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考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研究生考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ID:18929537

大小:160.50 KB

页数:39页

时间:2018-09-24

上传者:jjuclb
研究生考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_第1页
研究生考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_第2页
研究生考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_第3页
研究生考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_第4页
研究生考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研究生考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一、名词解释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要议题是:确定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全会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正标准问题的讨论,认真地讨论了“文化大革命”中发生的一些重大政治事件和“文化大革命”留下来的某些历史问题。会议的伟大功绩在于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这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点,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粉碎“四人帮”以后,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者的非凡胆略和科学态度,号召全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它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的进行,开创了崭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3、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和主要内容。“一个中心”指坚持经济建设为各项工作的中心;“两个基本点”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必须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也离不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4、“一国两制”:它是从中国实际出发,解决台湾、香港和澳门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伟大构想。其基本内容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5、两次历史性飞跃:我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找到了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指导革命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在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历史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的崭新实践中,开始找到了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6、“三步走”的发展战略:邓小平同志为我们设计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实现温饱;第二步,从1991年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达到小康;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7、“三个有利于”标准:邓小平同志针对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在1992年初南方谈话中提出了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39 三个有利于”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是判断当前我国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8、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同时它又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获取新时代内容。9、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4年4月在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中提出的: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本质是反对侵略和扩张,维护国家的独立自主权利,是对长期以来旧的国际关系准则、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否定和批判,是一项崭新的、公正的国际关系准则。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0、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它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及组织建设中的运用,实行这种制度就是要努力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能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11、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该建立在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12、对外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包括对发达国家的开放,也包括对发展中国家的开放。它不仅是经济领域的开放,还包括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开放。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提出,是对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又是对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形势敏锐观察的结果。13、现代企业制度:作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方向的现代企业制度,主要是指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实行规范化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经济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建设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要要求。1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组织形式,其主要特点是:确认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它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由它产生的其他国家机关,实行民主集中制。39 15、人民民主专政: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的国家政权,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它是马列主义和我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1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在最高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其民族聚居区建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它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列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政策,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它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我国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17、人民政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简称。这是我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它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各爱国人士、国内少数民族、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归国华侨的代表所组成。18、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既不同于西方的两党制或多党制,又不同于一党制,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和优点。其基本内容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允许多个革命的、进步的党派存在;只有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和执政党,其他党派是参政党,它们接受共产党领导,并与之进行合作;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与合作的政治基础;政治协商会议是多党长期共存和合作的重要组织形式;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是多党长期共存与合作的基本保证;民主党派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是多党长期共存与合作的基本条件。19、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是一定社会形态政治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政治体制改革就是对一定社会形态中既存的不符合经济基础要求的政治体制进行变革,选择适合经济基础要求的政治体制的过程。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按照民主化和法制化紧密结合的要求,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过程。20、党的思想建设: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党的思想建设就是要在全党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邓小平理论,提高全党马列主义理论素养,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党的思想建设是党的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前提和基础。21、党的作风建设: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险,是各民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39 党的作风建设就是要坚持党的宗旨,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发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在一起,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当前要特别注意执政党的党风建设,把反对腐败和廉政建设作为一项根本任务来抓,这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22、党的组织建设: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有组织的部队。党的组织建设就是要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健全党的民主生活和党的各项组织制度,维护和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好党的各级领导班子,纯洁和壮大党的队伍。党的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环节。23、社会主义改革:社会主义改革是全面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那种原来意义上的革命,也不是原有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的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微型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24、社会主义民主: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包括国家的阶级本质和国家政权形式两方面,社会主义民主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享有管理国家的最高权力的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它是最高类型的民主。25、社会主义法制:它是社会主义国家法律制度和法律原则的总称,是立法、执法、守法和监督法律实施等几个方面的统一,它体现了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意志,是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的原则等在法律上的确认并保证其正确实施的统一体。其基本内容是:有法保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其基本原则为民主原则。26、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精神文明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的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同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的精神文明,它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经济基础,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理论指导,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两方面,其主要内容是先进的科学文化,崇高的革命理想和良好的道德风尚。27、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所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思想道德建设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其核心内容是对广大群众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进行道德、纪律教育等。28、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39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教育、科学、文化的发展,在我国这样一个文盲半文盲人口较多的国家实现现代化更需要教育、科学、文化的发展,教育发达、科学昌明、文化繁荣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29、“四有”新人:培养“四有”新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四有”,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这四个方面内涵丰富,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全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对社会成员的政治觉悟、精神状态、道德风尚和文化修养的要求。“四有”新人:培养“四有”新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四有”,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这四个方面内涵丰富,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全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对社会成员的政治觉悟、精神状态、道德风尚和文化修养的要求。30、科教兴国战略:科教兴国,就是要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措施,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必然抉择,也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3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32、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所具有的质的规定性,是区别于其他一切剥削制度的基本方面,是社会主义得以存在的历史根据。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是在社会主义实践中逐步加深的。