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最后的姿势

6.最后的姿势

ID:19625013

大小:7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04

6.最后的姿势_第1页
6.最后的姿势_第2页
6.最后的姿势_第3页
6.最后的姿势_第4页
6.最后的姿势_第5页
资源描述:

《6.最后的姿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课题6.最后的姿势主备人张素红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3.能够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教学重点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教学难点能够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教学准备1.搜集地震中的感人故事,谭千秋老师的人物介绍

2、。2.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2个二类字。联系课文语境重点词语的意思。3.初步了解谭老师,在脑海中形成他最后的姿势的初步印象。4.在读明白文本的基础上理清课文的脉络,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设置情景(出示课件) 师:2008年5月12日,那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大地抽搐的一瞬间,昔日美丽的家园变成了一片废墟,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充斥着汶川。那一刻,汶川在哭泣,中国在哭泣..... 2.进入情境 二、揭示课题,了

3、解谭千秋三、课题引领,初读课文1.通过预习,你能来模仿一下,谭老师最后的姿势是怎样的吗?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侵袭了巴蜀大地。这是一场相当于400多颗原子弹能量的汶川地震,我国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数以万计的同胞顷刻间面临着生与死的抉择。(从视频了解当时相关72.初读课文,读完后思考:谭老师“最后的姿势”是什么样子的?用“-----”在文中画出相应的语句。四、朗读词语组块,概括主要内容1.分组出示词语,朗读,交流预习中理解的词语2.浏览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五、理清课文脉络

4、,体会写作方法1.学习给课文分段(分四段),概括段意2.体会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环境烘托等写作方法。(1)第二段:正面描写第二段:环境烘托第三段:侧面描写(2)第6节最后一句:细节描写学习第一段:1.让我们先从5月12日的早晨开始回忆,默读第一小节,思考,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谭老师?2.齐读第一段。平平常常的一天,谁会料想到会发生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呢?学习第二段:1.这一天的天气有什么不同?天空阴沉沉的。对于这一处环境描写,作者单独列为一个小节,是想提醒我们什么呢?2.此时的谭老师正在教室内给学生上课。请大家一

5、起读。谭老师的课让你学到了什么?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情况危急?此时的情况可以用哪些成语来形容?六、指导书写生字七、布置作业1.理解“坍塌、生死攸关、震撼”等词语意思。2.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画出描写谭千秋老师最后姿势的句子,并写写自己的感受。背景,让学生初步感受地震带来的灾难,并且过渡引入本课的主人公)今天,我们一起认识灾难中的一位老师,他的名字叫——谭千秋。帮助正音:漱口诠释震撼指导读准拼音。同桌交流每个部分讲什么?从哪些词语谭老师是个好父亲?(热爱工作的谭老师)为什么有环境描写?(暗示悲剧即将发生,为下文埋下

6、伏笔。)说说(······)的表示什么?话没有说完,说明灾难降临突然。指导书写:漱墟撼诠释指导学生书空。说出“凹”的笔画顺序7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2.能够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回到2008年5月12日那天,去共同关注发生在那天可歌可泣的故事,共同去认识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老师,共同去感受谭老师那定格在生命最后一刻的姿势。那么这最后的姿势是一个

7、怎样的姿势呢?生回答,投影出示: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二、浏览课文,找描写最后姿势的句子。1.要求:那课文中几次写到了谭老师最后的姿势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用笔把相关的句子划出来。2.交流。三、第一次(最后的姿势)1.出示: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这句话中抓住了谭老师的哪几个动作,从他的这些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过渡:那谭老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做出这样的选择的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4-7自然段,边读边划出关键的词句,品

8、读品读,细细地体会。3.谁来说说,谭老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作出这样选择的呢?4.出示: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栋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为什么这句话会让你感受到情况十分危急?注意三个感叹号的作用。出示:他意识到情况不妙,来不及多想,他大声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同学们迅速冲出教室,往操场跑去。从这儿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谭老师?再次深情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