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8985181
大小:34.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9-27
《箱梁张拉压浆技术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工程概况 港丰互通立交桥第三联箱梁及匝道桥墩顶横隔板为后张法预应力梁,预应力钢束为Φ15.24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梁采用两端张拉。锚具采用 OVM15-12及BM15-4分别采用400T、15T千斤顶进行施工。预应力钢束均布置在箱梁腹板上,为加快施工进度全面展开现浇箱梁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砼的强度和龄期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张拉采取应力、伸长值双控制。如发现伸长值异常时,只有在分析出原因和找到解决办法后继续张拉。压浆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其质量应有切实的保证。二、施工方案1、施工准备(1)、审核预应力施工单位的施工
2、资质及施工人员的上岗证书,审核通过后方可进场施工。(2)、对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及程序、初始拉力和超张拉控制拉力及其对应油压值、预应力筋张拉伸长值允许范围、质量标准等正行技术交底,并有与之对应的安全、质量交底。(3)、对图中每束预应力筋进行分类编号,给出每束预应力筋的下料长度。(4)、确定灌浆配合比,保证灌浆料强度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5)、张拉设备标定,确保张拉方式、顺序和油压表张拉读数值,计算每束预应力筋理论伸长值和允许偏差范围,做好张拉施工时的现场记录准备。(6)、张拉前搭设安全、可靠的钢管脚手平台,面积1.5m
3、×1.5m,带有围护栏杆;(7)、使用錾子、钢丝刷清理洞口残留砼,清理钢绞线表面水泥浆及浮锈;(8)、计算每个孔道的灌浆量和配合比控制措施,做好灌浆施工时现场记录准备。2、施工工艺预应力筋制作预应力筋铺设、张拉锚固端组装预应力筋张拉(1)、工艺流程 波纹管定位孔道灌浆封闭灌浆孔排气泌水孔张拉端切筋封锚(2)、操作工艺(1)、预应力孔道成型1)、后张预应力孔道采用预埋波纹管法。2)、塑料波纹管安装前首先在箍筋上标出预应力筋的曲线坐标位置,直线段每隔1m点焊Φ12钢筋支托,曲线段每隔0.5m点焊Φ12钢筋支托。3)、安装
4、波纹管时将接头位置错开,波纹管安装好后用铁丝与支托钢筋绑扎。(2)、预应力筋制作1)、钢绞线下料与编束a、钢绞线在下料时用圆盘砂轮切割锯切割,保持切口平整。b、钢绞线下料时将钢绞线转盘装在放线架内,从盘卷中逐步抽出。c、钢绞线两端钢束的排列顺序一致,每束钢绞线都进行编号编束,尽量保持各根钢绞线松紧一致。d、下料长度控制:钢绞线放线过程中保持钢绞线顺直,不与别的钢绞线重叠。 (3)、预应力筋穿束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采用先穿束法,穿束工作由人工推送的单束穿法。(4)、预应力筋张拉和锚固 1)、张拉依据和要求 a、预应力
5、钢束的张拉采用张拉力与延伸量双控的措施,两端钢束延伸量保持同步正行,以应力控制为主,伸长值校核,所以张拉程序为:0→0.15σk(读初读数)→0.3σk→1.0σ(持荷5min,测最后伸长值)→回油放松。 b、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5%且弹性模量达到80%以上时按照预应力束张拉顺序正行张拉,第三联箱梁预应力张拉顺序为:N2 N3 N1 匝道桥横隔梁预应力束张拉按两端对称、单端张拉。张拉顺序为先N1、N2,后N3、N4;其中N1、N2在落架前张拉,N3、N4在落架后张拉。 c、钢绞线夹片锚固体系:
6、安装锚具时保持锚头与钢束管道垂直,锚头中心对准管道中心,保持千斤顶轴线与锚板垂直。保持工具锚夹片清洁和有良好的润滑状态,夹片均匀打紧并保持外露一致。 d、多根钢绞线同时张拉时,构件截面断丝和滑脱丝的数量不大于钢绞线总数的3%,每根钢绞线束中断丝不得超过一根。 2)、预应力筋张拉方式 a、预应力筋张拉采用两端张拉方式,当一端有P锚固定时采用一端张拉方式。(5)、钢绞线伸长量计算张拉分三个阶段进行张拉,第一阶段张拉至15%σk,第二阶段张拉至30%σk;第三阶段张拉至100%σk;在每一束钢绞线张拉至0.15
7、σk、0.3σk、1.0σk后分别量取伸长量,分别记为△L1、△L2、△L3,并进行记录,实际伸长量=△L2-△L1+△L3-△L1=△L2+△L3-2△L1,根据规范规定,△L3-△L1为0.15σk 1.0σk的伸长量,△L2-△L1为0.15σk 0.3σk的伸长量,用以代替0.0σk 0.1σk的伸长量,二者之和为0.0σk 1.0σk的伸长量,与设计伸长量进行比较,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相差控制在±6%以内,否则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加以调整后,再继续进行张拉。理论伸长值的计算如下:1)、张拉控
8、制应力计算:计算内容如下: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附录G-8,预应力钢绞线平均张拉力由下式计算:Pp=(1-e-(kx+μθ) )P/ (kx+μθ) 其中:Pp――预应力钢绞线平均张拉力,单位取kNP――预应力钢绞线锚端工作张拉力,单位取kN;由计算可得:P=σA=1860×103×0.75×139×10-6=193.9KN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