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071430
大小:40.22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8-09-28
《荀子劝学公开课教案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荀子劝学公开课教案设计 导语:《劝学》全文的中心思想是:一、学不可以已;二、用心一也,三、学也者,固学一之也。这是月牙山人(朱金城)对荀子核心思想解释。所以荀子认为,学习首先需要修养品德气质,保持专一的品质,专门学习一门技术才能速成(学一速成),然后保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是正确的学习方向;要善始善终,切忌半途而废,以期达到完全而纯粹的精神境界。荀子劝学公开课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 2.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3.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
2、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二·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 1.看“预习提示”,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初步了解课文。 2.教师出示应掌握的实词和虚词,让学生默读课文,对照注释弄明白。若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集体解答。 3.同桌轮流口译课文。翻译不准确的,对方应指出来加以纠正或共同讨论;二人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集体解决。
3、4.教师提问几个重、难点的语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5.布置作业:背诵课文。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荀子》写作背景等相关知识。 ⒉正确朗读课文,积累文中的重要语言知识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诵读课文,积累文中的重要语言知识点。 一、导入 新课“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锲而不舍”是同学们早已熟悉的两个成语,这两个成语的含义是什么呢?和学习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荀子《劝学》一文,领略一下荀子是如何“劝学”的。 1.介绍《荀子》学生看课
4、本注①,教师补充。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 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官祭酒,后为楚兰陵令。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2.题解 《劝学》是
5、《荀子》第一篇,“劝”是“劝勉”的意思。《劝学》 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二、课文诵读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纠正自己预习时的读音错误及断句不当之处。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检查学生字音掌握情况给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并注明通假字 (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2)吾尝跂而望矣() (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其曲中规() (5)虽有槁暴()() (6)则知明而行无过
6、矣() (7)君子生非异也() 4.指名2~3名学生朗读课文(分节读)教师作朗读提示:为了突出强调,有时需重读,有时还需读后稍作停顿。例,第一段:“学不可以已”,应重读“学”“不”“已”,并且“学”后稍作停顿,即:“学/不可以已”,以下要根据文意自己确定重读,停顿情况。第四段,应注意一组一组的对比句,要把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和态度读出来——严格按标点符号的停顿来读。 5.分组齐读课文(通过读、听,强化记忆) 三、完成文言知识积累1、熟读课文,掌握字音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虽有()槁()暴()金就砺
7、()则利参省()()知()明而行无过须臾()()跂()彰()舆()马生()非异跬()步骐骥() ()驽马()锲()而不舍朽木不折 ()镂()螯()蛇鳝() 2、解释词义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君子生()非异也。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8、。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整理、归纳文中的通假字、多义词、活用词、特殊句式 五.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列出要归纳的项目,小组内相互交流、补充,教师强调,其中难句理解、特殊句式等应让学生动手翻译,以训练其翻译技能。 【教学目标】 1.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2.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