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以来古代赋役制度的变化

秦汉以来古代赋役制度的变化

ID:19108576

大小:37.76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09-28

秦汉以来古代赋役制度的变化_第1页
秦汉以来古代赋役制度的变化_第2页
秦汉以来古代赋役制度的变化_第3页
秦汉以来古代赋役制度的变化_第4页
秦汉以来古代赋役制度的变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秦汉以来古代赋役制度的变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秦汉以来古代赋役制度的变化  篇一:中国古代赋役制度  中国古代赋役制度  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特点:  ①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步向以土地财产为主转变(以两税法为标志),直至取消人头税(以摊丁入亩为标志),反映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驰②农民由必须服徭役逐渐发展为纳绢代役(以“庸”为标志)  ③赋税由实物为主到货币为主转变(以一条鞭法为标志);反映了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  ④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  ⑤税种由繁杂多项逐渐演变为简化单一(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主要内容  ①以人口为依

2、据的人头税和以人丁为依据的丁税。  ②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即调。  ③以田亩为依据的土地税(田租)。  ④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徭役、兵役和其他苛捐杂税。  ?要注意人口和人丁是不一样的  ?赋役:在古代赋税和徭役的合称赋税指历代统治阶级用强制方法向人民征收的实物、银钱等;徭役即历代统治者强迫人民从事的无偿劳役,包括军役、力役、杂役等。  战国秦汉时期租赋制  魏晋至隋唐租调制  中唐至明中叶两税法  明中叶至鸦片战争前夕一条鞭法、地丁合一  相地而衰征初税亩编户齐民制度租庸调制两税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一条鞭法摊丁入地  ?先秦时期(夏商西周

3、):贡赋制,先秦赋税多以“贡赋”的形式存在。商代臣民向国君进献的财物称为“土贡”。西周土贡有皮帛、宗庙之器、绣帛、木材、珍宝、祭服、羽毛等九类,称作“九贡”。此外,还有军赋。  ?先秦时期(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新的赋税制度。齐国“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春秋时期,管仲在齐国进行改革,实行“相地而衰征”,是指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实质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公元前594年,鲁国的“初税亩”.国家法律规定把公田交给耕者,“履亩而税”,即是承认了耕者对所耕土地的私有权。前590年作丘甲,按土地征收军赋。战国时,各国

4、赋税制度不一,不能一概而论。  秦朝:秦代赋税分为田租、口赋和杂赋三种。田租是按土地征粮,租率约为十分之一。口赋是按人头征钱,每人约缴120钱。杂赋一般是临时性的征调。这种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对封建地主有利,但也有利用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汉朝  ?  ?编户齐民:①含义:政府把农民编入户籍(称为编户),实行按编户征收租赋和征收徭役、兵役的制度。当时农民的负担有:田租(土地税)、人头税、更赋、徭役、兵役等  ?②特点:田租轻而人  头税重  ?③影响:赋役制度正式形成  ?汉代的赋税主要是人头税和田租,此外还有一定的徭役。人头税分算

5、赋和口赋两种。汉初规定,15至56岁的人,不管是男是女,每人纳赋120钱,叫算赋。7至14岁的小孩,每人每年纳赋20钱,叫口赋。田租按产量征收,一般三十税一。徭役分为劳役和兵役。成年男子一生要服两年兵役,每年服一个月劳役。  ?  曹魏时期:  ?实行新的赋税制——租调制,“收田租亩四升,户生绢两匹,绵三斤”。以定额田租代替汉代的订率田租,以户税代替汉代的人头税。租调制的田租租额较低,而且租额固定,增产不增租;户调以户为单位,增人不增调。  ?  ?西晋:  ?初年继续实行曹魏的租调制,在占田令颁布的同时,也颁布了新的租调制。课田制(田租

6、制)和户调式是西晋的赋税制度。课田指的是应向国家纳税的田地数量。丁男(16-60)课田50亩,丁女20亩,次丁男(13-15;61-65)25亩,每亩纳粮8升。户调就是户税,丁男之户每年纳绢3匹,绵3斤;丁女或次丁为户者折半交纳。与曹魏相比,田租增加一倍,户税增加了二分之一。?  ?北魏:  ?前期规定,每年每户帛2匹,丝1斤,絮2斤,粟20石,调外之费帛一匹2丈,租调征收办法实行西晋征收户调所用的九品相通。  ?186年,北魏颁布新的租调制  ?北魏末年,租调征收出现折物为钱的现象。  ?北魏前期兵役、徭役繁重。  ?  ?隋朝  ?隋

7、赋役制度均承袭北朝,在均田制的基础上施行以租(庸)调制为主体的赋役制度,征收的主要对象是均田农民。  ?规定:一夫一妇为一床,每年纳租粟3石,输调绢1匹,帛3两,单丁和奴婢,部曲,客女依半床交纳,丁男每年服力役一个月。开皇3年颁布新令,将成丁年龄由18岁提高到21岁,调绢由每年输1匹减为2丈,力役由一个月减为20天,开皇10年,又规定,年龄在50岁以上的丁男,可以免役收庸。?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唐朝:前期  ?实行租庸调制。租庸调制规定: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量的谷物,叫作“租”;缴纳定

8、量的绢或绵,叫作“调”;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叫作“庸”。唐朝的庸不再有年龄限制。租庸调制使农民的生产时间较有保证,赋役负担相对减轻,政府的赋税收入有了保障。除了租庸调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