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作了科学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科学概括,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大理论成果之一。它把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33、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矛盾,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3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35、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一种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和主要经济手段的经济。其主要特点是:承认市场主体的独立性,建立起具有竞争性的市场体系,建立起有效的宏观调控机制,建立完备的经济法规,遵守国际经济交往中的规则和惯例。36、宏观调控:政府的重要经济职能,指39 政府为实现宏观(总量)平衡,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而对货币总量、财政收支总量和外汇收支总量的调节与控制。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表现为国家利用经济政策、经济法规、计划指导和必要的行政管理对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发挥调控作用。3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一种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和主要经济手段的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其他经济形式作补充,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兼顾效率与公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宏观调控上,能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3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作出新的概括,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我国在现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是我国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前提。3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并确立以生产要素中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在讲求效率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4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根据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思考和当代中国情况的研究,形成了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39 1.简述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邓小平理论,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一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科学结晶,开始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探讨,尤其是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哲学基础;形成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探讨。这一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是一个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转折点,也是邓小平理论的历史起点。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初步形成。(2)从十二大到十三大。1987年,党的十三大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理论观点作了科学概括,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十三大对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再次作了概括,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把这一理论概括为十二个基本观点。(3)从十三大到十四大。以邓小平南方谈话为标志,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对邓小平理论从九个主要方面作了更为全面的阐述;并提出要用这一理论武装全党。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以及中国跨世纪的目标、纲领等作了深入论述,从多方面进一步深化了邓小平理论。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恢复和确立的党的思想路线是什么?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3.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是什么?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这一重大问题作了总结性的理论概括。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的这一科学概括,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重大的理论成果之一。4.为什么说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参看《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第30条)39 5.简述我国对外开放提出的历史必然性。第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要求充分利用国内外市场。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社会化程度将会日益提高。它的发展不仅要求充分地利用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内资源和国内市场,而且要求尽可能地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和世界市场,进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第二,发展经济,增加投入,需要引进外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我国的现代化经济,面临的一个突出的困难就是资金不足。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建设资金当然主要应依靠自己的积累,但正确引进外资也是解决我国资金不足的有效途径。第三,对外开放,引进先进技术是迎头赶上世界先进科技水平的需要。我国要改变技术落后的现状,就应该积极开放,利用当前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机遇,多渠道的引进高新技术、先进设备,并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加以充分,认真消化,锐意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加速我国科技和经济的发展,迎头赶上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潮流。第四,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吸收和借鉴别国的先进经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仅要发扬我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还要吸收和借鉴别国的先进经验。当今世界各国,不论大小、强弱,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都有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实行对外开放,有助于我们博采天下之长,为我所有,可以加速我国经济的发展。第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实现对外开放。现代市场经济是一个开放的经济。它要求突破国家的界线,在资金、原料、设备、技术、信息等方面发生广泛的联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充分地实行对外开放,只有这样才能给市场经济的繁荣提供良好的机制。形成对内对外都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使国内的统一市场与世界市场相沟通。由于对外开放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持久的政策,本世纪内不能变,下个世纪的前五十年也不能变。五十年以后,中国同国际上的经济交往将更加频繁,更加相互依赖,更不可分,开放政策更不可能变。6.简述我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必然性。(参见《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第40条)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第42条)8.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是什么?(《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第50条)39 9.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是什么?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广大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工人阶级的阶级特性及共产党和我国的性质决定了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维护和加强全体职工的国家主人翁地位。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一部分。知识分子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承担着重大的历史责任。农民是我国社会中人口最多的重要力量。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10.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是什么?当代国际局势的新发展,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邓小平同志精辟地分析了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新形势,阐明了争得较长时间和平环境进行国内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指出了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世界这个时代的趋势,研究了世界许多国家搞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这就为我们党一心一意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行对外开放以借鉴和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奠定了科学的基础,也为我们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冷静沉着,抓住机遇,发展自己,提供了明确的指针。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什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是我们党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本依据。12.简述我国的"三步走"发展战略。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制定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以198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基数,到199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是为第一步;到2000年再翻一番,人民生活从总体上达到小康,是为第二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是为第三步。现在前两步的目标已经提前实现,正在完成第三步的目标。13.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什么?(参见《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第33条)39 1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是什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是: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合法经营和诚实劳动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15.简述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必要性的论述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第一,改革原有的政治体制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自身发展的需要。党和国家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存在的诸如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以及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等弊端,有思想上的原因,更有具体制度上的原因。因此,要克服这些现象,不仅要解决思想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解决制度问题。只有通过政治体制改革,逐步革除原有体制的弊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原有政治体制是适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起来的,存在着党政不分,政企不分,权力高度集中,机构林立而庞大,法制不健全等现象,从而滋生官僚主义,助长不正之风,造成人员臃肿、办事效率低下、财政负担沉重等弊端。只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才能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扫清道路,才能巩固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果。第三,政治体制改革也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和稳定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环境,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则必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实行集体领导和民主集中制,健全党内民主生活,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一条重要经验,而“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之所以发生,归根结底与当时的政治体制僵化,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破坏有关。要避免“文革”悲剧重演,造成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环境,必须通过政治体制改革,理顺各种权力和利益关系,将社会生活纳入民主化和法制化的轨道。16.简述四项基本原则同改革开放的关系。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39 。改革开放是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在不改变社会主义制度根本性质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一系列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方面和环节的变革。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不可分割,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就会走到邪路上去。不坚持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也坚持不好甚至坚持不住。只有坚持两个基本点的统一,才能使政治上的安定团结和经济上的繁荣活跃互相促进,才能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好。17.简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本内涵及其相互关系。