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登革热ppt幻灯片

有关登革热ppt幻灯片

ID:19470682

大小:15.21 MB

页数:51页

时间:2018-10-02

有关登革热ppt幻灯片_第1页
有关登革热ppt幻灯片_第2页
有关登革热ppt幻灯片_第3页
有关登革热ppt幻灯片_第4页
有关登革热ppt幻灯片_第5页
资源描述:

《有关登革热ppt幻灯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登革热防控珠海市疾控中心2014-4-29登革热(Denguefever)是一种古老的疾病。当今正在向全球迅速蔓延的急性蚊媒性传染病。传播迅速,发病率高,可在一个地区引起较大规模的流行在世界各地的流行已经有200多年历史,曾有过多次大流行,累计患者达千万以上。流行历史及现状登革热问题日益恶化的原因•••••无计划和不受控制的城市化进程供水不足和不良的水管理废弃塑胶袋、废弃轮胎等处理涉及的问题迅速增长的旅游及人口流动全球气温变暖,蚊媒分布区域扩大,缺乏经济有效的媒介控制手段•对疫情不恰当或延迟的响应•政

2、府过度重视突发疫情处理而未形成系统性防治计划登革热基本知识病原学•登革热---登革病毒---伊蚊。•登革病毒有4个血清型均已在我国发现•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广东主要是白纹伊蚊。登革病毒的繁殖与传播11.病毒通过蚊子的唾液传给人22.病毒在靶器官复制33.病毒感染白细胞与淋巴组织44.病毒进血循环5.第二只蚊子吸了带毒的血6.病毒在蚊子中肠或其它器官复制并感染唾液腺7.病毒在唾液腺繁殖传染源患者和隐形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源:前1后5•一般在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5天内传染性较强。•在流行期间,非

3、典型病例及亚临床感染者比典型病例多几十倍,具有更重要的传染源作用。•在东南亚存在丛林型自然疫源地,猴子是自然储存宿主,人仅在偶然机会进入循环圈才可能受染。传播途径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均是主要传播媒介,登革病毒经蚊虫叮咬传染给人。•尚无直接人传人的报导。•本病还可通过气溶胶传播。流行病学特征登革热性别分布本病患者在性别上无明显差别,男女患病率相差不大。登革热职业分布流行区所有职业人群均可感染发病。登革热种族差异任何种族均可患本病。流行病学特征登革热季节分布登革热在热带、亚热带地域可常年发病,一般流行于夏秋

4、季,但流行高峰时间有地区差异。输入性传播则发病高峰依输入时间而转移。为7为8我省流行季节为7~12月,高峰期为8~9月。中国白蚊伊蚊地理分布中国白蚊伊蚊地理分布•埃及伊蚊•季节:幼虫季节高峰5-10月,成虫顺延1个月。•地域:中国主要在海南及雷州半岛•白纹伊蚊•季节:与地域有关,广东主要在5-10月。•地域:中国分布较广,但其最适宜的分布区是北纬30°以南媒介生态---季节与地域•埃及伊蚊:•多在室内及孳生容器附近刺吸人血•昼夜均有吸血活动,每日2个高峰期---日出后3-4小时及日落前后1小时(9-1

5、0时及18-20时)•白纹伊蚊:•多在户外袭击人类,在孳生地附近50-100m范围•吸血高峰在16-17时,次高峰在9-10时媒介生态---吸血与栖息登革热的输入性•凡媒介伊蚊的自然分布区,当伊蚊密度达到一定水平而自然条件(如气温、雨量等)合适时,一旦有登革热病原(通过传染源或带登革病毒的蚊子)传入,就有可能引起登革热局部暴发或流行。登革热临床表现•(一)潜伏期•3-15天,一般为为5-8天。•发病前尽管体内有病毒存在,而前驱症状却不明显。•(二)临床分型•无特征性的发热•典型登革热热(DF)•登革出

6、血热(DHF)•登革休克综合征征(DSS)无特征性的发热•经调查:87%的感染者仅表现发热,无其它特征性的症状登革热临床表现•突然起病,畏寒、迅速发热(24~36小时内达达39~40℃,少热)数患者表现为双峰热)•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及疲乏、恶心、呕吐等症状•面、颈、胸部潮红称“三红征”,结膜充血、表浅淋巴结肿大•皮疹、束臂试验阳性,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可出现出血倾向,•病死率极低。皮疹面、颈、胸部潮红称“三红征”,结膜充血、表浅淋巴结肿大束臂试验阳性珠海市市2007年登革热暴发疫情

7、回顾•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100%)、头晕(91.2%)、乏力(74.4%)、纳差(73.6%)、皮疹(68.8%)、肌肉酸痛(63.2%)和头痛(56.0%)。•血常规检测:血小板减少(94.4%)、白细胞减少(93.6%)。疫情防控形势•自然因素•埃及伊蚊、白纹伊蚊的生物分布区;气温、降雨及伊蚊密度•病原体存在或入侵•社会因素•人口密度、居住卫生条件、卫生知识水平、生活习惯、人口流动、沿海或缺水地区•经济水平提高、户内绿化盆栽水养植物花卉增多;基建项目多、建筑工地积水•误诊、漏诊,报告、处理不及时

8、疫情防控形势•传染源的及时发现或管理存在客观困难•病人•误诊、漏诊,报告、处理不及时•隐性感染•数量更多•媒介伊蚊控制难度大•居民登革热防治知识缺乏,防蚊灭蚊意识较差防控目标与策略•预防控制目标•预防控制登革热续发病例,避免出现较大暴发或流行,减轻登革热的危害。•防控策略•“以监测为重点,控制蚊媒密度,严防输入传播,提高诊治水平,加强部门协作,动员社会参与”指引的相关定义•输入性病例:感染地不在本地的病例。发病前15天内到过有登革热流行的国家或地区(如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