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587951
大小:3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3
《第二语言习得困难因素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06年第2期(总第60期)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OFZHANGZHOUTEACHERSCOLLEGE(外110。。p卜y&SocialSeienees)No2.2006Gelloral卜0.60第二语言习得困难因素浅析杨瑾瑜(中共漳州师范学院纪委,福建漳州363000〔摘要〕人类具有先天的语言能力,能够成功地习得第一语言—母语,但却并不因此而成功习得第二语言。应当从普遍语法规则的作用、语言习得与认知过程的同步性、语言输入环境以及情绪过滤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找出第二语言习得困难的原因。〔关键词〕语言;习得;第二语言;困难因素中图分类号:H319.3文献标识码:A
2、文章编号:1004一468X(2006)02一147一04儿童习得第一语言是语言学习最成功的范例,那么第二语言、外语学习能否同样采用“习得”的方式,历来是一个引起争议的问题。一、“习得”的自然性著名的语言学家克拉申(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认为:发展第二语言能力,有两种不同的途径和方法,那就是习得和学习。“习得”指的是在自然交际环境中使用语言,它是一种潜意识的语言发展过程,是自然发展的过程。它和儿童学习第一语言的过程是平行的,这个过程包括通过理解语言和为了有意义地交流使用语言,来自然地发展语言能力。而“学习”则是第二语言学习者有意识地学习语言规则的过程。“习得”主要发生在以传递信息为
3、主要目的的语言自然交际环境中,参与者关注的是“意义”,而不是“语言形式”。与此相反,“学习”主要发生在课堂上,其关注的对象是语言形式和语法规则,发现错误和纠正错误往往是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川P引语言习得和儿童学习母语一样,是“下意识”的。习得者并没有意识到他们在习得语言,而仅仅意识到他们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语言习得的结果,即习得能力,也是下意识的。习得者一般并不会意识到淡化了哪些规则,而只是凭感觉判断怎么说才是“对的”或“错的”,也就是说,语言习得就是无意识地自然地学到语言。二、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困难因素根据语言习得理论,第一语言习得必须具备这样一些条件第一,普遍语法在人类习得语言过程中
4、起根本性的作用;第二,语言习得与认知过程同步;第三,真实的、全方位的语言输人环境;第四,低情绪过滤。随着世界各国语言交流的发展,许多语言学家不断尝试着将有关的习得理论应用到语言教学实践。然而,具体的操作过程却远比理论想象困难得多。1、普遍语法规则在人类习得第二语言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小根据语言普遍性理论,人类头脑中具有一种“天生”的专门语言知识,即所谓的“普遍语法”。这种“普遍语法”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若干固定的抽象的“原则”(principles);二是与这些“原则”有关的若干“参项”(parameters)。没有那些“原则”,人们就不可能习得任何语言。而没有那些“参项”,人们就无
5、法区别和习得各种不同的语言。以Chomsky为代表的语言学家认为孩子从一开始学习语言时就掌握了所有普遍性语法具有的规则,儿童习得语言是通过人类习得语言的特殊能力而发生作用的。他们认为语言习得能力是人类先天的语言智力组织,它赋予孩子们在某种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处理语言的能力,使他们能组织语言的内部系统。不论多么复杂的语言,儿童都能凭借天生的语言习得能力容易地掌握,使母语的语言系统内在化。‘2,人类这种习得语言的能力既然是与生俱来的,就不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或内外部条件的改变而消失,所以不可否认,它在二语习得中仍然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人们在习得第一语言的时候主要是依赖“语
6、言习得机制”。因为人们在学习第一语言之初,脑海中还没有与任何一种语言建立起任何联系,还没有形成固定的语言思维,习得任何语言的难度都是相同的,只要有语言输入,他们就能“完美地”习得任何语言。对他们而言,学习母语的过程就是一种思维能力的发展过程,一些大脑的思维能力还不健全,大脑的思维机制还不完善,所以,此时,人们往往主要依赖于先天所具有的这种普遍语法规则来了解客观世界,并习得母语。而过了一定的年龄界限,再学习另一种语言时,人们往往依赖其他的一些大脑机制,如逻辑和数理机制等等。也就是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直接利用“语言习得机制”的机会逐渐减少,越来越多地依赖其他的大脑机制,最终使得普遍语法规则
7、在人类习得第二语言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小,甚至微乎其微了。2、从认知角度看,第二语言习得与第一语言习得是两种不同的过程JL童习得第一语言的过程与他们的认知发展过程是同步的,这是第一语言习得的一个显著特征。对于儿童而言,习得母语只不过是他们认知发展过程的一个副产品。儿童更多关注的并不是语言本身,而是呈现在他们面前多姿多彩的世界,语言仅仅是客观世界概念化和它们之间的内在的逻辑关系的反映。也就是说,儿童感兴趣的不是语言形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