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367493
大小:97.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0-01
《哈尔滨商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哈尔滨商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论文文 献 综 述论文题目:股权结构在上市公司治理中的效率分析学院 MBA教育中心专业 工商管理 班级 2006春季班 姓名 钱海霞 导师 张劲松 2008年5月14日2文 献 综 述围绕“哈尔滨中庆燃气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一文,本人主要翻阅了60余篇论文,直接参考文献47篇,其中外文资料16篇。主要内容和观点如下:一、关于国内外战略管理理论研究长期以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于企业战略管理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呈现出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理论学说及典型案例,对于指导各行各业企业发展发挥了作用。国际学术界对企业战略管理进行了大量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从
2、历史的角度分析,可将国外企业战略管理发展归纳为以下三个阶段。(1)早期的企业—环境综合分析范式阶段。进入20世纪60年代,欧美国家企业出现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重大变化,国际市场逐步开放,大多数大企业以并购方式采取多元化经营。企业不满足于年度预算,开始采用运筹学和预测技术进行规划,形成了战略规划学派。该理论认为企业战略应当使企业自身条件与所遇机会相适应,实质上是认为企业战略应当放到如何使公司能力与竞争环境相匹配的框架上,寻求发展商机。(2)以环境适应范式为中心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70—80年代,随着环境变化加快,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未来是不可预测的,环境是不确定、不连续的,从根
3、本上动摇了战略规划关于未来可以计划、可以预测的思想。以环境变化分析为中心的战略理论占据了主导地位。同时,由于环境的复杂性,仅从分析外部环境的变化出发制定战略具有局限性,因此开始出现基于企业内部分析(如价值链理论)的战略理论及基于企业社会关系分析的战略理论(如网络优势理论)。环境适应范式认为战略决策是一个适应的过程,强调战略的动态变化,认为最适合的战略制定与决策过程依赖于环境波动的程度。这个学派包括:安索夫的企业战略行为是对其环境的适应过程及由此导致的企业内部结构化的过程思想,伊丹敬之的战略适应性观点,奎因的逻辑改良主义等。产业组织分析也可以视为一种环境适应理论,只是更重视环境中的产业
4、结构分析。1980年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产业分析竞争战略思想,既可以视为早期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也可以视为环境适应理论的深化。1985年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价值链理论,从企业内部价值创造过程寻求竞争优势来源,弥补对企业内部因素不够重视的缺陷。(3)多种范式并存阶段。进入90年代后,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全球化步伐加快,顾客需求的多样化及产品设计周期、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客观要求企业通过提高自身能力,全面考虑企业内部要素和企业外部环境要素,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在这种背景下,基于企业内部分析和企业内外部综合分析的战略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主要包括:①资源论。1984年沃纳菲尔特的发表“企业
5、的资源基础论”,意味着资源论的诞生。其基本思想是把企业看成是资源集合体,将目标集中在资源的特性和战略要素市场上,并以此来解释企业的可持续的优势和相互间的差异。②钻石模型理论14。1990年,波特提出钻石模型,可以说是关于企业战略的综合分析理论。波特认为生产要素,需求条件,支持产业与相关产业,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状态这四大要素创造出国家环境,企业在其中诞生并学习如何竞争。指出在国家经济中,钻石体系会形成产业集群,其内部的产业之间形成互助关系。③平衡计分卡理论。该理论是基于企业绩效评价的战略理论,由于传统单纯的财务指标评价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绩效状况,该理论提出用顾客满意度、内部程序(流程)
6、及组织的学习和能力来补充财务测评指标。④企业社会关系的理论。企业社会关系是与企业社会资本概念相联系的概念。该理论认为一个企业既要处理好企业内部组织与组织、人与人、组织与人之间的关系,又要处理好与竞争对手、供应商、客户互补生产商、潜在生产商、政府、企业协会、大学、研究所、社区及其它组织间的关系,从而使企业社会资本最大化。从企业社会关系维度考虑企业战略的理论主要有博弈论、超强竞争理论、组织理论中的新制度主义的观点、有机战略论、企业家战略理论等。另外,核心能力理论也在此阶段诞生。我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战略管理思想的。国内目前在战略管理研究方面也取得了相当进展。从理论与学术研究的角度
7、看,企业多元化、资源基础理论、核心能力理论、知识理论、重视环境因素、战略柔性、人本导向企业发展战略理论、以复杂性科学为基础的系统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社会关系网络系统理论、和谐管理理论等受到高度的重视。朱江(1999)、尹义省(1998)等人对我国企业的多元化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王毅(2002)、陈劲、许庆瑞(1999)、刘冀生(2002)等对归核化理论展开了一定研究;徐二明、许可(2002)、王开明、万君康(2001)、陈劲(1999)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