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139293
大小:18.84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29
《清朝皇位继承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清朝皇位继承制度在中国封建王朝皇位继承制度发展演变历程中,处于一个相对特殊的地位。它是中国最后一个王朝的皇位继承制度,具有不同于历代封建王朝皇位继承制度的独特之处。同历代封建王朝皇位继承制度相比较,所具有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皇位继承形态的复杂性、多样性。清朝皇位继承形态不断发生变化,曾先后出现汗位推选制、嫡长子皇位继承制、秘密建储制、懿旨确立嗣君等4种模式。此外,康熙帝的继位主要由孝庄皇太后而定,雍正帝则是利用康熙帝实行秘密建储计划中的失误,侥幸取得皇位。晚清三次以懿旨确立嗣君方式出现的皇位继承个案,继承人与皇帝的辈份关系
2、及其承继关系,也各不相同。清以前历代封建王朝恪守嫡长子皇位继承制,无论在实施中出现何种情况,这一制度本身,并未发生变化,其发展轨迹具有静态特征。与此不同,呈现出不断改革调整,以便更加适合客观形势需要的演变轨迹,具有动态的发展特征。这种制度化与灵活性相结合,不拘泥于已有模式的限制,而是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对原有制度及时做出更改、修订,甚至废弃的特点,反映了满族统治者的创新、务实精神。清朝皇位继承形态的不断变化,实际上主要是择嗣标准的反复变化,以及储君、储权的时有时无。中选立储君的标准,有过数次改变。汗位推选制下,八王以贤能
3、与否作为唯一标准,在八王范围内推选汗位继承人。康熙帝实施嫡长子皇位继承制时,以皇子是否具有嫡长身份,作为择选皇位继承人的唯一标准。秘密建储制下,皇帝是从选贤的标准出发,择定皇位继承人,但优先考虑具有嫡长身份的皇子。上述三种皇位继承形态中,择嗣标准出现了由贤能到嫡长,又到二者兼顾,既择贤而立,又重视嫡长的变化,呈现出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轨迹。懿旨确立嗣君的皇位继承形态下,血缘关系与年龄因素,是慈禧所考虑的主要方面,即在去世皇帝无子情况下的嗣君人选,除去是近支宗室成员外,还要具有叶赫纳拉氏血缘,同时必须是幼龄。的演变中,储君与储
4、权时有时无,而且两者的变化并非完全一致。天命、天聪、崇德三朝确立、实施的汗位推选制度,以及顺治朝的皇位传承,均无储君,亦无储权。康熙前期与中期实施嫡长子皇位继承制,公开册立储君,储权随之而生。康熙后期实行秘密建储计划,以及雍、乾、嘉、道各朝实施秘密建储制度的过程中,均有皇帝所暗立的储君,但储君身份不公开,因而不存在储权。咸、同、光、宣各朝,既未公开建储,亦无暗定储君,储权无从产生。至于己亥建储,属于特殊情况,大阿哥溥儁虽然身在储位,并无储权可言,惟有听任慈禧的摆布。概言之,清朝4种皇位继承形态演进过程中,在册立储君问题上
5、,曾先后出现3次重要转折,即从不预立储君到预立储君,又到暗立储君,再到不预立储君。另一方面,储权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又到消失的变化历程。此外,东宫机构建制,即“东宫官属”的有无及其实际运作,则与储权存在与否相一致。有清一代,只有康熙朝实施嫡长子皇位继承制的37年期间,存在储权和名实相符的东宫机构詹事府。康熙以降,直至光绪年间,[1]詹事府虽然继续存在,但已无从司其职。乾隆四十八年九月乾隆帝曾指出,“现在詹事官属虽沿旧制,而其实一无职掌,只以备员为翰林院升转之资耳。”[2]清朝皇位继承形态所以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其
6、原因是多方面的。以满汉文化为主的多种文化的有机结合,互相补充,是这一特点所产生的根源所在,也是有别于历代王朝皇位继承制度之处的核心内涵。明朝建州女真居住在浑河、牡丹江、松花江三河上游以及鸭绿江、图们江一带,长期处于汉族、朝鲜族经济、文化的影响之下。其先世斡朵里部、胡里改部等,在元代居住于牡丹江下游今依兰一带,与蒙古文化多有接触。所以,建州女真是在其本民族文化与相对先进的上述三种文化的长期交往、相互影响下,逐步成长起来。[3]这种较为特殊的文化环境,是女真族的一个得天独厚之处,有利于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女真族上层在考
7、虑与规划本民族的未来前景时,存在多种参照,这使其具有较为开阔的视野,拥有多样选择机会。他们比较善于吸收、借鉴明朝、蒙古、朝鲜的诸多长处和经验,制定出符合本民族发展实际的各种方针、政策,并有效实施。十六世纪以降,当明朝、蒙古各部日益衰落之际,女真族迅速崛起,建立地方政权,又于1644年借助李自成农民军推翻明王朝的时机入关,经过长期征战,终于成为统治全中国的中央王朝。相对丰富的文化资源,赋予较大的包容性。的演变历程表明,清朝统治者并非一成不变地承袭汉制,或因袭满洲旧制,而是将保留、吸收相结合,既学习、借鉴汉族有关经验,又尽可
8、能地保持满族传统制度与习俗的某些特点,将其溶为一体,有所创新和发展,并随着形势的变化与需要,不断予以改进。这是在实施中,所以相对成功的最重要原因。与此形成对照的是,辽、金、元等朝,也曾不同程度地学习汉族王朝统治者的做法,立嫡立长,但是,它们都未能较好地处理采用汉制与保留本民族传统旧制的关系,因而皇位继承大都处于无序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