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651357
大小:63.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04
《翻译中省略的认知运作与主体关照———以外宣翻译作品《中国文化读本》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翻译中省略的认知运作与主体关照———以外宣翻译作品《中国文化读本》示例语言是认知性质的,是客观现实、社会文化、生理基础和认知能力共同的产物。 认知语言学关注语言意义,研究语言的普遍原则和人的认知规律之间的关系。由于语言意义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在人类互动中产生以及传递。因此,认知语言学所理解的语言概念及其基本结构也关系到社会和文化情境下的认知。语言的选择和表征方式受到多重认知因素的影响,既受控于内部的概念范畴,同时还受到文化心理、社会情感等外部认知的制约。翻译活动本质上是认知层面的可译性向语言层面的不可译性的不断挑战,并不断拓展疆域的过程,翻译是一种认知活动,是译者对源语信息
2、进行解码,经过转换和加工,构建目标语信息的过程。 认知翻译学是翻译研究的新范式。卢卫中等对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围绕翻译加工模式、翻译策略、翻译单位、翻译能力及其习得、翻译专长及译者认知努力等方面展开。谭业升指出认知语言学的意义理论及其语义分析的基本框架给翻译教学提供了新的启示。王吉会比较了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语言认知和意义认知、意义的模糊性以及对译文意义认知的延伸,发现翻译中认知的渐进性特点。认知语言学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语言是复杂的、动态的,语言翻译在策略上虽然有增补、省略、转换等共性,但在翻译过程中并非不择手段地信手拈来,而需要一分为二、瞻前顾后,其策略选用
3、应根据源语和目标语的翻译路向而有所侧重。翻译策略的选择不仅与语言内部的认知规律紧密关联,并且和语言外部主体的心理思维和社会文化等动因密切相关。 省略是语际翻译中常见的策略之一,与增补法相对应,指根据翻译目的和需要,删减原文中的一些成分和信息。汉日翻译中的省略现象十分常见,但对其研究尚属不足。小川泰生分析了日汉翻译时的主语省略问题。张景一从文化策略视角考察新闻日语中的谓语省略现象。徐曙探讨了汉日翻译中人称代词的省略与显现。可以说,先行研究都是从较为浅层的角度对某一范围的省略现象展开分析,还缺乏从认知过程的视角进行更大范围的深入剖析。《中国文化读本》由叶朗、朱良志撰写,以具体
4、生动、通俗易懂的内容展示了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中国人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该读本图文并茂,突出特色和亮点,以小见大,有助于读者对中国文化进行深度的认识。本文以外宣翻译作品《中国文化读本》的汉日翻译为样本,基于丰富的范例,对翻译过程中的认知机制进行分析,然后进一步揭示言内机制运作的言外驱动因素之主体关照性,从整体性维度对汉日翻译中的省略现象进行阐释。 一、共喻机制下的显性省略与主体识解驱动 (一)显性省略的言内认知机制共喻 维特根斯坦曾说过:世界上不存在私人语言。也就是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语言的使用必须符合其规约形态。同时,在认知语言学范式里,语言可诱发意义,但不含有意
5、义,意义要通过意义建构这一精细的过程,并借助诸如语言、心理和语境等可获得的资源才会出现。在翻译中,译文首先要适应目标语中思维表达的认知惯性,才能实现信息传递和理解的基本对接。作为语言规范约束下的策略行为之一,显性省略在汉日翻译中显得至关重要,频繁出现。显性省略,顾名思义,指省略内容是显而易见的,省略部分只是作为一种默会的语义成分被隐藏起来,在译文语篇中通过或前或后的搜索,可以轻而易举地捕获这一信息。此类省略表面上灵活多样,涉及范围广,但万变不离其宗,均源于语内认知中的共喻。共喻在修辞学领域指在一句话里,用一个喻体同时比方并列的两个本体。而在认知领域则可以解释为在某一语域中,
6、事物为人所共知、畅晓,依赖强大的语境和共有的普遍认知能力,可以做到不言而喻。 例1 原文: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增强汉朝与西域联系的措施,鼓励汉朝②人到西域经商。译文:漢の武帝は漢王朝と西域のつながりを強化する一連の措置を講じて、人々が西域へ行って商売をおこなうことを奨励した。 例2 原文:这些寺院和石窟中,有绚丽的壁画和精美的造像。在漫长的岁月中,这些壁画和造像受到严重的毁坏,但也有一些保存了下来,特别是石窟中的壁画,保存下来的比较多。译文:これらの寺院や石窟のなかには、きらびやかな壁画や精美な彫像があった。長い歳月の中で破壊されたが、一部は今でも保存され
7、ている。特に壁画は保存されているものが比較的多い 例3 原文:老子反对人为,并不是否定人的积极创造,而是反对破坏自然节奏的盲目的乱为。译文:老子が「人為」を批判するのは、積極的な創造を否定するのではない。自然のリズムを破壊する盲目的で乱暴な行いに反対するのである。例13中,原文的部分在日译过程中被省略,译文中以空位形式出现。该策略不但没有影响译文的语法连贯和逻辑性解读,反而让语篇衔接更为紧密,更符合日语表达的语言习惯。依据共喻的心理运作机制,每个语篇省略部分都可以在该语篇中找到其认知参照点,即部分。 例1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