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149699
大小:17.5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29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神经再生的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神经再生的研究进展关键词: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神经再生 1975年Gospodarowicz首先报道运用理化方法从牛的大脑和垂体中分离纯化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80年代,bFGF的氨基酸序列得到澄清。90年代,国内外相继运用基因工程方法成功获得重组bFGF,有力推动了关于bFGF的研究。系列研究证实,bFGF能刺激和调节血管内皮细胞、上皮细胞、成肌细胞、成骨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等多种起源于中胚层、神经外胚层的细胞分化增殖,在胚胎发育、组织愈合中起重要作用。神经方面,关于bFGF的研究集中在中枢神经,发现其神经活性广泛,能保
2、护神经元,促进突起增生,提示在周围神经再生方面的研究意义。现参考近年来bFGF与神经再生的相关文献作一综述。 一、内源性bFGF正常情况下的表达和神经损伤后的变化 (一)中枢神经:正常情况下,内源性bFGF以微量分布于脑、垂体和下丘脑等器官,已证实星形胶质细胞、垂体滤泡及部分神经细胞能分泌bFGF,在海马皮质、中脑、纹状体和小脑颗粒细胞均有其受体。神经损伤后,早期就能观察到内源性bFGF表达增多,是神经损伤后早期反应之一。 叶诸榕用原代培养的大鼠大脑星形胶质细胞作成机械损伤模型,观察发现bFGF在损伤后2小时开始表达,12小时达高峰,2天后开始回
3、落,星形胶质细胞胞体肥大,突起粗大。崔建忠运用Northern杂交、组织学方法动态观察大鼠颅脑弥漫性损伤后bFGF的基因表达和组织学改变,结果发现轻度损伤后12小时,重度损伤后4小时,bFGF基因表达增加,均于第3天达到高峰。Grothe〔1〕研究脊髓神经节bFGF及其Ⅰ型受体于大鼠大脑单侧伞穹窿部切断模型,发现bFGF和NGF均能刺激海马乙酰胆碱酯酶阳性纤维生长,NGF组仅为细纤维而bFGF组粗、细纤维均有。 Nakahara〔6〕将经基因修饰后可分泌bFGF的成纤维细胞移植于大鼠脊髓损伤模型中央灰质处,发现2周至6月后,背侧区的感觉神经、去甲肾上
4、腺素能神经均有纤维长入移植细胞,提示bFGF具有诱神经活性。 (二)周围神经:bFGF及其受体在周围神经的表达尚不清楚,Aebischer、Laquerriere即已尝试运用填充bFGF的小管套接坐骨神经缺损,术后4周行组织学、电生理检查,发现实验组有神经纤维生长,而对照组没有。虽然有神经纤维生长并不就说明神经成功再生,但已提示了bFGF直接或间接促进轴突生长的可能。故bFGF的作用效能、分子生物学作用机制,值得深入研究。 雪旺细胞分裂增殖是周围神经再生的重要环节,增殖的SC吞噬变性产物,形成索带引导再生轴突长向远侧,并分泌多种神经营养、趋化因子,
5、使轴突迅速、准确生长。体外培养的SC移植到神经再生室中能促进神经生长已为试验证实。在培养SC的工作中,Rater、Dong、龚炎培均发现bFGF能促进SC分裂增殖,龚氏运用流式细胞计观察FGF、NGF、纤连蛋白和神经再生条件液对SC体外细胞动力学的影响,发现8天后FGF组SC增殖最显著,达8倍以上,而NGF对SC分裂增殖不起作用。虽然SC超常增殖的意义学者们尚无定论,但对SC增殖期已过的陈旧性神经损伤,促进SC增殖对神经再生很可能有重要意义。因此,应进一步验证bFGF能否促进在体SC增殖及增殖后的继发效应。 血管发生对神经损伤后创口愈合、神经再生的意
6、义重大,然其初始介质仍未完全阐明。Baffour〔7〕在兔下肢急性缺血模型运用bFGF,发现治疗组肌肉活力、肌内血氧含量、每平方毫米毛细血管数和每肌纤维毛细血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bFGF能促进微循环重建。Nissen〔8〕收集术后创口内液体分析发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浓度术毕无变化,后7天逐渐升高,而bFGF浓度术毕即升达高峰,3天后降至血浆浓度;各时相点创室内液均对内皮细胞有趋化性,能引发神经、血管反应,术毕采取的创室内液,经VEGF的抗体中和后仍具趋化性和促血管发生能力,术后3至6天采取的创室内液,经VEGF的抗体中和后趋化性和促血管发生能力显
7、著降低。提示bFGF是血管发生的始动介质,VEGF则起着继发而持续的作用。Seghzzi研究小鼠角膜血管发生时,发现形成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表达VEGFmRNA和蛋白,外源性bFGF或上调内源性bFGF能增加VEGF的表达。说明VEGF的表达受bFGF调控,运用bFGF能促进血管发生,改善血供。而血供的改善显然有利于创口愈合和神经再生。 综上所述,bFGF促进神经再生的作用是多方面的:(1)保护神经元;(2)促进轴突再生;(3)促进SC增殖;(4)促进血管发生,改善血供微循环等。借助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的新技术,各方面的研究还在不断深入。但另一方面,强
8、调神经营养性之外,神经支配的效应器应如何减缓退变?有关效应器营养性的研究仍不多见,值得注意,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