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食物中毒课件_6

细菌性食物中毒课件_6

ID:19508348

大小:396.50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8-10-02

细菌性食物中毒课件_6_第1页
细菌性食物中毒课件_6_第2页
细菌性食物中毒课件_6_第3页
细菌性食物中毒课件_6_第4页
细菌性食物中毒课件_6_第5页
资源描述:

《细菌性食物中毒课件_6》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细菌性食物中毒Bacterialfoodpoisoning消化内科宋正己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内科教研室食物中毒:食用污染有病原性微生物或有毒化学物质或其他毒素的食品引起的疾病。细菌性食物中毒:进食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感染中毒性疾病,根据临床表现分为胃肠型和神经型食物中毒。一、概述二、胃肠型食物中毒临床上最为多见,夏秋季多见。临床主要特征:恶心、呕吐、腹痛、腹泻。1.沙门氏菌2.副溶血性弧菌3.变形杆菌4.金黄色葡萄球菌5.蜡样芽胞杆菌三、病原学G-杆菌,需氧,不产生芽胞,无荚膜,多数有鞭毛,能运动。对外界的抵

2、抗力较强,但不耐热。广泛存在于多种畜类、禽类、鱼类的肠道中,故动物的内脏、肉类、乳、蛋类易受污染。致病食物以肉、牛奶、内脏及蛋类为主,进食未煮熟受污染的食物可引起感染。1.沙门氏菌G-,有鞭毛,运动活泼。高盐环境中生长最好,对酸敏感,不耐热。致病因子:耐热与不耐热溶血素两种,引起肠粘膜充血、水肿和导致分泌性肠液潴留及腹泻。海产品带菌率极高,常在沿海地区流行。含盐量较高的食物如咸菜、咸肉、咸蛋可带菌。2.副溶血性弧菌G-杆菌,多形性,无荚膜,无芽胞,四周有鞭毛,运动活泼。繁殖迅速扩散生长,形成迁徙现象。血琼脂平板上有溶血现象。

3、适应力强营养要求低,蔬菜中亦能大量繁殖。存在于腐败有机物、污水、人及动物肠道中夏季的凉拌菜和存放稍久的饭菜可被污染。致病力是肠毒素,摩根变形杆菌产生组胺脱羧酶,使肉类组氨酸脱羧成组胺引起过敏反应。3.变形杆菌G+,不产生芽胞,无荚膜。乳类、肉类食物中极易繁殖,产生的肠毒素耐热性很强,经加热煮沸30分钟仍可致病。肠毒素分A、B、C、D、E五型常因带菌炊事人员的鼻咽部粘膜或手指污染食物致病。4.金黄色葡萄球菌G+粗大杆菌,需氧,有芽胞自然界广泛分布繁殖型不耐热,芽胞耐热,食物污染加热不足引起发病。有些菌株可产生不耐热的肠毒素、耐

4、热性的催吐毒素。5.蜡样芽胞杆菌传染源:被致病菌感染的动物、人传播途径:进食污染的食物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血清型多可重复感染。流行特征:夏秋季多发,病例集中,潜伏期短,共同进食者发病,未食者不发病,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后流行迅速停止。四、流行病学1.分类:毒素型、感染型、混合型.2.影响因素:细菌或毒素污染的程度,进食量的多少,人体的抵抗力强弱。3.致病因素1)肠毒素:提高CAMP、CGMP水平2)侵袭性损害:侵袭肠粘膜上皮细胞3)内毒素4)过敏反应五、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1.潜伏期短,病程多在1—3天内。2.以急性胃肠炎为主,

5、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严重者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3.不同细菌引起的呕吐、腹痛不同,大便不同;六、临床表现沙门氏菌:大便为水样恶臭,有时含有粘液血便副溶血性弧菌:腹痛较明显,具有血水样便金黄色葡萄球菌:呕吐较明显,呕吐物含胆汁,有时带血和粘液侵袭性细菌:腹部阵发性绞痛、粘液脓血便变形杆菌:引起者还可发生颜面潮红、头痛、荨麻疹等过敏症状。感染性食物中毒者可出现畏寒、发热、头痛、乏力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1.一般检查1)血常规沙门菌 副溶血性弧菌 金葡菌2)大便常规2.血清学检查双份血清与培养分离所得可疑细菌作血清凝集试验

6、。3.病原学检查4.分子生物学检查七、实验室检查1.流行病学资料:共餐者短期内集体发病,结合流行季节及饮食情况等。2.临床表现:急性胃肠炎为主病程短,恢复快。3.实验室检查:八、诊断1.非细菌性食物中毒:2.霍乱:粪便悬滴镜检及培养找到霍乱弧菌可确定诊断。3.急性细菌性痢疾:粪便培养见痢疾杆菌生长。4.急性坏死性出血性肠炎:九、鉴别诊断1.一般治疗:休息、饮食、隔离2.对症治疗:腹痛、高热、烦燥、水、电解质紊乱、休克、过敏.3.抗菌治疗:感染型十、治疗1.认真贯彻《食品卫生法》,加强饮食卫生监督及管理。2.做好饮食卫生的宣传

7、教育。3.消灭苍蝇、鼠类、蟑螂等传播媒介。4.发现可疑病例,及时作传染病报告,及早控制疫情。十一、预防神经型食物中毒神经型食物中毒称肉毒中毒,是因进食含有肉毒杆菌外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性疾病。临床上以神经系统症状如眼肌及咽肌瘫痪为主要表现。如抢救不及时,病死率较高。G+,厌氧梭状芽胞杆菌,有周鞭毛,能运动。抵抗力强,耐热极强,对常用消毒剂不敏感。7种血清型,对人致病为A、B、E型主。存在于土壤动物粪便极易污染食物。肉毒杆菌污染食物,缺氧大量繁殖产生外毒素外毒素是一种嗜神经毒素剧毒,对胃酸有抵抗力,但不耐热,煮沸10分钟可破

8、坏。不同型的外毒素只能被相应的抗毒素中和。一、病原学1.传染源:家畜、家禽及鱼类为传染源。病菌由动物肠道排出,芽胞污染食品。2.传播途径:进食被肉毒杆菌外毒素污染的食物传播,多见于腊肉、罐头等腌制食品或发酵的豆、面制品。3.易感性:普遍易感,病后无免疫力。二、流行病学肉毒毒素是一种嗜神经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