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关系是: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坚持真理和发展真理,才能破除教条主义、主观主义,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实事求是就是要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达到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一致。但这种一致是相对的、暂时的,是历史的、发展的一致,是在一定条件下的具体的一致。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如果不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不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就会失去活力。因此,解放思想就是要破除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对人们思想观念的束缚,从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去探索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发现其中的规律性,并以这种关于规律性的认识来指导我们的行动和在实践中检验这些认识的真理性。所以解放思想的根本目的是实事求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二者是完全一致的。18.简述我党确立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意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首先就要正确认识中国社会主义现在所处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逻辑起点,是解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并制定相关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石。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正确地分析国情,在党的十三大上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问题,作出了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标志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实际和基本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对我们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9.简述我国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方针。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分配机制,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39 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造福社会。既坚持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并推动先富带未富、先富帮未富,同时也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改革税收制度、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转移支付等措施,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次分配注重公平。必须规范收入分配,合理调节少数垄断性行业的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20.邓小平提出实现"三步走"战略的战略重点是什么?邓小平同志为我们设计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实现温饱;第二步,从1991年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达到小康;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就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三步走”的战略步骤,重点是第三步。进入新世纪,在我们已经完成了前两步的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要在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的小康社会,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进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00周年时,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那是中华民族的辉煌,也是社会主义的辉煌。21.简述实行对外开放与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参看论述题22题答案。2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即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的核心与关健是正确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具体来说,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到2000年,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2010年,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2020年,这一新经济体制更加成熟、定型。23.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参见《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第43条)24.简述"一国两制"构想的重大意义。第一、“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意义39 (1)“一国两制”构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按照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观点,在一个统一的国家内部,如果其国家机器能够正常运转的话,只能允许存在一种社会制度以及与其相适应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在以往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不同社会制度并存的现象,但这都是某种特殊条件下的暂时状态。这种状态决不能长期存在下去。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在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史上是一个新事物。就这一构想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对立的制度包容于一个统一的国家之内而言,就一个统一的国家内部这两种对立的制度可以长期并存而言,就一个居于执政地位和领导地位的中国共产党,主动提出在一些较小地区和范围内长期保存资本主义制度及其政权组织形式而言,这在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和实践中是从未有过的。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重要发展。(2)“一国两制”构想把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发展到了新的高度。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法宝,也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法宝。统一战线的本质在于求同存异,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夺取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胜利。“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使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性质、任务和对象都出现了许多新特点,增添了许多新内容。(3)“一国两制”构想赋予“和平共处”以新的涵义,把和平共处思想和原则创造性地运用于解决国内问题。和平共处的思想和政策是由列宁最早提出来的,他主张社会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应该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彼此和平共处。新中国成立后,在50年代中期,我国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共同提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支持和赞同。“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把和平共处这一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准则运用于解决我国内部问题,主张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与港、澳、台的资本主义制度也可以“和平共处”,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第二、“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意义“一国两制”的提出,在实践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1)有利于推动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2)有利于祖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促进我国的对外开放和四化建设的顺利进行。(3)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一个范例、一个启发,从而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25.简述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39 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团结和动员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总的指导思想,也是精神文明建设总的要求。26.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什么?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27.简述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必须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要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之中。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8.简述新时期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基本内容。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党的思想建设就是要在全党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全党马列主义理论素养,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党的思想建设是党的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前提和基础。29.简述新时期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的基本内容。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有组织的部队。党的组织建设就是要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健全党的民主生活和党的各项组织制度,维护和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好党的各级领导班子,纯洁和壮大党的队伍。党的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环节。加强和完善党的民主集中制是党的组织建设的核心。39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必须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建立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30.简述新时期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险,是各民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作风建设就是要坚持党的宗旨,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发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在一起,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当前要特别注意执政党的党风建设,把反对腐败和廉政建设作为一项根本任务来抓,这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31.简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对当今国际局势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恐怖主义危害上升,一些地区的冲突和争端时起时伏,世界还很不安宁。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国际经济、政治关系,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更为激烈。当今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32.简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对党的现状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随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党的队伍发生重大变化。新党员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干部队伍新老交替不断进行,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这给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党的阶级基础在增强,群众基础在扩大。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是我们党必须解决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从新的实际出发,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33.简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对当代中国发展变化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伟大成就。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波澜壮阔39 。我们党从容应对一系列关系我国主权和安全的国际突发事件,战胜在政治、经济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风险,经受住一次又一次考验,排除各种干扰,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航船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破浪前进。我们已经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前两步目标,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生产力水平大幅度跃升,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社会主义中国充满活力。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加入世贸组织,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深刻影响。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是我们党在新世纪的三大历史任务。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3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什么?(1)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我们党要不断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紧跟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就要始终坚持党的先进性。