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唐朝救济制度的特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唐朝救济制度的特点 篇一:唐朝的社会救助制度和启示 唐朝的社会救助制度及其启示 [摘要]唐朝统治阶级将民本思想作为治国安邦的基本指导思想,推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社会救助制度。唐朝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对保障民生、巩固统治政权、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进步都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同时,也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对今天加快社会救助体系的建设,仍有历史借鉴作用。 [关键词]民本思想;社会救助;特征;启示 一、唐朝社会救助制度具有较完备的内容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唐朝社会救助制度的主要内容。 唐朝时期,我国正值气候史上“暖湿期”,降水偏多,水害巨大,水、
2、旱、霜、虫灾频繁,自然灾害导致的社会破坏非常严重,因而救荒、赈灾等较大规模的社会救助工作,成为政府不可忽视的问题。为此,唐朝政府制定了较为完备的社会救助制度。 1.建立临灾救治和灾后恢复制度。 临灾救治和灾后恢复制度主要是指当灾情发生后,政府为帮助灾民度过难关、重建家园而采取的措施。其主要形式有:一是赈济。赈济就是当灾情发生后,官府用银衣物等就地救济灾民,包括赈谷、赈银、赈工,是救济灾民的主要举措。二是养恤。养恤就是对濒临生命危机的灾民进行紧急救助,主要办法有施粥、居养、赎子等内容。施粥是给饥饿的灾民进行救济的一种最普遍、最迫切的办法,居养是临时收容抚恤
3、,赎子是由政府出资为饥民赎回被迫而鬻的子女。三是安揖。安揖就是遣返安置流离失所的灾民。这种办法减轻了因灾情带来的压力,稳定社会秩序,并且可以保证灾情过后,灾区农业生产的恢复。四是蠲缓。蠲缓就是减免赋税,免除差役,以休养生息。贞观时期几乎每年都有减免租税的举措。 2.推行对弱势群体的救助制度。 唐朝在对灾民进行救济的同时,对贫民特别是鳏寡孤独废疾人员等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也制定了相关的制度,采取多种救济形式,主要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扶助抚恤鳏寡孤独废疾人员。唐朝历代多有救济弱势群体的规定,唐太宗贞观元年,“诏民男二十、女十五以上无夫家者,州县以礼聘娶;贫
4、不能自行者,乡里富人及亲戚资送之”(《新唐书》卷二《太宗纪》)。这里的“州县以礼聘娶”则体现了一种特殊的关顾鳏寡的政策。二是尊崇优待高龄老人。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人,常常被视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因而也成了社会救助的对象。如贞观十五年,规定“赐民八十以上物”;贞观二十年二月,“庚申,赐所过高年、鳏寡粟”。八月,“庚辰,次泾州,赐高年、鳏寡粟帛”。三是以借贷等方式解决其他贫民困难。如唐太宗曾诏告地方官吏,对收成不好的贫民“或贷种子,则至秋而偿”。唐代宗下诏规定:“流民还者,给复二年,田园尽,则授以逃田”。(《新唐书》卷《志》第41) (二)唐朝社会救助制度的主要
5、特征。 1.救助内容的丰富性。 从内容上看,唐朝社会救助制度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内容十分丰富。可以说,中国古代社会所实施过的救助办法基本都有体现。从解决人们基本生存的赈济、施粥、居养、赎子等内容到便于与民休息的免除差役;从直接的谷物银两救助到赈工、种子放贷,以利于生产的发展;从生活、生产上的物质救助到婚姻情感上的人文关怀等等。 2.救助方式的多样性。 唐朝统治者重视封建政府在社会救助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体现了政府在实施社会救助的主体地位。如置仓储以备荒之用,这主要是政府行为。有的救助机构则是政府主办,由其他社会力量来管理。据《唐会要》卷49记载,当时有
6、“悲田养病坊”曾经由“僧尼”主持的情形。同时,政府还倡导民间互助,如义仓的谷物,由人民以义租形式在正税之外纳于政府,由政府储藏保管,用于赈济,这当中包含了民众互助互济的意义。唐朝社会救助制度体现了政府的主体性和各种民间力量的参与性。 3.救助对象的广泛性。 唐朝社会救助制度涉及的对象是非常广泛的。如因遇到各类灾害而形成的灾民,这是最需政府救助的群体;流落他乡的流民、行乞人员,尤其是流浪儿童,得到了政府的关注;又如年迈体弱的老年人,还有鳏寡孤独废疾等人员,都曾得到唐政府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救助。当然,社会救助制度得以实施,与唐朝政治的开明、经济的发展是密不
7、可分的。 二、唐朝社会救助制度对后世留下的深刻启示 唐朝统治者以“民本思想”为治国安邦基本指导思想,制定了一系列社会救助制度,通过救助灾民和鳏寡孤独废疾人员等弱势群体,极大安定了民心,促进了经济生产的恢复与发展,从而推动了唐朝繁盛局面的形成。同时,唐朝的社会救助制度对后世留下了深刻启示。 1.以民为本是执政者的第一理念。 唐初统治者常以“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戒,认识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统治阶级若能采取有效措施,使百姓有田可耕,有饭可食,使鳏寡孤独废疾人员等弱势群体能得到社会救助,那么民心自安,天下自定,正所谓“得人心者得天下
8、”。在唐代政治生活中,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必要的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