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张掖委文件

中共张掖委文件

ID:19590965

大小:217.0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8-10-03

中共张掖委文件_第1页
中共张掖委文件_第2页
中共张掖委文件_第3页
中共张掖委文件_第4页
中共张掖委文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共张掖委文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共张掖市委文件市委发〔2017〕4号中共张掖市委张掖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祁连山和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转四退四增强”治理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各县区委、县区人民政府、市委各部门、市级国家机关及各部门党组(党委)、各人民团体党组,省属驻张各单位党组(党委):《祁连山和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转四退四增强”治理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已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中共张掖市委张掖市人民政府2017年1月17日—20—祁连山和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转四退四增强”治理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

2、总书记等中央领导的重要批示精神,切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履行政府保护生态环境的主体责任,全面提升祁连山和张掖黑河湿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水平,按照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治的工作要求,结合张掖实际,制订《祁连山和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转四退四增强”治理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一、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

3、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保护优先”、“山水林田湖”统筹治理观念,坚持底线思维、红线管理,强化问题导向,以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为重点,按照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要求和“两转四退四增强”—20—的基本思路,积极稳妥地推进自然资源确权登记试点工作,以点带面探索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湿地等所有自然生态空间统一进行确权登记,推动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切实加强对祁连山和张掖黑河湿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实现格局优化、系统稳定、功能提升,不断增强区域生态的综合承载

4、能力,提升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二、工作目标祁连山和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转四退四增强”治理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分三年完成。2017年:对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问题治理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整改成果得到巩固,人为破坏活动得到全面遏制;全面完成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治理整改任务,违法违规行为得到全面整治。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落实新一轮草原生态奖补政策,退化草原得到有效治理,湿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重点生态区生态功能得到提升。通过厘清界限、修编规划、启动地方立法等举措,采

5、取工程及生物措施对祁连山保护区内的131个建设项目和黑河湿地保护区130处人类活动斑块进行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逐步解决保护区历史遗留问题,确保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2018年:严格落实《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增强刚性约束,制定颁布《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内矿山企业有序退出,综合治理无主矿区9—20—个、水电站34座,农牧民合理转移转产,环境污染得到全面治理,祁连山和黑河湿地保护区生态系统稳定性显著增强。通过争取项目、加大投入、落实补偿、创新机制、加强宣传等有效措施,建立健全政策

6、依据充分、规划科学合理、开发建设有序、管理制度规范、审查监管到位的自然保护区管理长效机制。2019年:通过对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严格管护、全面建设,森林覆盖率、草原植被盖度、自然湿地保护率明显提升,严守湿地红线,确保现有湿地保有量不减少。三年累计退耕还林12.07万亩、还草1.8万亩,治理草原面积750万亩,保护区生态服务功能得到明显增强。祁连山、黑河湿地水环境保护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区域环境质量得到全面改善。各类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生态保护建设和补偿机制基本建立,经济发展对矿山、草原、湿地等自然环境的依赖程度明显降低

7、,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三、工作重点(一)坚持“两个转变”,提高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1.转变生产生活方式一是围绕祁连山保护区,做实定居工程。通过游牧民定居和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实现保护区内部分牧民的迁出,保证保护区的休养生息。确保牧民不返乡,人为破坏因素不增加,根本的措施是转变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通过生活方式转变促进生产方式的转变,以生产效率的提高推动生活水平的改善,彻底改变“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方式,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20—,达到保护区内人为活动减少的目的。一要做实定居工程,配套建设优良的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实现

8、游牧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二要结合城镇化战略,分类指导,建设特色乡镇,引导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根据定居地的资源禀赋,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宜农则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