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城市化发展的特征与模式研究

江苏城市化发展的特征与模式研究

ID:19407241

大小:4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02

江苏城市化发展的特征与模式研究_第1页
江苏城市化发展的特征与模式研究_第2页
江苏城市化发展的特征与模式研究_第3页
江苏城市化发展的特征与模式研究_第4页
江苏城市化发展的特征与模式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城市化发展的特征与模式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江苏城市化发展的特征与模式研究刘俊发布时间:2009-06-09  摘要:江苏是全国城市化发展水平最高、增速最快的地区之一。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城市化发展的特征和模式,将对进一步深化改革产生重大影响。本文首先从分析江苏城市化发展的历程入手,对江苏城市化的阶段进行了探讨;随后分析了江苏城市化发展的基本特征。基于以上研究成果,提炼出江苏城市化发展的五类基本模式,并指出以大都市带为核心的区域城市化发展模式是江苏未来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模式。  关键词:城市化历程,特征,发展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的城市化稳

2、步推进,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全省每年有200万左右的乡村人口进入城镇,城市化的规模和速度均达到了空前的地步。目前,江苏省城镇人口比重已达50%以上,城市化发展进入一个关键时期,正在向比较成熟的城市社会推进。加强对人口城市化发展历程、特征、影响因素及趋势性分析,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转变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扩大内需、实现地区现代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城市化发展的历程  江苏的城市化历程可以简单概括为“80年代造镇,90年代造城”。自1978

3、年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化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正常的、快速的发展阶段。江苏城市化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小城镇为主导的城市化分散稳定推进阶段(1978年至1989年)。这期间,全省形成了“小城镇、大发展”的城市化发展格局。建制镇由1979年的115个增加到1989年的392个,城镇人口由874万人增加到1366万人,增长了56.1%,年均增长4.55%,城镇人口比重上升6.1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0.6

4、1个百分点,城市化的推进呈现稳步发展态势。  第二阶段:以小城镇和开发区为主导的城市化加速增长阶段(1990年至1997年)。这期间,一方面全省省辖市(地级市)由11个增加到13个,县级市由14个增加到31个,建制镇由522个增加到1018个;城镇人口增长46.2%,年均增长5.58%,城镇人口比重由21.56%提高到29.85%,上升8.29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1.18个百分点。另一方面,江苏主动呼应浦东开发开放,兴起了一股开发区建设热潮,一批有生命力的开发区脱颖而出,不仅成为城市经济的新增长点,

5、也成为城市拓展的新城区。  第三阶段:以大中城市为主导的城市化集约发展阶段(1998~2007年)。这一阶段,城市化进程主要源于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城市现代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是主要动力。江苏城镇人口由2262.47万人增加到4056.23万人,年均增加199.31万人,增长79.28%,年均增长8.8%,城镇人口比重由1998年的31.5%上升到2007年的53.2%,上升近22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2.41个百分点,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速度。  二、江苏城市化进程呈现的基本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自觉

6、顺应经济发展的规律,既敢于创新突破,又勇于否定自我,不断探索完善符合自身实际、富有个性特色的城市化道路。总体来看,江苏30年的城市化发展历程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一)城市化体系呈现合理发展的态势  首先,江苏注重发挥城市整体功效,市、镇布局和结构更趋合理。从上个世纪80年代重视小城镇建设,已经转到更加注重发挥城市的聚集、辐射功效,强调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市、镇布局和结构更趋合理。从近期的态势看,由于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江苏城市化从以乡镇企业为主要动力转向外向型经济等多元推动的动力机制,逐渐走

7、上一条“聚集型”的城市化道路,城市在城市化中的作用日渐显现。1990~2000年,在城镇人口增加1倍的前提下,市人口增长0.8倍,镇人口增长1.8倍,镇人口增长明显快于市人口,小城镇的促进作用大于城市。而在2000~2005年,在城镇人口增长24.1%的前提下,市人口增长21.7%,镇人口增长28.1%,市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且促进作用大大增强。2005年,市、镇个数分别为40个、1077个,市、镇人口结构比为60:40。  其次,大中城市发展速度加快,各种城市结构日趋完善。经过30年的努力,江苏初步

8、形成了与现代化进程相匹配、与产业布局相呼应的,以南京、苏锡常、徐州等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纽带、小城镇为基础、城乡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结构。当然,我们也应看到,江苏城市规模结构仍存在着不合理性,若与城市规模结构比较合理的日本相比较,特大城市、大城市的个数比重和结构比重明显偏高,中小城市发展不足,还需进一步增加。  第三,江苏城市化突出了“三圈五轴”,合理调整了行政区划。根据规划要求,江苏城镇发展战略重点在于南京、苏锡常和徐州3个都市圈的建设,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