情欢快(愉快等);生活充满希望(丰富多彩)。我一直怀念那条乡下无名的小路,路旁那一对富足的母子,以及他们怎样在满地绿阴里相对坐编那织满了蝉声的吊蓝。……我无聊地探头望窗外,只见两个人骑着自行车,其中一个说了几句话,兴奋地大叫起来:“真是个好主意啊!”我不知他们想起了什么好主意,但看他们阳光下无邪地笑意,也忍不住高兴起来;不知他们的主意是什么主意,但能在偶然的红灯前遇见一个以前没

4、见过以后也可能不会见到的人,真是一个奇遇的机缘。他们的脸我是记不住的,但那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记得他们石破天惊的欢呼。请任选一个句子,仔细品味加点词语的妙处。 ⑴他们怎样在满地绿阴里相对坐编那织满了蝉声的吊蓝。⑵他们的脸我是记不住的,但那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记得他们石破天惊的欢呼。解题思路:本题着重考查词语的品味能力。解答本题要联系文段来说明这个词在句中的作用。第⑴题“织”既是当时编吊篮的动作,又表现了当时环境的清幽。第⑵题“石破天惊”夸张意味甚浓,较好地表现了当时的心情。 参考答案:⑴“织满”是“交叉、充满”的意思,不说“盛”满了蝉声,而说“织”满了蝉声;将蝉声织进了

5、吊篮,表现了编吊篮的环境清幽,流露出“我”的怀念之情,用词新奇。⑵“石破天惊”形容声音大得惊人,用“石破天惊”修饰“欢呼”,表现了欢呼者的兴奋和“我”的惊喜,用词夸张。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正在担忧,健康植物正在遭受着外来物种的侵袭和污染,面临不断被同化与异化的危险,其物种的纯洁性和生命力正受到严峻挑战。与此同时,世界各地的动物因其生存环境日益受到破坏,生存空间正在不断缩小,为适应这一新形势,动物正在进行着“当代进化”:体积越来越小,寿命越来越短,种类越来越少。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污染行为,对大自然的征服活动,正在改变着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威胁着动植物的前途命运。结合语境,说

6、说加点词语的作用。 与此同时,世界各地的动物因其生存环境日益受到破坏,生存空间正在不断缩小。本题着重考查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作用。解题时既要说明这个词的含义,又要说明这个词语在文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日益”指程度一天比一天深,突出强调了动物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②记得一位电影导演读唐诗,对杜牧的《山行》一诗进行分镜头:“远上寒山石径斜”是(1),“白云生处有人家”是(2),“停车坐爱枫林晚”是(3),而“霜叶红于二月花”则是(4)。他还认为李白的名作《静夜思》后两句属“主观镜头”——“举头望明月”是仰视镜头,“低头思故乡”是俯视镜头。 ③一位画家读古诗,则喜欢分

7、析诗中的色彩,她以为“万绿丛中一点红”、“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强调了暖色调,而用冷色调为衬托。“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把鹅在水中那鲜明的色彩写得多么逼真,而苏轼的“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则是一幅水墨国画。作者遣词用句非常准确。比较第②、③段首句中加点的词语,你认为这两个词语能互换位置吗?为什么?本题着重考查词语的辨析能力。“唐诗”局限于唐代,“古诗”的范围要宽广得多,故不能换。 参考答案:不能互换。因为第③段中所举的例子不全是唐诗。②……钧瓷周身还往往会布满珍珠点、兔丝纹、鱼子纹、蟹爪纹或蚯蚓走泥纹等各不相同的窑变流纹。甲有的像春花烂漫,有的像冬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