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734672
大小:6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05
《汉英被动句分类的对比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汉英被动句分类的对比研究摘要:汉语和英语分别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汉语和英语的被动句之间既有差别又有相似之处。本文着重从汉英两种语言的被动句分类方面对汉英两种语言进行了对比研究。 关键词:汉英语言被动句分类对比研究 引言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所以两者在语音、语义、语法等很多方面都会有所不同。单纯就被动句而言,二者存在着相当多的差异。本文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希望能够通过汉英被动句的对比,探讨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的共性和个性特点,找到两种语言被动句之所以存在异同的主要原因。其次,通过汉英被动句的对比分
2、析,更深入的了解汉语被动句和英语被动句的特点。 一、汉英被动句的定义对比 (一)汉语被动句的定义 现代汉语对被动句的定义,语法界有很多看法,但笔者认为以下两位的观点是相对来说比较准确的。 李珊认为:“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通称作被动句。汉语的被动句,一种带有形式标志,一种不带形式标志。带有形式标志的叫做被字句,不带形式标志的,没有专名,或叫做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或叫做意义上的被动句,或宽泛一点,叫它做‘受事主语句’。” 宋玉柱认为:“只要主语代表动作的受事,句子就可以称作被动句,因此也可称为受事主语句。”
3、(二)英语被动句的定义 在英语语法书中一般不会出现“被动句”,取而代之的是“被动语态”(passivevoice)。 薄冰说:“语态是动词的一种形式,用以表示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英语的语态分为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主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被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 Leechetal:“Theterm‘passive’isusedtodescribe:(A)thetypeofverbphrasewhichcontainstheconstructionbe+pastparticiple(B)t
4、hetypeofclauseinwhichapassiveverbphraseoccurs.” 二、汉英被动句的分类对比 (一)汉语被动句的分类 在现代汉语中,根据句式的表现形式,可以把被动句分为两类:一种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叫做专门被动句;一种是无任何标志的被动句,叫意义被动句。 1、汉语的专门被动句 在汉语中,被动句能引导施事主语的介词很多,而且句式复杂,主要由“被”字及其短语进行引导,从而表示被动情况。但是,除此之外的其他词表示被动的情况也不少,主要有如下几种: 1)“给、叫等+施事+动词”型,这种
5、句式也称零主语被动句。如:小偷拼命跑了一阵,因为不小心扭到了脚,结果给警察抓到了。 2)“受事+叫、让、给+施事+动词”型,这种是将施事补充出来的(1)型的一种,如:敌人让我们消灭了。 3)“受事+为+施事+所+动词”型,这种形式重点不在于动作而在于施事。如: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知道。 4)“是……的”型,其中空缺部分通常为施事/时间/地点/方式+动词,凡是可以回答WH问句的均可以转换成这种形式。如:a.这事是他干的。b.杯子是昨天(掉地上/不小心)打的。 5)“受事+受(遭)+(施事)+(的)+动名词”,
6、这种称为准被动句或“遭受被动句。如:那个共产党员遭到了反动派的毒打。 6)“受事+由(归)+施事+动词”型,这种句式重点在施事。如:饭菜归(由)你们解决。 2、汉语的意义被动句 在汉语中,虽然有标志的被动句很多,但是有的时候也有用主动形式表被动意义的情况。这类句子的主语大多表示无生命的事物,是谓语动词支配的对象。汉语中,有着相当多的用主动形式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远远超过了有标志的专门被动句。也就是说意义被动句的数量远大于专门被动句的数量。这主要是为了使句子更简洁,看起来没有那么累赘。其次是由于以汉语为母语的中
7、华民族的思维定式及习惯的影响:中国人自古以来主观意识比较强,一向相信“人定胜天”,认为“成事在人”,因此,汉语注重主体形式的思维模式,认为人的行为一定是通过人来完成的,无生命的事物是不能完成人的行为的,这种思维模式导致中国人习惯于从自我出发来理解、解释和描写客观世界中的事物,因此汉语中主动句更为常见,其中做主语的常常是人,而不会是无生命的事物。如果无生命的事物做主语,汉语人群自然会认为它不可能是动作的执行者。例如: (1)大楼盖起来了。 (2)房间打扫完了摘要:汉语和英语分别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汉语和英语的被动
8、句之间既有差别又有相似之处。本文着重从汉英两种语言的被动句分类方面对汉英两种语言进行了对比研究。 关键词:汉英语言被动句分类对比研究 引言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所以两者在语音、语义、语法等很多方面都会有所不同。单纯就被动句而言,二者存在着相当多的差异。本文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希望能够通过汉英被动句的对比,探讨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的共性和个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