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型颈椎病24例手术治疗体会

脊髓型颈椎病24例手术治疗体会

ID:19199105

大小:17.7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29

脊髓型颈椎病24例手术治疗体会_第1页
脊髓型颈椎病24例手术治疗体会_第2页
脊髓型颈椎病24例手术治疗体会_第3页
脊髓型颈椎病24例手术治疗体会_第4页
脊髓型颈椎病24例手术治疗体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脊髓型颈椎病24例手术治疗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脊髓型颈椎病24例手术治疗体会【摘要】目的探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方式和早期疗效。方法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前路减压及椎间植骨融合颈前路钢板内固定术16例,后路单开门成形术7例,前后路同时进行1例。结果术后进行7~18个月随访。术后症状明显缓解,脊髓功能明显改善者20例,占%。术后6个月植骨融合率100%。结论对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及后路手术各有其适应证,应根据临床表现、体征、影像学特征早期诊断和尽早手术,彻底减压,维持正常椎间隙高度,以取得较好治疗效果。【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和植骨融合;后路椎

2、板开门成形术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spondyloticmyelopathy,CSM)是颈椎退行疾病的一种,以椎间盘退变为基本病理基础,通过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相邻椎体节段的椎体后缘骨赘的形成,对脊髓及其附属结构、血管产生压迫,导致不同程度的脊髓功能障碍。1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24例,男17例,女7例;年龄41~69岁,平均岁;病程1~6年,平均19个月。临床表现全部病例均有颈痛;上肢麻木、乏力,持物不牢;胸腹束带感和踩棉花感。查体以颈髓受压表现为主。颈活动受限,四肢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觉运动障碍,

3、上下肢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Hoffmann征(+),可出现髌阵挛和踝阵挛。影像学检查本组病例术前均行X线、MRI检查。X线片显示颈椎生理曲度减小或消失,受累椎间隙退行性改变,钩椎关节增生,骨赘形成,椎管矢状径狭窄。病变位于1个间隙病变者4例,2个间隙病变者14例,3个间隙及以上病变者6例。以C5~和C6~7同时受累为主。颈椎动态X线片显示15例存在受累节段不稳,以C4~5为多。MRI显示节段不等的颈椎间盘后突、硬膜囊受压等征象,其中9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范围的脊髓变性。手术方法全部病例均采用局麻或加颈丛

4、麻醉。颈椎前路减压及椎间植骨融合颈前路钢板内固定术共18例,单节段者4例,双节段病变者14例。患者仰卧位,颈部置于伸直位,右侧颈前横弧形切口,显露椎体和椎间盘前部分,用C型臂X线透视定位,选用合适环锯切除病变椎间盘,并用小刮匙及枪状咬骨钳将残留椎间盘切除至显露后纵韧带,用刮匙将椎体后缘边周的骨赘切除,彻底解除脊髓压迫。多间隙病变可用环锯连续切除病变间盘,中间椎体用尖嘴双关咬骨钳咬除。常规暴露髂骨内外板,取髂骨块并按骨槽大小适当修整后植于椎间隙,选择长短合适的颈椎前路钢板系统,通过螺钉固定于上下方椎体上,并

5、将其锁紧。伤口置负压引流,戴颈托3个月至植骨愈合为止。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共5例,C3~C63例,C3~C72例。患者俯卧,头部置头架上,颈后正中切口,依次切开各层,剥离显露棘突、椎板,剪除C7的棘突,在每个棘突基底部用打孔器打孔,以备悬吊时使用。在离中线5mm的关节突内缘,用尖嘴咬骨钳做右侧椎板全层V形切除,宽约6mm。左侧仅做外板的切除,做成活页状,咬开C2~3及C7T1间的棘上和棘间韧带,显露出脊髓。由右侧向左侧掀起,直视下分离硬膜的粘连。将棘突修整后中央钻孔,穿入10号丝线,将大圆针粗丝线

6、自棘突基底的钻孔穿过,悬吊棘突打结固定,合叶截骨区植入碎骨。术后伤口置负压引流,颈托固定3个月。颈前后路同时进行共1例,C3~C四个间隙均受累,其中C3~4和C6~7椎间盘突出。首先俯卧位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然后仰卧位行C3~4和C6~7前路减压及椎间植骨融合颈前路钢板内固定术。前后路伤口均置负压引流,颈托固定3个月。结果.1治疗效果术后进行7~18个月随访。结果显示症状明显缓解,脊髓功能明显改善者20例。术后6个月植骨融合率100%。按Odom评分标准:非常满意13例,占%;满意7例,占%;

7、基本满意4例,占%。优良率为%。.2并发症本组病例无发生神经根和脊髓损伤,无喉上神经及喉返神经损伤,无植骨块脱出及再“关门”等并发症。讨论.1脊髓型颈椎病常呈隐匿性发病早期脊髓发生功能性血循环障碍,减压后脊髓功能尚可恢复;若突出物很大或前后压迫脊髓太久,则脊髓发生变性,不论手术与否,脊髓功能均难恢复。因此,争取早日诊断,尤其对MRI上发现颈髓受压和受损者,如无手术禁忌证,尽早选择正确的前路或后路减压手术,防止神经损害的发展,促进康复,可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1]。本组病例术后症状明显缓解,脊髓功能明显改善者

8、20例,占%。术后6个月植骨融合率100%。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是解除压迫。颈椎前后路手术选择,直接关系手术后效果。前路直接减压脊髓,但减压较局限,有减压不够彻底的缺点。后路手术虽不能切除前方致压物,但后路减压相对较彻底,脊髓有一定向后退让余地。前后路手术可互为补充,有时前路手术欠佳,可能忽视了椎管狭窄因素,再行后路又会取得一定效果。.2颈椎病前路手术适应证颈椎间盘突出或退行性变,有椎体后缘骨赘形成,发生神经根或脊髓受压症状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