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532942
大小:491.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0-03
《浅析《窦娥冤》的悲剧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档案编号:档案编号:档案编号: 网络教育毕业论文浅析《窦娥冤》的悲剧特征学生姓名:宋丽华指导教师:王立民学科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论题方向:汉语言文学学号:102000037265学习中心:哈尔滨奥鹏东北师范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2009年04月档案编号: 1212独 创 性 声 明本人对本文有以下声明:1.本人所呈交的论文是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已按相关要求及时提交论文提纲、初稿,最终形成本文;2.在撰写过程中主动与导师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接受导师的指导;3.本文符
2、合相关格式要求,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的地方外,论文中单篇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不超过800字;4.本人本文成稿过程中不存在他人代写、抄袭或和他人论文雷同的现象;论文作者签名: 宋丽华 日 期: 2009 年05月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论文作者完全了解东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论文的规定,即:东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东北师范大学可以将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论文。论
3、文作者签名:宋丽华指导教师签名: 王立民日 期:2009年 05月日 期: 年 月论文作者信息:工作单位:黑龙江省航道局联系电话:13199533133_通讯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江畔路112号邮编:150026_12摘要《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之一;同时也是一出杰出的古典悲剧。作为艺术构思,关汉卿吸收了民间流传的古老的“东海孝妇”故事;本文从激烈的悲剧冲突、典型化的悲剧形象论述了《窦娥冤》的悲剧特征,并给予《窦娥冤》悲剧性质的界定;最后从自主意识、性格类型、境界追求上分析、比较了典型
4、的中西悲剧人物窦娥和哈姆雷特的异同点。关键词:窦娥冤;悲剧冲突;背景性格;悲剧形象;窦娥与哈姆雷特12前言元代的优秀杂剧比较广泛深入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现了各阶层人民对贪暴的封建统治者和残酷的封建礼教的不满和反抗。对传统的封建制度以及维护这个制度的思想、道德、习俗表示抗争,是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作品的主题之一,这个主题发展到元代,则第一次以戏剧文学为载体,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关汉卿的《窦娥冤》及其他重要作品,正是表现这个主题的最优秀的代表。《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之一;同时也是一出杰出的古典悲剧。全剧的主要
5、情节如下:窦娥的父亲窦天章要进京应考,因为欠蔡婆的债,被迫让窦娥当蔡家的童养媳以抵债。窦娥成婚不到两年,丈夫死去,她和婆婆一起过活。一天。蔡婆出城索债,债户赛卢医骗她到郊外,要把她勒死。这时张驴儿和他父亲刚好撞来,蔡婆被救了。张驴儿听说蔡婆家里有个年轻媳妇,就逼着婆媳俩嫁给他们父子。蔡婆不得已答应了,窦娥却坚决拒绝。张驴儿为了威逼窦娥与他成婚,想用毒药毒死蔡婆,不料却毒死了自己的父亲。他又借这件事威胁窦娥,窦娥仍不屈从,他就诬告窦娥害死了他父亲。昏庸贪财的官吏屈判了窦娥死罪。行斩时,窦娥对天发下三桩誓愿,都应
6、验了。后来窦天章一举及第,做了提刑肃政廉访使,才平了这桩冤案。在这出悲剧中,作者倾注心力塑造了一个善良纯朴、坚强不屈的女性形象。《窦娥冤》在各种版本的《录鬼簿》中均有著录。《元曲选》本此剧“题目”作《秉鉴持衡廉访使》,“正名”为《感天动地窦娥冤》。《窦娥冤》,是此剧的简称。这部伟大的悲剧,是元代社会现实的产物,作品鞭挞的是这个社会的黑暗制度,歌颂的是反抗这个社会制度的斗争精神。而作为艺术构思,关汉卿显然吸收了民间流传的古老的“东海孝妇”故事。一、“东海孝妇”故事给关汉卿创作以极大的启发。“东海孝妇”的故事,最
7、早见于汉刘向《说苑·贵德>>丞相西平侯于定国者,东海下邳人也。其父号曰于公,为县狱吏决曹掾,决狱平法,未尝有所冤。郡中罹文法者,于公所决,皆不敢隐情。东海郡中为于公立生祠,命曰“于公祠”。东海有孝妇,无子,少寡,养其姑甚谨。其姑欲嫁之,终不肯。其姑告邻之人日:“孝妇养我甚谨,我哀其无子,守寡日久,我老,累丁壮,奈何?”其后,母自经死。母女告吏曰:“孝妇杀我母。”吏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吏欲毒治,孝妇自诬服,具狱以上府。于公以为养姑十年以孝闻,此不杀姑也。太12守不听,数争不能得。于是于公辞疾去吏。太守竟杀孝妇
8、。郡中枯旱三年。后太守至,卜求其故。于公日;“孝妇不当死,前太守强杀之,咎当在此。”于是杀牛祭孝妇冢,太守以下自至焉。天立大雨,岁丰熟。郡中以此益敬重于公。于公筑治庐舍,谓匠人日:“为我高门,我治狱未尝有所冤,我后世必有封侯者,令容高盖驷马车。”及子,封为西平侯。《汉书·于定国传》亦载此事,情节基本相同,只增加了一个细节:谓于公与前太守相争执,“弗能得,乃抱其狱具,哭于府上,因疾辞去。”干宝《搜神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