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坚持党的先进性,要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既善于总结成功的经验,又善于记取失误的教训;既善于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理论路线带领群众前进,又善于从群众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获得前进动力;既善于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又善于组织引导干部和党员在实践中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实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推进理论创新相统一,坚持党的优良传统和弘扬时代精神相统一,坚持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相统一,使党成为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团结奋进的坚强领导核心。3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什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三个代表”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整体。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39 ,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才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只有不断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才能为发展生产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只有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改革和建设才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人民群众才能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和前提,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则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目的和归宿。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又是其成果的享有者。这不仅提出了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而且指明了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途径。3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是什么?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集中全党智慧,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进行理论创新,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这一科学理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重大问题上取得了丰硕成果,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党中央同意印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比较系统地概括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取得的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表明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39 三、论述题1.怎样理解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评判一种理论是否属于科学理论体系,主要标准有四条:一是看它是否有一个特定的研究对象,并且科学地揭示了所论对象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二是看它提出的一系列论断与观点,彼此之间是否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是否有一个一以贯之的逻辑起点或逻辑终点,从起点到终点之间是否有一些中介范畴;三是看它的主要论断与观点是否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能够成为人们有效地改造、保护和优化自然或社会的理论指导;四是看它的理论风格是否具有独特性。凡是符合上述四条标准的一切理论,不管是以专著的形式加以表述,还是以零散的讲话、文章加以表述,都堪称为科学理论体系。依据上述三条标准,我们可以看到:第一,邓小平理论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并且科学地揭示了这个对象的特殊矛盾及其运动规律;它有一个一以贯之的研究和论证的主题,这就是关于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它还有一个一以贯之的研究问题的着眼点和突破口,这就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第二,邓小平理论中的各个主要论断、观点彼此之间存在着严密的逻辑联系,而不是一堆各自孤立的甚至相互矛盾的大杂烩,它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重大问题上,形成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观点,这是它已成为一个科学体系的一个标志。第三,邓小平理论特别是它的核心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及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重要论点的正确性,已被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所证明,这是我们断言它是一个科学理论体系的主要依据。第四,邓小平理论的确说了一些我们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在许多方面都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创新。总的说来,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并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理论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39 2.为什么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绝不仅仅是三句话,而是系统的科学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前进最终是由生产力发展决定的,同时是由先进文化引导的,是由人民群众推动的等基本原理;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相互促进的进程;创造性地把党的建设同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趋势,同我国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和各项任务联系起来,赋予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指导思想和党的任务以鲜明的时代内容和时代特征,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成了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3.为什么说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必然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脱胎于半封建半殖民的社会。其重要特点,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这与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取得革命胜利的历史前提有很大的不同。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现实,决定了我们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去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去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的历史任务。第二,我国的现实状况,决定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有了巨大的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已经建立,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综合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中国正在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在肯定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又必须清醒地看到,从总体来说,我国经济文化水平仍比较落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居于世界后列。社会生产力还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水平,还未完全摆脱贫穷落后的状况。这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工业化程度不高,至今我国农业人口仍占大多数,基本上还是用手工工具搞饭吃,要实现工业化,不是在短期内可以完成的。39 二是生产社会化程度比较低。高度发达的社会化大生产是社会主义制度所要求的物质基础。而我国现阶段的多层次生产力中,生产力发展的总体水平还比较低,社会分工和专业化协作仍不发达;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社会分工和专业化协作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三是生产商品化水平比较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实现生产社会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本条件。我国历史上是一个自然经济占优势的农业大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商品化有了显著提高,但总的来说,生产商品化水平仍比较低。总之,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总体水平还不高,社会主义物质基础还不强大,而且经济文化落后和发展严重不平衡的状况,不可能在短期间根本改变,因此,实现工业化和生产的社会化、商品化、现代化的任务,必然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历史进程。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决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4.试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目标、战略步骤和战略重点。(参见《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第25、26、27、28条)5.为什么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应当把公有制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区别开来。公有制是就所有制的性质而言,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公有财产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经营形式,两者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能否找到好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关系到公有制优越性的发挥和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对此高度重视,积极探索。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这是我们党总结建国以来经济建设和所有制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取得的一个重要成果。一方面,我们对于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形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改革开放的实践已经证明,公有制经济只要找到合适的实现形式,就能够充满生机和活力;就能够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的有效结合,使公有制经济在生产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6.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第一,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并把它视作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的决定力量。无产阶级在取得革命胜利并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之后,应当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大力发展生产力,是保证社会主义制度巩固和发展的最主要的手段,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39 第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它以公有制代替私有制、消灭剥削制度;使劳动人民摆脱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成为社会和生产的主人;社会财富能按照有利于劳动者的原则进行合理分配、并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这就要求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物质极大丰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是体现在它的生产力要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高一些,更快一些。因此,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第三,大力发展生产力是解决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在这一主要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社会生产的落后。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了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决定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第四,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并为将来向共产主义过渡奠定必备的物质条件。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先进和具有优越性,从根本上说,就是看其能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出比先前的经济制度更高的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既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我国现阶段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的基础上。因此,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使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才能为彻底消灭阶级,消灭工农差别、城乡差别、消灭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差别创造条件,才能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即为实现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创造必备的物质条件。7.为什么说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参见《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第30、31条)8.怎样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社会主义改革是一项十分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任务非常艰巨。因此,在社会主义改革中,还必须不断总结改革的经验,探索改革的规律,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坚决维护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反复强调,发展是硬道理,是中国改革的目的,中国如果不发展,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不可能有中国的长治久安和真正的稳定,在世界上就站不住脚。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39 没有改革开放,就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没有人民的富裕和国家的富强,改革和发展是稳定的基础。而改革也好,发展也好,都需要有长期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稳定是中国的最高利益,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没有政治稳定,社会动荡不安,什么改革开放,什么经济建设统统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丧失掉。