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国学毕业论文 郑环《老子本义》研究

哲学国学毕业论文 郑环《老子本义》研究

ID:1902352

大小:56.0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7-11-13

哲学国学毕业论文 郑环《老子本义》研究_第1页
哲学国学毕业论文 郑环《老子本义》研究_第2页
哲学国学毕业论文 郑环《老子本义》研究_第3页
哲学国学毕业论文 郑环《老子本义》研究_第4页
哲学国学毕业论文 郑环《老子本义》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哲学国学毕业论文 郑环《老子本义》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哲学国学论文题目:郑环《老子本义》研究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内容提要:郑环是清朝人,著有《老子本义》二卷。郑环之解老思维理路明显的沿循着邵雍象术易学及两宋易学的路数,试图上溯到《周易》甚至更远古的时代来分析老子的“道”,表达了对宇宙万物生成的看法。郑环认为注释、评论老子不可只有一家之言。坚持“孰谓老子仅为道家之祖哉!”认为孔子、孟子的思想也是发端于老子的,老子并不反对仁义礼智。只不过老子是着重谈天道,孔孟则重点谈人。主张辟老子为异端之说,

2、以清静无为、仁义礼智治国安邦。反对严刑竣法,酷政苛令。要求统治者治理国家当以史为鉴,切忌以仁义之名行不仁不义之实。关键词道中黄太极仁义命清静无为郑环(1729—1806),字梦杨,又字清如,生于雍正七年,卒于嘉庆十一年。享年七十七岁。出生江苏武进,二十四岁为县学生员,五十七岁中江苏省举人,七十岁被选为扬州甘泉县训导。《耆老献徵》记载郑环:“幼有至性,受乳必跪。尝刲股入药,疗母疾。居两亲丧,毁瘠尽礼。教人以孝弟为本,读书必征之施设,使不徒为空言。讲贯之精一时,塾师无出其右,远近从游日众。束脩所入,分赡戚党之贫者。”家乡遇

3、有旱灾“营赈事甚力”,热心赈济救灾救荒事业,而且是一个“遇事敢言,勤恳之意,形于辞色”的人,“於经义多有撰述,亦泛滥他书。年虽耄,日手一编,罔倦”。而所谓的“训导”一官职,虽然是“以文行兼优者充之”,但其实是类似庙学之类的,“顾世多轻视此职。其人大都既老得官,汲汲以救贫为务”。其弟子包世臣回忆云:“先生以经学名宇内,为宿儒。人称先生为经师,则先生不乐”。“先生之治经也,尚调停汉宋之间,又喜采异说”。所以包世臣“亦不以经学推先生也”。包世臣说自己尽识“近世之治经者数十人”,这些人“虽精粗不一,大略以说经名高眩鼓聋瞶而巧为

4、取利耳。退核其所为,则僻违怨谤与所学相反。而先生之持身接物,必准诸礼,廉节退让,至死称道不乱,此可以为躬行君子者矣”。包世臣回忆的两件事,说明郑环“先生之可以为百世师者,在此而不在彼也”的缘由,其一是:“世臣自弱冠邀遊见器于公卿,盖亦志先生之志,询今证古卒不得,一见诸实事而其言又每验,诸公亦以为悔。然而继言之,复不见用。积悔以成嫉者,且比比也。世臣於此盖有戒心焉。然先生每有欲言,必与世臣商可否。世臣或审势而沮之,则咈然怒曰:‘天赋子以智勇,盖将有为。子安知当路者不有一时之明,能行吾言以全活生灵而不负天命耶!为一己之避忌

5、远谤,遂忍为默。默非吾所以望子也’”。可见,郑环是一个耿介、正直,坚持原则的人。“先生之操持坚定,不从流俗也”。其二是“是日辰刻,闻先生凶,问急往唁。入卧室见先生朝衣冠端坐,持笔疾书。子退出至厅事问诸生。先至者则曰:‘先生以丑初疾,革浴毕敛以公服。天始曙,先生忽起,索纸笔曰:吾注易有四卦未卒业,是以回光继成之’。子遂与诸生坐候。至酉,先生掷笔,长叹一声而暝。急抬上床,身已僵冷,而卦注毕矣。去来能自主如此,实生平所未闻见。”这一附记是非常有意思的,从中可以看出郑环喜爱易学之深,也可见郑环做人非常洒脱、执著,生死如此自主,

6、颇有个性、节操。包世臣是经世致用的著名人物,与魏源交谊甚深,他比魏源年长三十来岁,而他自称为郑环的弟子。通过包世臣这一中间环节,我们由此可以推测,魏源、郑环至少是彼此闻其名的,或者说,魏源通过包世臣至少可以得悉郑环其人。至于魏源有没有看到郑环的《老子本义》,现在无任何资料可以说明之,但郑环是绝对没有看到魏源的《老子本义》。郑环著有《老子本义》二卷。在《老子本义》的“序”末记有“乾隆甲辰仲春武进郑环梦旸氏谨序”,乾隆甲辰为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一郑环的《老子本义》比较有意思的地方是将通行本《老子》中的第一章,即“

7、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列为篇首序言性质的东西。(这里,笔者采用只注一种标点的原文,以求翔实。)并对此作了言简意赅的解释(注:断句标点为笔者所为):此老子欲以玄示人,而恐人之以道为道,以名为名,而不知常道、常名也,故探本而颺言之。曰:道,可道乎?可道,非不殆之常道也:常道,不可道者也。名,可名乎?可名,非不去之常名也:常名,不可名者也。常道,无名天地於以生;天地,有名万物於以生。无也,有也,不

8、独天地为然,吾身亦有之。故常无欲以观“离”之,自无而生有,则有为妙有;常有欲以观“坎”之,自有而归无,则无非真无。有、无二者同出于中黄、太极,而异其名,实则“离卦”乾中含坤,“坎卦”坤中含乾,莫不各有一太极,太极即玄也。玄之而自无生有,又玄而自有归无。众妙于是乎出,“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矣”,此体道之极功也。[1]从老学史的角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