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重症患者肺部感染的非抗生素策略 ppt课件

神经重症患者肺部感染的非抗生素策略 ppt课件

ID:19431408

大小:3.77 MB

页数:38页

时间:2018-09-27

神经重症患者肺部感染的非抗生素策略 ppt课件_第1页
神经重症患者肺部感染的非抗生素策略 ppt课件_第2页
神经重症患者肺部感染的非抗生素策略 ppt课件_第3页
神经重症患者肺部感染的非抗生素策略 ppt课件_第4页
神经重症患者肺部感染的非抗生素策略 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神经重症患者肺部感染的非抗生素策略 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神经重症患者肺部感染非抗生素防治策略背景据文献报道我国各神经外科中心,肺部感染是神经外科重症最常见的医院内感染,包括HAP和VAP。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感染潜伏期,而于入院48小时后在医院发生的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机械通气48小时后至拔管后48小时内出现的肺炎。HAP和VAP导致患病时间延长和死亡率升高,ICU住院时间延长和费用的增多。流行病学特点神经疾病并发HAP发生率为11.7%-30.9%,病死率为10.4%-35.5%;多发于重症监护病房(ICU),占ICU所有感染

2、的25%,占医院感染的48.3%;其中90%为VAP。发病机制I防御机制的破坏II内外相通IIIMDRO的侵入危险因素神经重症疾病相关因素基础健康状态和并发症治疗干预措施相关因素神经重症疾病相关因素1.意识障碍及吞咽功能障碍神经疾重症患者常常伴意识障碍和吞咽困难,易并发HAP;反复发生或长期存在的HAP使耐药菌增加,治疗难度增大,预后变差;是HAP的确切独立危险因素,应成为防止HAP的重点。神经重症疾病相关因素2、气道保护功能下降3、合并肺部创伤4、严重多发伤5、麻醉手术时间长6、术后延迟复苏7、急性应激反应基础健康状

3、态和并发症1、高龄一些前瞻性研究及Meta分析显示:年龄>60岁是HAP的危险因素。应特别加强老年神经疾病患者的防治措施2、糖尿病3、合并免疫系统基础疾病等慢性疾病4、合并呼吸系统疾病:哮喘、COPD、结核、肺间质纤维化等。治疗干预措施相关因素1、体位:仰卧位是HAP的独立危险因素与仰卧位相比,半卧位(床头抬高45°)可降低VAP的发生。治疗干预措施相关因素2、人工气道的建立与机械通气是发生HAP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人工气道的刺激可破坏气道屏障,产生炎症和水肿,诱发支气管痉挛,反复插管和困难插管可进一步加重损伤。机械正压

4、通气可导致胸腔内负压消失,不恰当的机械通气可造成肺损伤。治疗干预措施相关因素3、营养支持鼻饲管喂养是HAP的危险因素;患者入院肠内喂养开始时间<24h者比>24h者病死率及肺炎发生率均低;小残留量喂养可使VAP患者胃管反流减少吸入性肺炎发生风险减少,病死率降低治疗干预措施相关因素4、血糖管理5、质子泵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健康人胃液PH<2,基本处于无菌状态但当胃液PH>4时,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成为细菌侵入下呼吸道的潜在感染源。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拮抗剂是HAP的危险因素,不推荐常规预防使用;但存在严重消化道出血

5、风险时可预防性使用H2受体拮抗剂。治疗干预措施相关因素6、镇静镇痛、低温治疗。持续镇静,尤其是深度镇静及肌松剂的使用是气管切开后VAP的危险因素;应避免长期、过度使用。宿主因素侵入性器械污染的呼吸道检查、治疗、麻醉设备手术抗生素和其他药物交叉污染(手、手套)器械消毒或无菌不够污染的水和溶液污染的微粒生成口咽定居胃内定居误吸吸入肺的防御机制破坏菌血症移位肺炎内源性吸入外源性细菌的接触传播血行播散接触性治疗措施时细菌的侵入防治的关键经典的话:任何抗生素都替代不了引流抗感染不能唯抗生素,抗生素只是关键时刻的援军。对策之一:上

6、面的下不来1、口鼻咽分泌物的管理:口咽部粘膜的细菌定植及牙菌斑上积聚的细菌进入下呼吸道,是独立危险因素;推荐口咽部消毒剂:0.2%氯已定(洗必泰);有研究表明采用以下口腔护理措施:包括每日口腔情况的评估每日刷牙两次口腔组织的清洁q4h或按需进行抽吸口咽部分泌物q6h。对策之一:上面的下不来声门下分泌物引流:采用负压吸引装置对气管导管球囊上方物进行引流,且引流充分。15mm接头连接病人负压吸引口声门下区域导管背侧腔开口气囊充气口对策之一:上面的下不来2.误吸的误区与防控:误区:将误吸的肺部并发症都归结为感染混淆吸入性化学

7、性肺炎和吸入性细菌性肺炎误解必须目睹误吸才能建立诊断70%的意识障碍的患者和老人,在睡眠时发生口咽分泌物的隐性误吸45%的正常人在睡眠中可能发生误吸对策之一:上面的下不来防控:HOB:上身抬高大于30°可减少胃内容物进入下呼吸道,简单、廉价、有效、值得推广。选择正确的肠内营养方式并注意其耐受性的监测;---鼻胃管、鼻肠管(双腔)、PEG、PEJ管饲定位系统指引下床边鼻肠管置入对策之一:上面的下不来防控:机械通气时人工气道适当的气囊压力人工气道时即使微误吸也可导致HAP;维持适宜的气囊内压简单易行,对于防止微误吸非常重要

8、。合适的气囊压:指既能有效地隔断上下呼吸道以防止渗漏;又能避免压力过高导致的粘膜溃疡、气管食管瘘等并发症;推荐压力25cmH2O。对策之一:上面的下不来患者的气管解剖结构与气囊之间的关系难以预料有很多因素影响着防止分泌物渗漏所需的最小气囊压力如气管导管的位置、通气最大压力、粘膜水肿等气囊压力的个体化也是比较困难的。因此个体听诊是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