因此,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只要我们保持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就能够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人民富裕幸福。这是我们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极其重要的经验。党的十四大以来,党中央在全面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深刻认识我们党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的基础上,把“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实践证明,确定这一总揽全局的重大指导方针是必要的、正确的。它充分体现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要求。认真贯彻这个指导方针,我们就能够在当前世界范围的历史性大变动中,紧紧抓住有利时机,加快发展壮大自己;就能在国内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变革中,既抓住机遇积极进取,又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使整个工作始终处于主动地位。9.试述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论述的基本内涵及其意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是邓小平1979年提出来的。其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它确立市场经济是一种体制性的范畴,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私有制剥离开来,完全改变了“市场经济就等于私有制”的观念,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第二,进一步明确市场经济要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邓小平认为,发展生产力必须改革经济体制,同时利用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中的一些成功的方法、手段。邓小平指出,计划与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手段、方法,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它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第三,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要与中国特色结合,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结合。这种市场经济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其他企业都进入市场,通过平等竞争发挥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宏观调控上,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作用。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一论断对于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概括地说,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39 第一,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在确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抉择上实现了重大突破。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目标模式的抉择上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以前所选择的经济体制目标模式虽然是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发展相适应的,并在不同时期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些目标模式都未能真正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特别是末能解决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问题。提出社会主义也可搞市场经济,强调以市场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以市场作为经济活动的主要调节者,以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制约、限制市场的自发性、波动性和片面性,它既区别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也有别于一般的商品经济。第二,提出“社会主义也可搞市场经济”,对深化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可以较好地解决企业体制、价格体制、财政体制、税收体制、分配体制一系列改革中所遇到的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可以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对各种具体的体制进行深化改革,从而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顺利地推向前进。第三,提出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可以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打入国际市场奠定重要的基础。中国要走向世界,要参与国际分工,参与国际竞争,在国际市场上就必须按照国际市场经济的国际惯例、国际规则办事,遵循国际市场上的一系列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遵循客观经济规律,顺应国际市场的变化,建立良好的国际信誉,发展我国的对外经贸事业;第四,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是人们对计划与市场关系认识上的一次重大解放,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它从根本上摆脱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和传统观念的障碍,消除了人们对发展市场经济的疑虑。因而它丰富了发展了邓小平理论。10.为什么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一,民主作为政治范畴,主要是一种国家制度,同时也是公民的权利和自由。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包括国体和政体。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它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它是适合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我国还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是迄今为止最高类型的民主,它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真正享有管理国家和企事业的权力。同剥削阶级社会的民主相比,它有如下特点:首先,它是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其次,它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民主的主体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一切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再次,它是广泛的民主,包括并体现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最后,它在国家结构方面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39 第二,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和目标。社会主义社会,是比资本主义社会更高级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包括经济建设,还包括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是:在经济方面要创造出比资本主义国家更高的社会生产力;在政治方面创造出比资本主义国家更高更切实的民主;在思想文化方面创造出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就是党的十三大所指出的,要把我国建设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只有这样,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得到全面体现。第三,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要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来保证和支持。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是协调发展的。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总体战略,才能得到持续、稳定、健康、协调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经济建设是中心,它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经济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而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要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来保证和支持。11.试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关系。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是社会主义上层建筑整体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第一,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1)社会主义法制是人民民主的产物和结果。社会主义法制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掌握了国家政权,争得了民主,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之后建立起来的。没有人民在政治上当家作主的地位,就不可能建立起社会主义法制。没有社会主义民主,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就无从谈起,社会主义法制就失去了存在的前提;(2)社会主义民主决定了社会主义法制的性质和方向。国家的性质决定法制的性质。社会主义国家是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相结合的国家政权,因而在社会主义民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法制必然是社会主义性质的;(3)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力量源泉。社会主义法制充分反映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意志,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社会主义法制之所以有力量,就是因为它以人民民主为基础,充分发挥人民民主,从而使广大人民成为社会主义法制的主人。离开了广大人民的民主,制定的法律即使再好,也难以执行和遵守。第二,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1)社会主义法制奠定了民主权利的范围,为人民实现民主权利指明了方向。要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必须把民主的精神和原则具体表现为法律和制度。社会主义法制不仅使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民主权利固定化、法律化,而且还祥细规定了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方法、程序和法律制度,使人们知道怎样实现自己的民主权利,从而使社会主义法制成为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重要工具;(239 )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保障。社会主义法制把人民管理国家权力以及人民在各方面的民主权利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从而使民主具有了实实在在的内容;社会主义法制还规定民主的组织形式、方法、程序,使人民能够依法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社会主义法制为社会主义民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没有一定的法律保障,也就没有相应的民主权利;(3)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同破坏人民民主的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的重要武器,从而使人民民主权利和各种合法权益的实现得到切实的法律保障。总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这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和必然要求。12.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崭新发展?1988年,邓小平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划时代的论断,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学说,揭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历史必然性。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包含以下一些内容:(1)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第一位变革作用。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经济活动中,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技进步因素在国民经济增长中所居位置迅速上升,在许多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本世纪初为5-20%,本世纪中叶为50%,到了80年代跃升为60~80%。科学技术不只是使经济在量上即规模和速度上迅速增长,同时,也使经济发生质的飞跃,在经济结构、劳动结构、产业结构、经营方式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革。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变革力量。(2)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成为是主要的推动力量。古代社会组织生产,主要依靠人力和消耗资源,起决定作用的是手工劳动;近代工业社会的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则是靠革新生产工具,使科学知识物化,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独立力量被包括到机器大生产中,马克思由此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20世纪,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进入生产,使现代物质生产力成为一个复杂的体系。在这个复杂的体系中,它自身不但直接体现为生产力,而且它作用于其它诸因素,比如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生产工具和生产工艺的进步,扩大了劳动对象的来源和种类,从而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的最重要力量。(3)现代科学使管理日趋现代化、科学化。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使物的要素和人的要素进行有机结合,即管理是使潜在生产力变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科学技术与经济广泛结合,使得管理成为生产力的重要范畴。生产管理是科学,是知识,也是技术。科学、技术、管理并称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三个重要因素。(4)高科技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更加突出39 。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不仅指发展生产力的途径是发展和应用科学技术,更重要的是早在1988年,他就指出下个世纪是高科技的世纪,中国一定要在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13.为什么说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参见《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第55、56、59、60条)14.