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健培训ppt课件

儿童保健培训ppt课件

ID:19772739

大小:262.5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8-10-06

儿童保健培训ppt课件_第1页
儿童保健培训ppt课件_第2页
儿童保健培训ppt课件_第3页
儿童保健培训ppt课件_第4页
儿童保健培训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儿童保健培训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0-6岁健康管理服务项目2014年2月项目目标1、新生儿访视率≥95%;2、儿童健康管理率≥95%;3、儿童系统管理率≥95%。基本概念健康管理人数:指0-6岁儿童该年度接受一次体检的总人数。系统管理人数:指0-6岁儿童该年度按照年龄要求及4:2:1程序接受体检的儿童数。服务对象辖区内居住的所有0~6岁儿童。指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户籍及非户籍居民的0~6岁儿童。服务内容1、为县域内所有0-6岁儿童建立儿童保健手册,开展新生儿访视及儿童保健系统管理。新生儿访视至少2次,分别在出院后3-7天和28天,为婴幼儿提供8次健康管理服务,时间分别在3、6、8、1

2、2、18、24、30、36月龄时,为4-6岁儿童每年提供至少1次服务内容健康管理服务。进行体格检查和生长发育监测及评价,开展心理行为发育、母乳喂养、辅食添加、心理行为发育、意外伤害预防、口腔保健、中医保健、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在儿童6-8、18、30月龄、4、5、6岁时分别进行1次血常规检测。服务内容在6、12、24、36月龄时使用听性行为观察法分别进行1次听力筛查。对健康管理中发现有营养不良、贫血、单纯性肥胖等情况的儿童应当分析其原因,给予指导或转诊的建议。对口腔发育异常(唇腭裂、高腭弓、诞生牙)、龋齿、视力低常或听力异常儿童应及时转诊。服务流程1、进行第

3、一次新生儿家庭访视时,及时为新生儿建立《儿童保健手册》,访视结束后填写《新生儿家庭访视记录表》,告知家长持《儿童保健手册》按时到服务机构接受国家统一规定的基本健康管理服务项目。服务内容2、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在每次体检服务时,填写《儿童保健手册》及服务记录表。对发现的高危儿及体弱儿要实施专案管理,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并及时转诊上级医疗保健机构,定期随访。镇级儿童台帐村级儿童台帐项目月报表项目季报、年报表儿童查体常规知识体格测量---体重体格测量体重:为各器官、系统、体液重量的总和,是反映营养状况最常用的指标。体重增长规律婴儿满月时一般增重0.5-1.5千克,平均

4、0.9千克生后第2个月平均增重约1.25千克生后第3个月平均增重约0.9千克体格测量---体重4-6个月平均每月增重约0.45-0.757-12个月平均每月增重约0.22-0.37千克全年共增重约6.5千克,生后3个月的体重为出生时的2倍,1岁时体重为出生时的3倍。体格测量---体重1-2岁全年共增长约2-2.5千克2-3岁全年共增长约2.0千克2岁小儿的体重应为10-12千克3岁小儿的体重应为12-14千克休格测量---体重3-12个月体重=(月龄+9)÷21-6岁体重=年龄×2+87-12岁体重=(年龄×7-5)÷2体格测量---体重生理性体重下降:生后3-

5、4日降到最低点,以后回升,至7-10日回复到出生时的体重下降的体重不超过出生时体重的7%--8%,早产儿恢复较迟。体格测量——身高身高是指头顶至足底的长度。3岁以下儿童立位测量不准确。应仰卧位测量,称身长3岁以后可立位测量,称身高。立位与卧位测量相差1-2厘米。体格测量——身高婴儿生后前3个月平均每月增长3.5厘米3-6个月平均每月增长2厘米6-12个月平均每月增长1-1.5厘米一般到一岁共增长25厘米,约75厘米。1-2岁全年身长共增长10-12厘米,约85厘米。以后每年身长增长5-8厘米不等,与出生时相比,1岁时为出生时的1.5倍,4岁时为2倍。2-12岁身

6、高(厘米)=年龄×7+77体格测量——头围头围反映脑和颅骨的发育程度。第1个月增长2.8厘米第2个月增长1.9厘米第3个月增长1.4厘米4-6个月共增长3.0厘米体格测量——头围7-9个月共增长2.0厘米10-12个月共增长1.5厘米生后第一年全年共增长12厘米体格测量——头围第二年增长2厘米第三年增长1厘米一般男孩头围1岁时小于43.6厘米,2岁时小于45.6厘米,3岁时小于46.8厘米,女孩头围1岁时小于42.6厘米,2岁时小于44.6厘米,3岁时小于45.6厘米则认为头围过小。囟门颅骨共有6块骨头组成,婴儿出生后由于颅骨尚未发育完全,所以骨与骨之间存在缝隙

7、,并在头的顶部和枕后部形成两个没有骨头覆盖的区域,分别称为前囟门和后囟门。前囟门外观平坦或稍有凹陷。部分婴儿在出生后的6个月内,前囟门会随着头围的逐渐增大而略微增大,这是生理性增大,最大不超过2.5-3厘米,6个月后,囟门由于颅骨逐渐发生骨化而渐渐变小,12-18个月时囟门基本闭合。在宝宝1岁之内,囟门是反应身体疾病的窗口。新生儿前囟门的斜径平均是2.5厘米,虽有个体差异,但出生时前囟斜径如果小于1厘米,或大于3厘米,就应该引起重视。1、宝宝前囟门过小就要考虑是不是小头畸形,过大就要考虑是不是脑积水、佝偻病、呆小病,应及时医生鉴别。2、囟门早闭,头围低于正常值,

8、可能是脑发育不良。过了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