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与营养1肥胖症及其营养防治课件

疾病与营养1肥胖症及其营养防治课件

ID:19748371

大小:3.36 MB

页数:63页

时间:2018-10-05

疾病与营养1肥胖症及其营养防治课件_第1页
疾病与营养1肥胖症及其营养防治课件_第2页
疾病与营养1肥胖症及其营养防治课件_第3页
疾病与营养1肥胖症及其营养防治课件_第4页
疾病与营养1肥胖症及其营养防治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疾病与营养1肥胖症及其营养防治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疾病与营养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李汉臣Email:lihanc@sina.comTel:13102548760食物、营养与人体健康关系(营养学)(食品卫生学)有利因素有害因素食物健康(食品安全学)食品安全毒理学安全(狭义)营养学安全食物、营养与人体健康关系疾病营养素代谢异常营养不良1、肥胖症2、糖尿病3、痛风4、骨质疏松5、心脑血管疾病6、肝胆疾病7、胃肠道疾病8、肾脏疾病9、外科手术与创伤10、医院膳食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及饮食营养防治与饮食营养关系密切肥胖症及其营养防治肥胖症及其营养防治2002年全国营养与健康综合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成人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7.1%,估计超重人数为

2、2亿人,肥胖者为6000多万人。由于超重基数大,预计今后中国人中肥胖患病率将会有较大幅度增长。2009年5月18日,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我国有1200万超重肥胖的儿童少年,全世界1.55亿超重肥胖儿童少年中,每13个里就有一个是中国儿童少年。 据统计,目前我国有近3亿人进入超重和肥胖的行列,特别令人担忧的是,18岁以上成年人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上升了40.7%和97.2%。问题1:什么样的人算肥胖?肥胖症及其营养防治一、肥胖的评价肥胖指机体脂肪的过度积聚与脂肪组织的过量扩增引起的体重增加。评价肥胖的主要测量指标:体重、身高、皮褶厚度主要评价指标:标准体重、

3、体质指数、体脂率1、标准体重(理想体重)公式Ⅰ: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公式Ⅱ: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0.9评价状况(%)=实际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100%评价标准:≤10%,偏瘦≤20%,消瘦≥10%,超重≥20%,肥胖20%~30%,轻度肥胖30%~50%,中度肥胖≥50%,重度肥胖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李汉臣美国妇女体重达320公斤 只能在床上生活2、体质指数(BMI,bodymassindex)WHO对非亚裔成人BMI的评价标准:18.5~24.9,正常<18.5,低体重(营养不足)25~29.9,超重30~34.9,一级肥胖35~39.9

4、,二级肥胖≥40.0,三级肥胖BMI=体重(kg)[身高(m)]2WHO对亚裔成人BMI的评价标准:18.5~22.9,正常<18.5,低体重(营养不足)23~24.9,超重25~29.9,一级肥胖≥30.0,二级肥胖(严重肥胖,痴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李汉臣2、体质指数(BMI)2003年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对中国成人BMI的评价标准:18.5~23.9,正常<18.5,体重过低(营养不足)24.0~27.9,超重≥28.0,肥胖标准体重和体质指数的缺陷——不能评价过多的体重来源于脂肪还是肌肉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李汉臣按体脂率判定肥胖的标准:轻度肥胖:男>20%~25%,女>25%~30

5、%中度肥胖:男>25%~30%,女>30%~35%重度肥胖:男>30%,女>35%。3、体脂率体脂率的推算1)按身高、体重计算体脂率,体脂(千克)=体重(千克)-瘦体块重(LBM)(千克),体脂率%=体脂(千克)/体重(千克)男性LBM(千克)=[0.297W(千克)+19.5H(米)-14.013]/0.72;女性LBM(千克)=[0.184W(千克)+34.5H(米)-35.270]/0.72。2)根据体密度推算体脂肪率体脂率=(4.570/D-4.142)×100D=体密度,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李汉臣2)根据体密度推算体脂肪率男性:9~11岁D=1.0879-0.00151x,1

6、2~14岁D=1.0868-0.00133x,15~18岁D=1.0977-0.00146x,19岁以上成人D=1.0913-0.00116x。女性:9~11岁D=1.0794-0.00142x12~14岁D=1.0888-0.00153x15~18岁D=1.0931-0.00160x19岁以上成人D=1.0897-0.00133xX=皮褶厚度(上臂三头肌处+肩胛骨下角,毫米)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李汉臣皮褶厚度(TSF,thicknessofskinfold)1)皮褶厚度概念是指皮下脂肪的厚度,也叫皮脂厚度。由于身体脂肪总量的一半储存在皮下,因而皮褶厚度的测量结果可以用来评定身体成分,

7、推算全身脂肪重量和瘦体重。2)皮褶厚度的测量①使用仪器——特制的皮褶卡钳。卡钳钳头接触皮肤的面积为20~40平方毫米,测量时钳头钳压皮褶的压强规定为10克/平方毫米。测量前要进行校正。②皮褶厚度测量方法      令受试者只穿背心短裤,自然站立。测量者右手持卡钳,左手捏起测量部位的皮褶(注意且莫将肌肉提捏在内),用卡钳钳住。钳头应靠近捏皮肤的手指处,相距约1厘米。然后松开左手手指,读数。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李汉臣③测量部位:常测的皮褶部位为以下几处:上臂部上肢自然下垂,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