为什么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生动而具体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鲜活力量,再一次有力地证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仍然是我们正确认识和运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锐利思想武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又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第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创造性地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实际,为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更好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马克思主义坚持从社会物质生产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来解释世界,把生产力作为推动社会前进最活跃、最革命的力量,认为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这一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这一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这一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具有的基本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有论述,但把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坚持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上升到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高度,上升到党的指导思想的高度,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坚定不移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又赋予它们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实践要求。  第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最终奋斗目标、根据实际制定和实施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科学战略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3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同时强调共产主义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要立足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作为执政党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的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共产党人要坚持以兴国为己任、以富民为目标,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经过长时期的努力,不断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向党的最终目标前进。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鲜明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同时又为在锲而不舍的努力中不断朝着实现共产党人的远大理想和最终目标胜利前进指明了现实途径。  第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注重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吸取养分,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出了新的理论要求。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工作必须以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以最广大人民的实践为理论创新的源泉,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理论创新的目的。这些重要理论观点,适应我们党的历史地位和执政条件的发展变化,适应我国人民利益要求和社会结构的发展变化,为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更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提出了全面要求。第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在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打开了新的理论视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39 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提出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关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关于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思想,关于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关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思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关于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的思想,关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思想,等等。这些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不从书本、概念和抽象的原则出发,而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刻总结实践创造的新鲜经验并上升到理论,在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中卓有成效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15.试述"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1992年初,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中,针对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明确提出,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就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即“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正确认识和全面理解“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对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第一,确立“三个有利于”的根本标准,是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一个实践准则和理论准则。社会主义本质既然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就必然是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的重心和根本任务,各方面的工作也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在实践中,衡量或判断我们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首先就应看其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否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第二,“三个有利于”中“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目标和生产目的的问题。邓小平曾反复强调,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共同富裕是我们始终必须坚持的两条基本原则。发展生产,不断提高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是社会主义本质应有之义。至于增强社会主义综合国力,其实就是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伟大强国。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全面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标。第三,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最基本的是“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这一标准。按照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生产力是人类社会赖于存在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生产力的发展在社会历史进程中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因此,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工人阶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制订得正确与否,归根到底,要用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这个标尺去衡量。同时,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必须以生产力发展为前提。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指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包括人口和资源)39 、政治、文化、军事和国际关系等方面发展水平和实力的总体概括,而基础仍然是经济实力;要增强综合国力,关键是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就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这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内涵;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最根本的途径也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因此,“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也就是人民利益标准。第四,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根本标准,同各项工作的具体标准并不矛盾。在社会各个具体领域、各项工作中,都有其自身特殊领域,相应地也有具体规范和具体标准。但是,这些具体标准都必须对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为前提,最终应当而且能够与“三个有利于”的根本标准统一起来。我们在社会各个具体领域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三个有利于”这个根本标准与各项工作的具体标准的关系,既不能用“三个有利于”的根本标准取代各个具体领域、各项工作中的具体标准,也不能只坚持具体标准,而忘记甚至背离“三个有利于”的根本标准,应当把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16.如何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正是把握和运用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才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和发展。也正是把握和运用这个精髓,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在开创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解决新课题、开拓新境界。把握了这个精髓,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把握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联系及其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17.试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由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其政策核心,是坚持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形式并存;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其政策核心,是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其政策核心,是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繁荣学术和文艺。(2)提出上述纲领的重大意义在于:基本纲领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是改革开放以来最主要经验的总结。39 它使党的基本路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具体化,从而使我们能够正确地把握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样的重大问题,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18.怎样理解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这一重大问题作了总结性的理论概括。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的这一科学概括,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重大的理论成果之一。第一,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强调了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和现实都科学证明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首要内容。第二,邓小平在这一科学概括中,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我国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标志着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消失。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仍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还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企业和外资经济等经济形式,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的补充形式长期存在。私营经济、外商投资经济中确实还存在着某些剥削现象,但社会主义的发展的根本目标是要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根本目标。这是社会主义制度同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区别所在,是社会主义本质应有之义。第三,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科学概括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它们是互为条件,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邓小平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来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容,既讲了生产力方面的本质要求,又讲了生产关系的本质要求,深化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发展和创新。第四,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的科学概括,科学地回答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对于我们深入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理论意义39 。这一科学概括,纠正了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人们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的一般论述,并根据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理解,简单地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方面来认识社会主义的局限性,摆脱了长期以来人们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阐明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之后为什么还要搞清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意义。