喹诺酮类抗菌药ppt课件

喹诺酮类抗菌药ppt课件

ID:19788970

大小:416.50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8-10-06

喹诺酮类抗菌药ppt课件_第1页
喹诺酮类抗菌药ppt课件_第2页
喹诺酮类抗菌药ppt课件_第3页
喹诺酮类抗菌药ppt课件_第4页
喹诺酮类抗菌药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喹诺酮类抗菌药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九章化学治疗药ChemotherapeuticAgents化学治疗药分类喹诺酮类抗菌药抗结核病药磺胺类抗菌药抗真菌药物抗病毒药抗寄生虫病药物第一节 喹诺酮类抗菌药QuinoloneAntimicrobialAgents喹诺酮类药物按化学结构分类①萘啶酸类(Naphthyridinicacids)②噌啉羧酸类(Cinnolinicacids)③吡啶并嘧啶羧酸(Pyridopyrimidinicacid)④喹啉羧酸类(Quinolinicacids)萘啶酸类噌啉羧酸类吡啶并嘧啶羧酸喹啉羧酸类一、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发展概述第一代喹诺酮抗菌药物的药效学特征抗革兰氏阴性菌药物,对革

2、兰氏阳性菌几乎无作用。其活性中等,体内易被代谢,作用时间短,中枢毒性较大,易产生耐药性。ChloroquineNalidixicacidPiromidicacid第二代喹诺酮抗菌药的药效学特征抗菌活性增强。抗菌谱也从革兰氏阴性菌扩大到阳性菌,并对绿脓杆菌有效,药代动力学性质也得到改善,耐药性低,毒副作用小,临床上用于治疗泌尿道感染和肠道感染及耳鼻喉感染抗革兰氏阴性菌药物。化学结构特征为在分子中的7位引入哌嗪基团PipemidicAcidCinoxacin第三代喹诺酮抗菌药的药效学特征具有抗革兰氏阳性与阴性菌药物的活性,对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及分枝菌有作用。化学结构特征为在

3、分子中的6位引入氟原子。1位、5位、8位上的取代基改变及7位哌嗪基被其电子等排体替代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洛美沙星Lomefloxacin依诺沙星Enoxacin托氟沙星Tosufloxacin帕珠沙星Pazufloxacin加替沙星Gatifloxacin培氟沙星Pefloxacin替马沙星Temafloxacin芦氟沙星Rufloxacin氟罗沙星Fleroxacin司氟沙星Sparfloxacin那氟沙星Nadifloxacin格帕沙星Grepafloxacin曲伐沙星Trovafloxacin莫西沙星Moxifloxacin巴洛沙星Balofloxaci

4、n吉米沙星Gemifloxacin二、作用机理喹诺酮类抗菌药通过抑制细菌DNA回旋酶(Gyrase)和拓扑异构酶IV(TopoisomeraseIV)起到抗菌作用。通过抑制细菌DNA回旋酶(Gyrase)抑制DNA的合成(图19-2),DNA螺旋酶特异性催化改变DNA拓扑学反应,DNA回旋酶创建负超螺旋,这有助于在复制过程中稳定DNA的分离、防止过量和非模版的双连卷曲。细菌DNA回旋酶由四个亚A亚基,即两个A和两个B聚体组成,A亚基由基因gyrA控制,B亚基由基因gyrB控制DNA回旋酶包裹着A2B2亚基DNA,DNA回旋霉与细菌的环状DNA结合,DNA回旋酶的A亚基使DN

5、A链的后链断裂形成缺口,产生正超螺旋的DNA,随后在B亚基的介导下使ATP水解,前链移至缺口之后,最终在A亚基参与下使断链再连接并形成负超螺旋,喹诺酮类抗菌药以氢键和DNA回旋酶-DNA复合物结合,使DNA回旋酶活性丧失,细菌DNA超螺旋合成受阻,造成染色体复制和基因转录中断近来发现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另一个靶点为拓扑异构酶IV。DNA回旋酶和拓扑异构酶IV两者都属于相同类的DNA酶,被称为拓扑异构酶。拓扑异构酶IV也由四个亚基组成,即两个parC和个parE。喹诺酮类抗菌药以DNA回旋酶和拓扑异构酶IV为靶点,通过与上述两酶形成稳定的复合物,抑制细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三、构效关

6、系1.吡啶酮酸的A环是抗菌作用必需的基本药效基团,变化较小。其中3位COOH和4位C=O与DAN螺旋酶和拓扑异构酶Ⅳ结合,为抗菌活性不可缺少的部分。3位的羧基被磺酸基、乙酸基、磷酸基、磺酰氨基等酸性替团替代以及4位酮羰基被硫酮基、亚氨基等取代均使抗菌活性减弱。三、构效关系2.B环可作较大改变,可以是并合的苯环(X=CH,Y=CH)、吡啶环(X=N,Y=CH)、嘧环(X=N,Y=N)等。3.1位N上若为脂肪烃基取代时,在甲基、乙基、乙烯基、氟乙基、正丙基、羟乙基中,以乙基或与乙基体积相似的乙烯基、氟乙基抗菌活性最好;若为脂环烃取代时,在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1(或2

7、)-甲基环丙基中,其抗菌作用最好的取代基为环丙基、而且其抗菌活性大于乙基衍生物。三、构效关系1位N上可以为苯基或其它芳香基团取代,若为苯取代时,其抗菌活性与乙基相似,其中2,4-二氟苯基较佳,对革兰氏阳性菌作用较强。4.2位上引入取代基后,其活性减弱或消失,这可能源于2位取代基的空间位阻作用干扰喹诺酮类药物与受体的结合时,对1位和3位取代基立体构象的要求所致。三、构效关系5.5位取代基中,以氨基的抗菌作用最佳。其他基团取代时,活性减少。5位取代基的存在,从空间张力的角度可干扰4位羰基与靶位的结合,取代基体积越大这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