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577896
大小:2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03
《关于学生与教师对动机策略认知差异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学生与教师对动机策略认知差异的研究 摘要:本文运用问卷及统计的方法将高职英语教师与学生对动机策略的重视程度进行对比,进一步归纳教师与学生对动机策略使用感知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学生与教师在对动机策略的重视程度与使用感知上都存在差异,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使用动机策略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 关键词:动机策略;高职教师;高职学生;认知差异 1.引言 动机是决定二语学习成败的关键性非智力因素之一(Gardner&Lambert,1972),其作用在于激发二语学习的原始动力并为后续学习过
2、程提供可持续性的动力。(尤陈静,2010年)已有研究证实教师所运用的动机策略能加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参见,Guilloteaux&Drnyei,2008),但关于在课堂内教师运用什么动机策略才能做到激发学生动机的研究却不多。有关动机策略的研究也都是针对教师动机策略的使用频率和教师对动机策略的重视程度(见Drnyei&Csizér,1998;季明雨,2004;尤陈静,2010)。然而,大多数研究都忽视了学生这一重要因素。学生有自己的感知与认知,也许学生认为重要的动机策略,教师却忽视了。同时发现,在中国
3、情境下,动机策略的大多数研究主要是针对初中生、高中生或大学生,对于高职高专这一特殊的学生群体却很罕见。因此,了解学生对动机策略的重视程度,从而对比学生与教师在感知上对动机策略重视程度的差别,更有助于教师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2.研究背景 Drnyei(2001)根据动机策略使用者的不同将动机策略定义为,教师使用的教学干预手段以激发学生动机和学生使用的自我调控策略以保持自己的学习动机。本文研究的是教师在课堂中使用的动机策略对学生动机行为的影响。 上个世纪90年代,动机的研究重心开始转向以语用
4、与教育为中心的研究,研究更加重视动机在课堂中的应用(如,Oxford&Shearing,1994;Clementetal.,1994)。关于动机策略的研究,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是Drnyei&Csizer(1998)在匈牙利对200名教师所做的问卷调查,研究教师对动机策略的重视程度和动机策略的使用频率,并得出了外语教学的10条动机策略(Tencommandmentsformotivatinglearners)。随后Drnyei(2001a)提出了四类宏观动机策略,即创建基本动机条件、激发初始动机、维持
5、和保护动机及鼓励积极的自我评价,并把这四大类细分为100种动机策略,为外语教师提供了更详实而具体的课堂动机策略技巧。 苏曼(2001)在他的《学习即觅食》中写到,在一系列的资源中,学生会自己判断哪些资源与活动提供了最有效信息,因此,学习者便自己决定是否应该停留在某项特别的任务还是转移到其他的任务上去。为此,那些能够提供有效信息的动机策略是学生们跟随教师上课节奏和课堂活动的一个因素之一。所以,调查学生对动机策略的重视程度是十分必要的,能进一步提高英语教师的教学效率。已有一些研究证实了学生与教师在对
6、一些策略价值的认识上存在分歧,并且这种分歧引起了教学效果的不同。因此,从学生的角度检验动机策略对提高英语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3.研究设计 3.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南方4所高职高专的30位教师和一所高职高专的94名学生。30位教师和94位学生都参与了动机策略的重视程度的问卷调查和动机策略使用频率的问卷调查,其中收回教师有效问卷30份,学生有效问卷83份。 3.2研究工具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及访谈两种方式。共有两份相同问卷,均有11个题目组成,主要参考了Drnyei’s(2001)
7、的100条动机策略。问卷采用李克特(Likert)5点记分,问卷覆盖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从“不重要”到“很重要”,分别以1一5分与之对应;第二部分从“从不用”到“很常用”,以1一5分与之对应。正式使用的量表包括导语、个人信息和11项动机策略3个部分。此11项动机策略以Drnyei(2001)提出了四类宏观动机策略为依据,即创建基本动机条件、激发初始动机、维持和保护动机及鼓励积极的自我评价。 3.3数据收集与分析 2012年3月,使用问卷初稿对5名高职高专教师和30名学生进行第一次问卷预测。问卷调
8、查过后,通过与5名教师的深入访谈和分析学生的问卷数据,对问卷进行了进一步修改。2012年6月,对4所高职高专的30位教师和一所高职高专的94名学生进行了正式的问卷调查。通过SPSS18.0软件包对问卷数据进行的描述性分析。 4.结果与讨论 从表1中可看到,动机策略6(老师将所学内容与你日常生活相联系)在学生看来是最重要的动机策略,但是在教师实际运用中却排在第7位。这一数据再一次证实了学生的认知与课堂实际的使用存在差异;进一步验证了McCombs&Whisler(1997,p.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