这对于牢牢把握住发展生产力这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五,这一科学概括,为我们坚持公有制又完善和发展公有制指明了明确的方向。邓小平在概括社会主义本质时,是以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前提和基础的。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维护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是进一步探讨社会主义本质的基础。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过程充分证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归根到底只能根据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实际要求,根据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实际进程来确定。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必须以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前提条件。没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也就没有社会主义。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对于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推进改革,指导改革沿着合乎社会主义方向发展,对于坚定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9.为什么说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已经写入我国宪法。二十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我国的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在国民经济的很多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供了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社会需求,而且同市场经济兼容性较强,特别在竞争性领域,表现出较强的活力。发展“三资”企业,我们可以获得多方面的益处。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满足人民生活需要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只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和共产党的领导,我国私有制经济的发展决不会导致私有化。国家对于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要依法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益,使各类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公平竞争,共同发展。20.试述我国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意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是邓小平1979年提出来的。其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它确立市场经济是一种体制性的范畴,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私有制剥离开来,完全改变了“市场经济就等于私有制”的观念,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第二,进一步明确市场经济要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39 邓小平认为,发展生产力必须改革经济体制,同时利用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中的一些成功的方法、手段。邓小平指出,计划与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手段、方法,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它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第三,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要与中国特色结合,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结合。这种市场经济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其他企业都进入市场,通过平等竞争发挥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宏观调控上,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作用。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一论断对于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概括地说,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在确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抉择上实现了重大突破。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目标模式的抉择上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以前所选择的经济体制目标模式虽然是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发展相适应的,并在不同时期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些目标模式都未能真正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特别是末能解决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问题。提出社会主义也可搞市场经济,强调以市场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以市场作为经济活动的主要调节者,以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制约、限制市场的自发性、波动性和片面性,它既区别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也有别于一般的商品经济。第二,提出“社会主义也可搞市场经济”,对深化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可以较好地解决企业体制、价格体制、财政体制、税收体制、分配体制一系列改革中所遇到的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可以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对各种具体的体制进行深化改革,从而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顺利地推向前进。第三,提出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可以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打入国际市场奠定重要的基础。中国要走向世界,要参与国际分工,参与国际竞争,在国际市场上就必须按照国际市场经济的国际惯例、国际规则办事,遵循国际市场上的一系列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遵循客观经济规律,顺应国际市场的变化,建立良好的国际信誉,发展我国的对外经贸事业;第四,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是人们对计划与市场关系认识上的一次重大解放,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它从根本上摆脱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和传统观念的障碍,消除了人们对发展市场经济的疑虑。因而它丰富了发展了邓小平理论。39 21.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体制总是同一定的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之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的经济。在各种所有制形式中,公有制经济占居主体地位是不容动摇的。只要我们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多种经济成分的并存与相互竞争,就是这一经济体制的不可缺少的内在机能。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性质,是由占主体地位的公有制关系决定的。第二,在分配制度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占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个人收入分配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同时,所有经济形式内的劳动者,其收入分配要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在各种分配方式的实现中,既要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怍入差距,并运用税收等经济杠杆调节过高的收入分配;又要护止和消除可能出现的两极分化,使整个社会逐步地实现共同富裕。第三,在宏观调控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国家能够利用宏观调控手段,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的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企业成为市场活动的主体,国家在尊重价值规律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这两种段的长处,合理地确定国民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搞好经济发展预测、总量调控、重大结构和生产力布局规划,集中必要的财力物力进行重点建设,使企业的活动大体符合整个宏观经济发展的目标,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杠杆,协调市场关系,完善市场运行机制的调节作用,矫正市场的弊端,弥补市场的缺陷,为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22.怎样正确理解和处理好对外开放与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在世界经济日益国际化的今天,不实行对外开放是不行的,但不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样也是不行的。因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正确处理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扩大对外开放的关系。只有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持对外开放,才能很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一,我国是一个拥有十二亿以上的人口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我国的社会经济性质和具体国情,决定了经济建设的立足点必须坚定不移地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我国的对外开放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不要看别人的脸色行事。“39 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中国人民珍惜同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和合作,更加珍惜自己经过长期奋斗而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在坚持开放、合作、利用、借鉴的同时,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决不可忘掉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决不可放弃维护国家和人民权益,决不可放任各种腐朽的、有害于人民的东西自由泛滥。第二,实行对外开放同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并不矛盾,两者相辅相成,在本质上是统一的。独立自主是指一个国家自主地决定和处理本国的事务,而不受任何外国的控制和干涉;自力更生是指主要依靠本国的力量来进行现代化建设事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亿万人民群众参加的崭新事业,不应当也不可能依靠其他国家的力量来完成,而必须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主要依靠本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努力奋斗。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是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目的,而自力更生地发展本国经济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两者都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第三,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统一,必须反对把两者对立起来的倾向。那种强调独立自主,忽视对外开放,把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看作洋奴哲学,反对利用外资,拒绝学习国外的先进科学管理经验,不敢开展国际技术交流的看法是有害的;而片面强调对外开放,忽视独立自主,崇洋媚外,妄想全盘引进一个西方的“现代化”,同样是有害的。实行对外开放,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决维护祖国独立自主和民族利益,警惕和抵制腐朽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的侵蚀。23.为什么把培养"四有"新人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要求我们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有理想”,就是要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在现阶段就是要有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的共同理想。所谓理想,是指人们向往、追求和奋斗的目标。它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的集中反映,是一种支配人的行动的巨大的精神动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向共产主义前进运动中的一个必经阶段,是共产主义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在现阶段,必须把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同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即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结合起来。也就是确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有道德”,就是要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39 。所谓道德,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们之间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是以集体主义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本质特征的。它要求个人的、局部的、暂时的利益服从集体的、全局的、长远的利益。在现阶段,社会主义道德代表着共产主义道德的发展方向,其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它在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时,既讲物质利益,又讲奉献精神。只有培育出为世界上一切要求革命、要求进步的人民所向往的具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觉悟的代代新人,才有可能牢固地在全社会树立新的道德风尚,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才会蒸蒸日上,大有希望。“有文化”,就是要掌握现代的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向我国人民提出了更高的科学文化知识的要求,同时广大人民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只有培育出具有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的社会主义新人,才能把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卓有成效地推向前进。“有纪律”,就是要增强法纪观念,自觉地遵纪守法。这里说的纪律,也包括法律。纪律是由人的社会性决定的,是把人的言行纳入一定轨道,以便巩固组织,确立工作和生活秩序,实现一定经济目标和政治目标的行为规则。纪律是人与人进行社会联系的重要形式,也是衡量一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状况的重要方面。