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对心血管疾病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丹参对心血管疾病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ID:18914741

大小:7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20

丹参对心血管疾病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_第1页
丹参对心血管疾病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_第2页
丹参对心血管疾病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_第3页
丹参对心血管疾病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_第4页
丹参对心血管疾病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丹参对心血管疾病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丹參對心血管疾病藥理作用的現代研究進展丹參(radixsalviaemiltiorrhizae)為唇形科植物丹參(salviemiltiorrhizabunge)的干燥根和根莖。根據文獻,丹參首載於《神農本草經》其次見於《吳普本草》、《名醫別錄》等古本草專注。在《神農本草經》記載,丹參被列為上品,“主心腹邪氣,腸鳴幽幽如走水,寒熱積聚,破症除瘕,止煩滿,益氣。”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對丹參的功效已涉及多方面,不值用于“主心腹邪氣,補心定志,寧心安神”,並有“安生胎,落死胎;止血崩帶下,調婦女經脉不勻,活心通心包絡,主養陰血”等功效。据《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

2、》歸納丹參的性質和功用為,“其味苦,性微寒,歸心肝二經,具有祛瘀上痛,活血通經,清心除煩等功效。”在《中華本草》中,有“一味丹參,功同四物”之說,補血生血,功過歸地;調血斂血,力堪芍藥;逐血生新,力倍川芎。杜冠華等人於《丹參現代研究概況與進展》一文中,把歷代部份本草有關丹參的主治功用記載列表如下:+表示記載有此項功能,-表示未記載有此項功能丹參是我國傳統醫學中應用最早而最廣泛的藥物之一,也是應用現化化學、醫學、生物學、藥理學技術研究比較深入的中藥之一。近年對丹參的生物學特點、化學成分、藥理活性、作用機制和臨床用途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較大的進展。8/8對丹參

3、化學成分的研究由20世紀30年代開始,日本學者Nakao首先從丹參中分離得到3種脂溶性成分;分別稱為丹參酮I,II,III,後來我國學者在化學研究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證明丹參酮II是兩種成分的混合物,分別命名為丹參酮II-A和II-B,並且闡明了其化學結構,對丹參有效成分的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脂容性成分方面,現已得到40余種化合物。這些化合物可分為兩頪,即丹參酮類和羅列酮類。丹參酮類化合物多類屬於二萜化合物,其中大部分是二萜醌類化合物。對於丹參的水溶性成分的研究較晚,我國學者於20世紀80年代開始對丹參的水溶性成分進行研究,並首先證明了水溶性成分丹參素的

4、結構,後來又陸續發現了數十種水溶性成分,並且把多類酚酸頪化合物命名為丹酚酸,可見丹參素是各種丹酚酸的基本化學結構。因此,丹參成分主要包括:根主含脂溶性的二萜類成分和水溶性的酚酸成分,還含黃酮類、三萜類、甾醇等其它成分。脂溶性成分主要有丹參酮I、丹參酮IIA、丹參酮IIB、隐丹參酮等,發現的化合物已有40多種;水溶性成分主要有丹參素、原兒茶醛、丹酚酸A、B、C、D、E等。研究結果顯示,丹參有效成分的主要藥理作用表現在多個方面,丹參酮類化合物以改善血液循理、抗菌和抗炎作用為主;而丹酚酸類化合物則以抗氧化、抗凝血和細胞保護作用特別突出。而利用丹參已經研究成功多

5、種臨床應用的藥物,包注射液和口服制劑等,分別用於治療心血管系統疾病,皮膚病,肝腎疾病等多種疾病並取得良好效果。趙娜等人在《丹參的化學成分與藥理作用》中提到,丹參的現代藥理研究發現,8/8丹參具有擴張冠狀動脉、防止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改善微循環、降低心肌耗氧量等作用,被廣泛用於各臨床各種心血管疾病的治療。由於丹參的藥理作用繁多,本文將集中於丹參在治療心血管疾病中的藥理作用的綜述。一.丹參單体的分類及提取分離目前實驗研究及臨床應用較多的是丹參酮IIA,丹參素和丹酚酸三類.1.1丹參酮IIA:蔡麗萍等在<<丹參酮的藥理作用和臨床研究進展>>的綜述中提到,丹參酮

6、IIA是丹參中脂溶性成分的代表,醌類成分易被還原為二酚類衍生物而被氧化為醌,起到電子傳遞作用,作為生物体新陳代謝的產物,通過促進或干擾生物的多種生化反應表現出多種生物活性。2005年版<<中國藥典>>規定以丹參酮IIA含量作為衡量丹參藥材質量優劣的指標,丹參酮IIA(C19H18O3)含量不得少于0.20%。二年生栽培品種甘西鼠尾草根丹參酮IIA含量達0.533%,雖不如三年生栽培品種中丹參酮IIA(含量高達0.759%),但已超出<<中國藥典>>(2005版)規定丹參中丹參酮IIA含量0.20%的范圍。1.2丹參素:梁雪丹等在<<以丹參素為指標成分的丹

7、參制劑及其藥動學研究概述>>中提到丹參素是分離丹參水提液的D(+)b(3,4–二羥基苯)乳酸,由于游離酸不穩定,故將其制成鈉盐,其水溶性好,性質較其他水溶性大分子酚酸穩定,並且在体內可被快速吸收。1.3丹酚酸:賈娜等在<<丹參水溶性部分丹酚酸的進展述評>>一文中提到丹酚酸多數是由丹參素與其他有機酸類化合物結合而成,且大多以丹酚酸B作為質量控制的標準。8/8張中堂等在<<中藥丹參有效成分的提取分離方法研究進展>>一文中提到,目前,丹參有效成分的提取分離存在提取效率不高,分離純化困難,有效成分純度低等問題。尤其丹參酮IIA對光不穩定和丹酚酸B受熱分解等因素,

8、進一步限制了提取分離方法的使用。相信隨著微波萃取、生物酶、半仿生提取、CO2超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