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534603
大小:525.49 KB
页数:70页
时间:2018-10-03
《中医诊断学闻诊问诊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医诊断学一、听声音音哑与失音、太息。定义------发声嘶哑者为音哑;欲语无声着为失音。两者病因病机基本相同。太息指情志抑郁、胸闷不畅时发出的长吁或短叹。临床意义音哑与失音:1.新病属实证(金实不鸣)外感风寒(风热),肺气不宣,清肃失职。2.久病属虚(金破不鸣)精气内伤,津枯肺损,声音难出。闻诊听声音谵语:神志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为热扰心神,属热证、实证。多见于温热病热入心包或伤寒阳明腑实证。郑声:神志不清,语言重复,声音低微。为心气大伤,精神散乱之虚证。独语: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见人则止,首尾不续。多见于心气不足、神失所养之虚证,或气郁生痰,蒙蔽
2、心窍,见于癫病和郁证。咳嗽: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有声无痰谓之咳,有痰无声谓之嗽,有痰有声为咳嗽。咳声紧闷为寒湿;咳声清脆多属燥热夜间咳甚为肺肾阴虚。咳嗽无力咳出白沫为肺虚;咳声不扬兼咯黄稠痰属肺热。咳声持续片刻多属风;咳声阵法,发则连声不绝,涕泪皆出,咳后有鸡鸣样回声者为顿咳或百日咳。咳声如犬吠样为白喉,多属肺肾阴虚,火毒攻喉。听声音喘:呼吸困难,气息急迫,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分为实喘和虚喘。哮:呼吸喘促而喉间有哮鸣音,声高断续,常时发时止,缠绵难愈。内有痰饮宿疾,复感外邪而引动伏痰而发。短气:呼吸急促,不足以息,数而不能接续,气虽急而不伴
3、痰鸣,似喘而不抬肩。虚证:肺气不足或元气大伤;实证:痰饮、气滞、瘀血阻于胸腹。听声音呕吐:指饮食物、痰涎从胃中上涌,由口而吐出的症状。是胃失和降,胃气上逆的表现。呃逆:是胃气上逆,从咽喉部发出的一种不由自主的冲击声,声短而频,呃呃作响。因外感或内伤,气滞、痰饮、或偶感风寒、饮食刺激所致。嗳气:即“打饱嗝”,多见于饭后,气体由胃向上出于喉间而发出的声响。听声音第一节问诊的意义及方法一、问诊的意义弥补其他三诊的不足,以利于全面、系统收集病情资料起到心理治疗的目的第一节问诊的意义及方法二、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环境安静,聚精会神态度和蔼,激发信心语言通俗,慎用术语
4、重点全面,系统全面必要提示,避免暗示第二节问诊的内容问诊的内容一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婚况、职业、发病节气、出生地、常住地、单位等主诉:包括就诊时的主要症状、体征及持续时间现病史:包括发病情况、病变过程、诊治情况既往史:包括既往健康、患病情况个人生活史:包括生活经历、饮食起居、精神情志、婚育状况家族史:包括患者直系亲属的健康与患病情况问诊的内容一、一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况、职业、发病节气、出生地、常住地、单位等问诊内容二、主诉主诉——患者就诊时的主要症状、体征及其持续时间。主诉—症状(体征)部位性质程度时间问诊内容三、现病
5、史现病史-----是指病问诊内容人从起病到此次就诊时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诊治的经过。现病史发病情况病变过程诊治经过现在症状问诊内容四、既往史既往史-----又称过去病史,主要包括病人平素身体健康状况,以及过去患病情况五、个人生活史个人生活史-----主要包括生活经历、精神情志、饮食起居、婚姻生育等。问诊内容六、家族史家族史------是询问病人的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兄弟姐妹、爱人、子女等人的健康和疾病情况。必要时应注意询问直系亲属的死亡原因第三节问现在症问现在症是指对患者就诊时所感到的痛苦和不适,以及与其病情相关的全身情况进行详细询问。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
6、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及睡眠,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问现在症恶寒——感到寒冷,加衣被或近火取暖仍不能缓解恶风——遇风觉冷,避之则缓,较恶寒为轻畏寒——感到寒冷,加衣被或近火取暖能缓解寒—怕冷一、问寒热热—发热---指患者的体温升高或体温不高,但自觉全身或局部发热者。第三节问现在症一、问寒热常见的寒热症状类型:寒热并见(恶寒发热)寒热但寒不热但热不寒寒热往来寒热独见第三节问现在症一、问寒热(一)恶寒发热—病人在恶寒的同时,出现发热(体温升高),多见于外感病的初期阶段。兼症病
7、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身疼痛、脉浮紧等表寒证发热重恶寒轻微汗出、面红、咽喉肿痛、脉浮数等表热证发热轻而恶风自汗、脉浮缓等表虚证第三节问现在症一、问寒热(三)但热不寒—病人只感发热,不觉怕冷,甚或反恶热者。多属阳盛或阴虚所致里热证。壮热—身发高热,持续不退,甚至不恶寒,反恶热者潮热—定时发热,或定时热甚,如潮汐之有定时者微热—热势不高,或仅自觉发热,体温不高但热不寒第三节问现在症一、问寒热(三)但热不寒—潮热阳明潮热湿温潮热阴虚潮热热势较高,常于日晡之时(即申时,为下午3~5时)明显身热不扬(肌肤初扪不觉热,扪之稍久即感灼手),午后尤甚午后或入夜低热,自觉其
8、热自骨内向外蒸发阳明腑实证,因邪热入里,与胃肠糟粕互结湿遏热伏,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