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213557
大小:25.3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9-29
《地表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地表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篇一:水资源管理 水资源管理 潘宏钦 一、水资源的特点 1、什么是水资源? 资源概念:可供人类直接利用,能不断更新的天然淡水。水资源总量:区域内降水形成的地表水和入渗地下水量,大约就是降水量扣除地表蒸发水量。 2、水资源分布 世界总量:约41万亿M,人均:7342M 中国总量:约万亿M,人均:2100M 福建总量:约亿M,人均:3465M 福州总量:约亿M,人均:1705M 这些数据将随着时间略有改变。 3、水资源特点 ﹙1﹚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2﹚再生性、重用性、流动
2、性; ﹙3﹚年内、年际变化大; ﹙4﹚地域分布差别大。 二、水资源的问题 1、洪涝灾害33333333 我国1990年以来,由于洪涝灾害所导致的损失全国年均在1100亿元左右,约占同期全国GDP的1%。 洪涝原因:台风暴雨,排水不畅,山区暴涨暴落、水土流失严重等。 2、干旱问题 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为2100m,占世界平均的28%,人均 位列世界第125。缺水带来饮水困难,农业减产,工业受损。 缺水的原因: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 3、污染危害 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水域,已造成城市水域严重污染,近50%
3、的重点城镇水源不符合饮用水标准。水中有毒有害的有机物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一些城市饮用水中已有20多种致癌物。 水质污染的源头:工业污染、生活污水、农业污染。 4、水浑的严重性 水浑浊的主要原因就是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就是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部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能力遭到破坏和损失,造成土壤侵蚀及水的流失。 水土流失是不利的自然条件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互相交织作用产生的。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地面坡度陡峭,土体的性质松软易蚀,高强度暴雨,地面没有林草等植被覆盖;3 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诸如:毁林毁草,陡坡开荒,草原上过度
4、放牧,开矿、修路等生产建设破坏地表植被后不及时恢复,随意倾倒废土弃石等。水土流失对当地和河流下游的生态环境、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都造成极大的危害。水土流失破坏地面完整,降低土壤肥力,造成土地硬石化、沙化,影响农业生产,威胁城镇安全,加剧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导致群众生活贫困、生产条件恶化,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造成植被破坏,牧场退化,草原沙化,生态环境恶化,阻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水资源的管理 水资源管理的任务就是为人类社会提供适量的用水、符合标准的水质和良好的水环境。 水资源管理措施主
5、要有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建设水库、防洪堤、排涝设施、引调水设施、河道整治、水土保持工程等。 非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建立规范制度、应急指挥系统和不断提升科技教育水平。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有利有弊,水利工程同样不例外。对待水利工程建设要树立正确的态度,任何偏激的、全盘否定水利工程的观点有失偏颇。在建设和使用水利工程时应更加重视其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扬长避短,实现可持续发展。 1、人类如何应对洪水灾害? 过去人类面对洪水无能为力,被动接受;现代人大力兴修水库和防洪堤,积极防御;未来人类主要依靠科技和合理的城乡规划
6、,化害为利。 各级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的作用:科学指挥、预测、调度,最大限度减少灾害影响。主要工作:一是训前制定预案、汛前检查、人物准备;二是训中指挥调度、及时转移、抢险应急;三是训后灾后评估、恢复秩序、修复水毁。 2、人类如何应对干旱问题? 主要从开源节流两方面展开:开源就是建设蓄水和引调水工程,节流主要是提高用水重复率、减少用水浪费、提高用水效率。在实际工作中就是大力开展中水回用、节水设备和技术的应用。 节水对于缺水地区意味着让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节水对于丰水地区意味着减少排放,减少污染,培养良好的用
7、水习惯,延迟缺水现象的发生。 降低干旱损失的非工程设施: (1)制度方面:水资源论证制度,取水许可制度,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2)指标方面:制定用水指标体系,建立节水型社会。 (3)教育方面:树立节水意识,培养良好用水习惯。 水费和水资源费的区别:性质不同,水资源费是体现国家对水资源实行权属管理的行政性收费,而水费是体现商品交换关系的经营性收费;权利主体不同,水资源费是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征收”,而水费是供水厂“计收”;义务主体不同,水资源费是取用城市地下水或者依据地方性法规直接从地下、江河、湖泊取水的单位和个人,而水费缴纳
8、是一切使用供水厂供水的单位。 降低干旱损失的非工程措施: (1)制度方面:水资源论证制度,取水许可制度,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2)指标方面:制定用水指标体系,建立节水型社会。 (3)教育方面:树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