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腔余压阐述——供参考

后腔余压阐述——供参考

ID:19523962

大小:65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03

后腔余压阐述——供参考_第1页
后腔余压阐述——供参考_第2页
后腔余压阐述——供参考_第3页
后腔余压阐述——供参考_第4页
后腔余压阐述——供参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后腔余压阐述——供参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活塞式)“内呼吸结构”弹簧制动气室产品简介及密封性说明中国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8一、内吸呼吸弹簧缸产品结构和性能特点“内呼吸结构”弹簧制动气室保留了原型弹簧制动气室的制动特点,其制动过程和制动特性与原型产品相同,但为了根除原型产品的性能缺陷,在结构上作了如下改进:(参见图一)图一1.去除了呼吸气管,后腔缸体的呼吸孔被封死,整个气室的后腔不直接与外界相通(只留铆合处硬接触处的缝隙);2.在中壳体的前后腔连接部位增加了O形圈;3.在杆部增加了一单向阀门。由于上述结构的变化,使弹簧制动气室由原来的“

2、外呼吸结构”变为“内呼吸结构”,其工作效能和使用寿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8图二a.由于去除了呼吸气管,后腔缸体的呼吸孔被封死(只留铆合处硬接触处的缝隙),污水、泥沙等无法从此渠道进入,有效地保证了刹车弹簧和Y型圈的使用寿命;b.由于中壳体中增加了O形圈,保证了前、后腔的密封性。c.单向阀门的应用起到了双保险的作用,即当O形圈出现损坏时,11腔的气压作用在单向阀门上,单向阀门在气压的作用下关闭呼吸孔,防止行车制动时11腔的气压通过单向阀进入12腔破坏制动,使车辆行驶更安全。二、工作原理简介“内呼吸结构”

3、的工作原理(参见图一、二):1.车辆解除驻车制动时,压缩空气进入12腔,推动储能活塞压刹车缩弹簧后移,后腔内绝大部分8的多余气体通过呼吸气孔、经单向阀门周边间隙和活塞杆前端的小孔、由11腔的进气口、经继动阀排入大气.但是由于储能活塞快速后移,活塞轴上的小孔越过密封圈,从而后腔的气体来不及全部以上述的方式排入大气而被压缩在后腔内.这些被关在后腔的压缩气体就是余压(大于200kPa),只能从铆合处排到大气中,由于铆合处的缝隙各不一样,所有有些排气时间较长.会造成漏气的假象1.行车时,储能活塞被压缩到位,活塞杆

4、的小通气孔被O型圈密封,行车制动时,11腔的气体不会窜入弹簧腔;2.当进行驻车制动时,后腔形成抽气泵,补偿气体从行车制动管路进入,经11腔、活塞杆端部的小孔和单向阀门、呼吸气孔进入后腔,保证储能活塞的正常工作。3.单向阀门正常状况下都处于常开状态,只有当O形圈损坏或出现紧急刹车时才关闭11、12腔通道,起到保险作用。三、对密封性的要求a.在美国SAEJ2318中规定行车腔的密封指数是:10.34kpa,下面是摘自SAE原文.8b.如何测定密封性指数,下面是摘自SAEJ1469原文.c.下面是从SAE标准中

5、的等效采用的标准8四、驻车时进行行车制动或行车制动时再进行急紧制动(双重制动作用)a.双重作用在设计制动系统时要尽量避免,可能造成制动器或其它制动元件的损坏,甚至对安全造成严重影响;b.在E.C.E.《关于弹簧制动系统特殊条件的规定》中2.1条款中规定:弹簧制动系统不得用作行车制动系统.c.驻车后进行行车制动,如果行车制动进入膜片腔的流量不足以关闭单向阀门时,气体从膜片腔不断流入后腔,从而在铆合处漏出,由于间隙比较小,持续漏的时间可能会很长(2分钟以上)8五、对于车辆检测出现问题的风险评估1、原因分析及风

6、险评估:a.有些是在执行完解除驻车后的余气(开始检测的时候漏的大,慢慢减小直至没有),不存在任何风险;b.有些是在执行完解除驻车后的余气8+许允的泄漏(开始检测的时候漏的大,慢慢减小直至许允的泄漏),不存在任何风险;上次在道路科看到的弹簧制动气室肥皂沫检测的泡沫效果应当属于许允的泄漏范围。因此车辆上的弹簧气室不存在风险,不需要进行更换。进一步说明:对于行车制动时超过许允的泄漏量的情况,若其密封指数10分钟压力降小于60kpa也不会影响行车制动安全。因为在行车制动过程中有大量的气体从贮气筒补充,并且每次制动

7、时间是比较短暂(15s系统压力降是2kpa以下),对制动系统的压力影响不大.中国·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2010-3-19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