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卓越计划”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制度的构建

论“卓越计划”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制度的构建

ID:19643040

大小:66.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04

论“卓越计划”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制度的构建_第1页
论“卓越计划”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制度的构建_第2页
论“卓越计划”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制度的构建_第3页
论“卓越计划”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制度的构建_第4页
论“卓越计划”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制度的构建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卓越计划”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制度的构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卓越计划”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制度的构建摘要: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制度的构建是确保“卓越计划”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然而目前的制度建设在整体上仍然存在不足。因此必须以实现工科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把握示范性、适时性、系统性、灵活性的原则,改革与探索“聘任一培训一评价一激励”为基本内容的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制度,并且积极稳妥地加以推进。关键词:卓越计划;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制度中图分类号:G645.1文献标识码:B“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教育部为了

2、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培养造就一大批面向工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而启动的一项重大改革计划。人才培养,师资先行,卓越工程师的教育培养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根据教育部发布的统计数据,青年教师已经成为高校师资队伍的主力军,也是“卓越计划”成功实施的重要因素。而目前青年教师主要来源于高校的应届毕业生,他们虽然具有较高的学历和理论知识,但大部分人从学校到学校的成长轨迹使得他们缺乏企业实践经历,工程实践能力不足

3、。因此,构建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制度是保障“卓越计划”顺利推进的重要因素。一、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制度构建的现状1.部分制度缺失部分“卓越计划”实施高校,仅仅重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教师这一重要主体。在进行各项制度设计时仅将教师作为实施者,提升其能力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培养需要。因而尽管实施“卓越计划”的高校都相继出台了具体的实施计划、措施和相关配套制度,但是针对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制度的建设则相对落后,甚至出现空白。2.系统性不够部分高校在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上有些零散的制度设计,但缺乏整体规

4、划与系统性的制度建设,纵向(校级一院级)制度不完善,横向(部门一部门)制度脱节,内外(学校一社会)制度不健全,对相关问题缺乏配套的制度建设,缺乏必要的相关制度支撑。制度之间相互矛盾,缺乏呼应,形不成合力。1.执行力不强制度体系内部无序,制度冲突与制度真空并存,不能形成一个有机协调的整体,致使青年教师在执行制度过程中无所适从,这就从根本上削弱了既有制度的实际效力,制约了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二、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制度构建的主要目标1.整体目标构建长久有效、系统全面的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机制,激励、保障与评价

5、教师在工程实践方面的能力,以促进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实现工科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2.基本原则在上述目标指引下,其制度构建应把握以下原则:(1)示范性。“卓越计划”不仅仅是试点高校的某几个试点专业的工程师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它是中国高校未来工程类人才培养的普遍目标,因而针对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其制度设计应当具有一定的示范性,能够适应全面推广的要求。(1)适时性。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但要求工科教师掌握本专业最新的科学成就和发展趋势,同时,工程问题的复杂性(如知识产权、工程学管理、多元文化、道德、宗教影响

6、、全球化、国家安全等问题)也要求他们具备广泛的相邻学科的知识和开阔的国际化视野,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工程类人才。因而,培养制度的设计应当具有适时性。(2)系统性。改变目前主要按科学教育的要求聘任、考核和评价教师,从聘任制度、培训制度、评价制度、激励机制改革等方面进行探索,提出改革建议,建立起完备统一、有机协调的培养制度体系,保障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可持续发展。(3)灵活性。“卓越计划”的实施高校处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和不同运行机制,师资力量、办学规模、办学定位、内部结构、外部关系等存在巨大差异;不同专业之间的青年教师教学

7、内容及手段存在差异,即使同一专业的青年教师,也存在教育背景、工作经历以及工作内容上的差异;同时还要考虑中国高等教育处于不断革新的浪潮中。这就需要因地制宜建立灵活多样的规章制度。三、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制度构建的基本内容1.聘任制度第一,增设工程实践背景要求。改变目前高校招聘青年教师主要考察其学历水平与学术背景的现状,在考虑学术成果的同时,将教师的工程背景与工程实践能力作为一项积极因素列入评价体系中,对具有博士学历且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人员可优先考虑,特别是对承担实践性教学任务教师的招聘,应将其是否具备实际工程经验作

8、为引进人才的主要标准。第二,改善工程师资队伍结构。一些工程教育发达的国家的高校中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就占到高校工程师资的半壁江山,工程师资结构多元、丰富。针对我们的“卓越计划”,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相关政策,规范工程师资交流行为;此外,应构建灵活的人事管理制度,完善企业工程师在高校参与专业技术聘任等机制。2.培训制度完善岗前及后续培训制度。首先,从岗前培训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