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复习方法浅探

中考数学复习方法浅探

ID:19410165

大小:2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02

中考数学复习方法浅探_第1页
中考数学复习方法浅探_第2页
中考数学复习方法浅探_第3页
中考数学复习方法浅探_第4页
中考数学复习方法浅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数学复习方法浅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考数学复习方法浅探中考数学复习方法浅探铜陵市第十五中学梅前进一、06年安徽省中考试题回顾1、总体难度。同全国各省,地市试题难度相比,安徽省试题中难题比例偏大。主要体现在选择题第10题,填空题第14题,以及解答题20题和第23题。第10,14题,学生容易出现题意理解不透或缺少探究的精神而丢分;而第20题,23题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数学基本功,丰富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探究问题的能力。2、试题:显著性特点(1)试题背景贴近生活,具有现实性。如第2题以安徽省初中在校生数为背景,让学生了解一点时事;第4题以环保为背景,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第19题根据典故“田忌赛马”改

2、编而成,具有较强的文化背景和趣味性,学生易于接爱;第14题以销售为背景,以及第18题以装修新居为背景,第22题以公交价格听证为背景等等。这些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充分体会数学的实用性、趣味性。(2)试卷中的开放性试题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个性和数学才华的空间,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像填空题第12题、第14题都是开放性试题,具有较强的灵活性。第22题是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函数知识应用能力的全面开放,要求学生对函数知识有全面的认识和灵活应用能力。第23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应用能力。(3)题型丰富多样除三大基本题型外,解答题中含有计

3、算题、问答题、列表题、探索(规律)题、作图题、证明题等。(4)试题既强调了“双基”,也重视对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要求。针对安徽省中考试题的上述特点,本人对初中数学复习提出了一些浅知簿见,与大家共同交流探讨。二、中考数学复习方法浅探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科学的总复习?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取得较好的复习效果呢?我们一般可采取三轮复习法。第一轮:强化基础,重视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第二轮:专题实破,强调综合性,使学生在数学知识、方法的应用上上一新台阶。第三轮:模拟训练,既检查复习效果,又是对考试方法、考试心理的综合调试,力争学生以

4、最佳状态迎接中考。为实现三轮复习目标;具体做法如下:第一轮:重视教材的基础作用和示范作用。1、搞清课本上每一个概念,公式、法则、性质、公理、定理。2、抓住基本题型,学会对基本题目进行演变,如适当改变题目条件,改变题目问法等。3、记住常用公式,理解来龙去脉,对经常使用的数学公式,要进一步了解其推理过程,并对推导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能进行探究。4、勤练解题规范,避免不必要的丢分。第二轮:搞好专题复习,要有综合性。专题复习,就是从某一重要的数学知识、技能或数学方法加以展开,纵向深入,对知识和技能的内在联系及数学思想和方法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围绕某些典型的问题对学生进

5、行集中训练。(1)专题复习,根据《课标》和《考试纲要》确定好专题,一般可分为下列专题:①方程思想及应用②函数思想及应用③函数方程综合④几何中有关变换⑤解直角三角形与圆中有关计算⑥数形结合问题⑦实际问题⑧综合问题(2)专题确定后,以每一专题的数学目标为核心,要使所选例题有代表性、联系性和综合性。(3)归纳知识,总结规律,概括方法。每一专题复习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分析,解答范例之后及时引导学生对本专题所涉及的重要基础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规律,概括主要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4)加强练习,反馈改正,巩固提高。专题复习和其他阶段的复习一样,最终都是通过练习落实到学生身上

6、,因此每一专题复习中,要按照精选范例的要求,根据本专题内容精选题组对学生进行专题的训练,以便巩固复习效果,提高复习质量。下面以几何中有关变换专题为例,谈一谈典型例题的选择。图形与变换是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与操作能力,形成空间观念和运动变化的意识。在考查内容上,具体可分为点动型,线动型和图形的翻折,平移与旋转类问题,解这类题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数学基本功,较强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时要切实把握几何图形的运动过程,并注意运动过程中的特殊位置,在“动”中求“静”,在“静”中探求“动”的一般规律。围绕这一知识

7、点,中考中出现了许多变化无穷,精彩纷呈,形式新颖的好题。例(06重庆市中考题)图1-1图1-2图1-3如图1-1,一张三角形纸片ABC,∠ACB=90°,AC=8,BC=6,沿斜边AB的中线CD,把这张纸片剪成△AC1D1和△BC2D2两个三角形(如图1-2所示)将纸片△AC1D1沿直线D2B(AB)方面平移(点A,D1,D2,B始终在同一直线上),当点D1与点B重合时,停止平移,在平移过程中,C1D1与BC2交于点E,AC1与C2D2,BC2分别交于点F,P。(1)△AC1D1平移到如图1-3所示的位置时,猜想图中的D1E与D2F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8、。(2)设平移距离D2D1为x,△AC1D1和△B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