喹诺酮类抗菌药课件

喹诺酮类抗菌药课件

ID:5482360

大小:688.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7-12-13

喹诺酮类抗菌药课件_第1页
喹诺酮类抗菌药课件_第2页
喹诺酮类抗菌药课件_第3页
喹诺酮类抗菌药课件_第4页
喹诺酮类抗菌药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喹诺酮类抗菌药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喹诺酮类抗菌药(QuinolonesAntibacterialAgents)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机理喹诺酮类药物的构效关系喹诺酮类药物的结构改造一、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1962年萘啶酸发现,开始该类药物的研究。该类药物具有两个显著特点:1、抗菌谱广、毒性低,不易产生耐药,其抗菌作用甚至可以与第三、四代的头孢菌素相比;2、可以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得到,比用发酵法制备抗生素来源容易,价格低廉。该类药物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受到重视,已合成的化合物超过十万个,至今已开发和正在开发的品种有50多种,已上市18个。第一代:特点:抗菌谱窄(抗G-),对G+和绿脓杆菌无效,作用时间短

2、,毒性大,易产生耐药(62-69年)第二代:特点:7-哌嗪基,广谱(对G-、G+及绿脓杆菌作用较强),毒副作用低,较少耐药(70-77年)吡哌酸结构特点:吡啶并嘧啶羧酸类理化性质:酸碱两性,溶于酸和碱对光不稳定体内代谢稳定,24h尿中回收率90%,原药占50%。主要用于敏感性G-和葡萄球菌所致的尿道、肠道及耳道感染。第三代:以1978年的诺氟沙星上市为标志。特点:6-F,广谱(对G-,G+、抗支原体、衣原体等有效),耐药性低,副作用小,且具有较好的药代动力学性质,临床应用广泛(78年-)代表药物---诺氟沙星室温下相对稳定,但光照分解.代表药物---环丙沙星抗菌谱与诺氟沙星

3、相似抗菌活性优于其他同类药物及头孢菌素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耐β-内酰胺类或耐庆大霉素的病原菌也显效.环丙沙星的合成三、构效关系①A环是抗菌活性所必需的。3位的羧基和4位的酮是产生药效必须的,被其他基团取代时活性减弱或消失;②1位取代基:最合适的长度为0.42nm,相当于一个乙基的长度,也可以是乙基体积相似的电子等排体如乙烯基、氟乙基等,也可为苯基。若为环丙基取代,活性大于乙基取代;③2位不适合任何取代基,否则活性消失或减弱。④B环可改变;⑤5位氨基或甲基取代能增强抗菌活性;⑥6位F的引入可以增强药物对细菌细胞壁的穿透力,与DNA螺旋酶的亲和力。大概的顺序是F>Cl>CN≥

4、NH2≥H;⑦7位引入取代基有利于增强抗菌活性,以哌嗪基取代作用最好;⑧8位不同取代基对抗菌活性和光毒性有影响;如与1位拼环,减少毒性,增加活性。四、结构改造1、抗菌活性①保持对G-的高度活性;②改善对G+的活性;③增加抗厌氧菌活性。2、毒性①3,4-位易和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降低活性,使金属离子流失,副作用:缺钙、贫血、缺锌;②8-位光毒性;③药物相互反应(抑制P450)④少数药物7-位有中枢渗透性、增加毒性、胃肠道反应和心脏毒性。3、药代动力学性质学习要求了解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概况了解三代喹诺酮类药物的结构特征与药效特点。掌握药物: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掌握喹诺酮类药物的作

5、用机制、构效关系、结构与毒性的关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