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我国企业环保宏观调控机制应对进世的法律分析

当代我国企业环保宏观调控机制应对进世的法律分析

ID:19677334

大小:78.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10-04

当代我国企业环保宏观调控机制应对进世的法律分析_第1页
当代我国企业环保宏观调控机制应对进世的法律分析_第2页
当代我国企业环保宏观调控机制应对进世的法律分析_第3页
当代我国企业环保宏观调控机制应对进世的法律分析_第4页
当代我国企业环保宏观调控机制应对进世的法律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当代我国企业环保宏观调控机制应对进世的法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当代我国企业环保宏观调控机制应对进世的法律分析摘要:本文主要剖析我国政府在企业环境治理方面的目前状况,并置放于全球化视野中,进行国际比较,找出差距,洞悉我国企业环保宏观调控机制和WTO市场体制的不适应性,进而提出解决新题目的策略建议。  :企业环保、政府宏观调控、法境法制  WTO是政府间协议,“进世”的本来含意指的是“政府进世”,也就是说,成员国政府首先得自觉接受WTO规则的约束,然后通过其国内立法和行政办法等再影响或规制企业等市场主体的行为。从企业环境治理的宏观层面来看,我国加进WTO,将会深刻影响政府对企业实施环境治理的理念、模式、体制、基本制度、手段等

2、方方面面,关键在于政府须遵循国际通行规则并鉴戒他国经验,转变思路和职能,创新完善既适于我国国情,又和国际接轨的环境治理的理论及运作机制。  一、国内环境治理模式目前状况评析  我国目前宏观层面的企业环境治理模式形成于计划经济时期,其突出特征是以直控型管制和行政命令为主;政府倾向于采用强制标准、颁证许可、重审批轻监视、严厉制裁违法等“硬性”手段,控制企业的环境行为。就环境法制而言,多年来,我国先后颁行了40多部环境法律法规,70多件环境规章,400多项国家级环境标准,并制定实施了新老八项制度(指的是国家环保局陆续颁行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

3、收费制度”、“环境目标责任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和“污染源限期治理制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针对产业污染的环境整治办法(如根据1996年“国务院有关环境保护若干新题目的决定”,全国共关、停、并、转6万多家能耗高和污染严重的企业;国务院曾下达通知限令2000年底前必须实现产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如不能定期实现达标的企业(“15小”),一律果断封闭。),强化对企业环境行为的管制,扭转了既往生产和环保“无法可依”、“无章可循”、“污染失控”的局面,确立了“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方针,避免了重蹈发达国家曾经“先污染、

4、后治理”的老路。但是,我国产业污染防治总体上并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尤其是计划体制下产业化所导致的产业结构性污染未能根本改观,企业的污染源依然大量存在;而且,现行法制针对的主要是企业生产污染防治新题目,而对企业产品在使用和废弃过程中的环境影响的规制尚属空缺。[1显然,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WTO所要求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方针来看,传统的环境治理模式已凸现其固有的局限性,即和市场经济的不适应性。  1、在立法功能定位上,既往环境立法、规章及环境标准都以行政管制为主,企业纯粹是行政办法的功能对象,处于完全被规制的地位,导致政府环境法规的最低要求即成为企业环境行为的标准

5、,加之法规的刚性及行政规章办法的繁杂而不同一,使得企业可能有的环境方针和目标缺乏改进、整个环境治理系统停滞不前及混乱不堪。[2  2、在调控机制上,由于行政手段占尽对上风,经济手段只是次要的补充,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在需求没能被调动起来,背离了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如我国现在环境治理中最主要的经济干预即排污收费制度,但由于其计算方法不科学不公道(仅考虑污染物实际排放量,未控制排放总量及核算环境资源本钱)、收费额度较低,企业交了排污费即是买了排污权,以及排污费收管用一条线等做法,偏离了“污染者付费”、“污染者赔偿”的原则。严格上讲,其只是违章超标罚款制度,发

6、挥不了市场机制的调节功能。其他纯行政性办法,更无经济刺激功能。而企业受利益的驱动,完全有可能钻环境法制的空子或治理上的漏洞,弄虚作假,减少环保投进,想法转移污染以逃避环保责任。结果政府直接调控微观经济显得力不从心,使企业治污成为国家和社会的巨大负担。  3、在制度形式和内容上,我国虽已建立“预防为主”等系列治理制度,实际上对企业污染物的排放仍然只能做到“末端控制”,或者说是“末端控制下的预防”。譬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等,在理论上反映了预防为主的原则,而在实际运用时,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只是对项目建成后排放污染物和污染处理设施的评价,并未将减少污染物产

7、生的源头控制作为重要内容:“三同时”的重点也只放在污染物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上,满足于“达标排放”而已;至于其他的,如限期治理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等均以“排放控制”作为基本内容和要求。这些制度缺陷的共同点即表现在危害发生后再实施的环境办法,而非全过程积极的污染预防;污染防治和企业生产脱节,企业选择的发展战略为高本钱而低效率的末端治理,环保囿于被动应付,而生产全过程控制及产品生命周期生态化治理,在企业发展战略选择中基本上是空缺。[3  4、在执法环节上,行政命令虽具有直接性、强制性、高效性等优点,这为实现计划体制的“高度集中、同一治理”是必不可少的

8、,但在市场条件下,过分夸大政府的干预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