社会主义社会的纪律,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体现了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和个人对同志、对阶级、对国家、对时代、对社会主义事业所承担的责任。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理想要靠纪律才能实现。只有培育出具有很强的法纪观念,能自觉地遵纪守法的社会主义新人,才能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证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党的基本路线的指引下,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而秩序地进行。“四有”简明扼要地概括了社会主义新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简明扼要地概括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四有”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只有全面理解并认真贯彻,才能培育出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24.试述"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基本方针和政策。“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政策是:第一、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一国两制”的基础和前提;没有一个统一的中国,也就无所谓“两制”。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核心的问题是坚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只有它能够在国际上代表中国;台湾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行政当局是地方政府,对外不能代表中国。“一国两制”39 构想,既体现了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又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灵活性;只要台湾当局以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为重,消除阻碍祖国统一的人为障碍,通过接触和谈判,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祖国的统一大业终归是可以实现的。第二、力争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坚持用和平方法实现祖国统一,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既定方针。江泽民提出的“中国人不打中国人”这一主张,以十分简捷、明确的语言,充分表达了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和平统一祖国的殷切愿望和坦诚态度。应当指出,我国政府在多次阐述和平统一祖国的既定方针时,并没有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在祖国统一问题上,我国政府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决不是针对台湾同胞,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祖国统一和搞“台湾独立”的图谋的。不放弃使用武力,从根本上说,有利于促进和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是当代中国青年的心愿和历史责任。在祖国的统一问题上,我们要力争采取和平的方式。第三、信守诺言,保证长期不变。“一国两制”的政策在特别行政区成立以后,将至少保持50年不变。邓小平在他的讲话中反复强调,“一国两制”的政策将保持长期不变。他指出:“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解决统一问题后,对香港、澳门、台湾的政策五十年不变,五十年之后还会不变。”。“一国两制”政策长期不变的思想,在两个基本法中已作了明确规定。实行“一国两制”政策,在港、澳、台地区长期保留资本主义制度,不但有利于中国政局的长期稳定,而且有利于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第四、加强双方往来,促进繁荣稳定。实行“一国两制”有利于各方,有利于促进两岸的共同繁荣和稳定。在实现祖国统一之前,大陆与台湾地区应大力加强经济和文化的往来,彼此多接触,多交谈,创造合作与统一的气氛与条件。可以说,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共同创建一个繁荣、富强、稳定的中国已是时代发展和历史前进的要求。25.试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它是由中国在50年代提出并由中国、印度、缅甸三国倡导的。几十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了广泛的响应,在许多国家的双边条约和协定中,在许多国际文件和宣言中,都经常以不同形式表达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思想,从而成为公认的指导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普遍准则。和平共处原则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首要内容,是建立和发展国家关系的前提;“互不侵犯”和“互不干涉内政”是实现各国之间和平共处的根本保证;“互不侵犯”是“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补充和保证,其实质是制止侵略,反对使用武力或以武力威胁,反对侵犯他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平等互利”是国家之间和睦相处、友好合作的重要条件;“和平共处”39 是前四项原则的必然结果,只有前四项原则付诸实现,才会出现和平共处的局面。这五项原则的实质和核心是坚持和维护独立自主原则,尊重各国人民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侵略、掠夺、控制和干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基础。这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反映了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和联合国宪章的精神,并为国际社会所广泛接受;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反对霸权主义的强大武器,它在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诞生和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能够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服务,能够为不同发达程度的国家服务,能够为各国的发展开辟广阔的前景;五项基本原则已经经受了几十年国际风去变幻的考验,实践证明是最有生命力的。我国不仅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倡导者,而且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忠实的维护者和积极的执行者。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载入我国宪法,是我们处理一切国家关系的基本政策。我们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发展了平等互利的经济、科技合作与交流,并同有关国家协商、谈判,解决了不少历史遗留问题。中国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国际社会中对中国外交政策的理解和支持,提高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威望。26.为什么说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关键?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当代中国发展的一项伟大事业唯有在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领导下才能完成。第一,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正确方向。我们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由于历史条件和社会制度的不同,我们不能走西方国家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老路,在世界上,唯有共产党是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的,因而,才能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第二,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创造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环境。保持社会政治稳定,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得以顺利进行的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稳定,就必须要有一个能够凝聚全国人民力量的核心,就必须有一个能够善于把握和处理国内外各种复杂矛盾和问题能力的领导核心。唯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共产党高瞻远嘱,具有驾驭各种复杂矛盾的能力,从而保证社会政治稳定,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邓小平指出:“中国一向被称为一盘散沙,但是自从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成为全国团结的核心力量,四分五裂、各霸一方的局面就结束了,只要我们党的领导是正确的,那就不仅能够把全党的力量,而且能够把全国人民的力量集合起来,干出轰轰烈烈的事业。”第三,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有效地组织和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大胆探索,不断总结。唯有善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中国共产党,才能不断地分析、解决改革和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39 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使各项事业不断前进。正如邓小平指出的:“事实上,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谁来组织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谁来组织中国的四个现代化?”第四,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一心一意干现代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是亿万人民的事业,必须依靠和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性,否则,就不会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功。唯有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同人民群众有着血肉般联系的中国共产党,才能动员、团结和组织全国人民,克服各种阻力,战胜各种困难,为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而共同奋斗。在当今中国,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别的政治力量不可能领导社会主义的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不可能组织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是无负于人民重托和希望的执政党。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除了改善党的组织状况之外,还要改善党的领导的工作状况,改善党的领导制度。在全党集中精力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保证中央经济工作指导思想政策的贯彻执行27.为什么说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参见《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第92条。28.为什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有: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和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是建设和改革最基本的动力,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强大而集中的社会力量。我国农民不但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而且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我国知识分子作为中国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一部分,作为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和教育科学文化工作的基本力量,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承担着重大的历史责任。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充分发挥各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3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由于社会阶级状况的根本变化和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我国统一战线已经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联盟,具有空前的广泛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依靠这个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29.试述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是建立在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基础上的、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从总体上看,它包括以下两个范围的联盟:一个是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和爱国者的联盟;一个是大陆范围外,主要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国外侨胞的联盟。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是,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为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服务,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服务,为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服务,为促进“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服务。30.为什么说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它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条件是:第一,历史条件。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共同奋斗,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域,共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凝聚为一个和睦的民族大家庭。长期的历史证明,各民族合则互利,分则俱伤。因此,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既反映了各民族发展的要求,也符合各民族的共同愿望,顺应了我国统一的历史主流;第二,各民族交错杂居和相互依存的状况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有利条件。历史上,随着各民族相互联系和交往的增多,形成了我国各民族的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这种状况宜于以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为基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使大小不等的聚居民族充分享受到民族自治的权利,增强各民族的团结。第三,各民族长期共同斗争的历史,奠定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基础。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结成了血肉相连的关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族人民前仆后继,相互支援,英勇斗争,形成了一个同心同德的革命整体。这些都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了很好的准备。3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