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doc

丹参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doc

ID:54859519

大小:3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2

丹参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doc_第1页
丹参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doc_第2页
丹参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doc_第3页
丹参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doc_第4页
丹参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丹参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丹参的药理作用研究一、总论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操根及根茎,性微寒,味苦,具有活血祛瘀、养血安神、调经止痛、凉血消痛的功效,《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古代广泛用于心血管、血液类的疾病。丹参为常用中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规定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xiamiltiorrhizaBge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等功效,其有效成分为脂溶性的二萜化合物和水溶性的酚酸类化合物。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丹参酮ⅡB、隐丹参酮、二氢丹参酮、水溶性成分丹参素、丹酚酸以及脂溶性成分丹

2、参酮,另含丹参新酮及鼠尾草酚等。二、丹参的化学成分丹参的有效成分主要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类。脂溶性方面,现已得到40余中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可以分为两类,即丹参酮类和罗列酮类。丹参酮类化合物多数属于二萜化合物,其中大部分是二萜醌类化合物,如丹参酮I、丹参酮Ⅱ-A、丹参酮Ⅱ-B、丹参酮Ⅲ、异丹参酮、异隐丹参酮、羟基丹参酮Ⅱ-A、二氢丹参酮I、丹参新醌甲、左旋二氢丹参酮I、丹参新醌乙、丹参新醌丙等。另外有新的二萜醌结构的新丹参酮类化合物及其他类型的化合物,如新隐丹参酮Ⅱ,环酚乳酰胺、油酰新隐形丹参酮和油酰丹参新醌A等。丹参的水溶性成分均

3、具有酚酸性结构,其中最早发现的丹山素,化学名称为3,4-二羟基苯乳酸。此后发现了一系列酚酸类化合物,命名为丹酚酸并按照英文字母排序,主要水溶性成分有丹参酚酸A、B、C、D、E、F、H、I、J,四甲基丹参酚酸C,还有迷迭香酸、紫草酸等。丹参的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都是丹参的有效成分。脂溶性的丹参酮类以改善血液循环、抗菌和抗炎为主,而水溶性的丹酚类则以抗氧化、抗凝血、抗血栓形成、调血脂和细胞保护作用明显。三、丹参的药理作用(一)对心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1抗心肌缺血丹参可以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同时促进侧支循环的开放,改善血液流变性

4、,提高缺氧耐受力,抗脂质过氧化,清除有害的自由基,调节血液在心肌重新分布。通过上述综合作用而保护缺血的心肌。丹酚酸B在高钾、高钙和组胺刺激的离体冠状动脉环收缩模型中均表现出舒张作用,这一作用通过阻断钙通道来实现。丹酚酸B可通过多条通路增加冠状动脉NO生成,扩张冠状动脉血管。2抗心律失常作用细胞内钠离子、钾离子失衡及钙超载是引起心律失常的重要因素。丹参酮ⅡA使正常心肌钙离子降低,明显抑制细胞内钙超载,有钙通道阻滞作用。丹参酮ⅡA对大鼠心室肌细胞上的钾通道具有抑制作,瞬时外向电流主要参与动作电位的复极1期,内向整流钾电流主要参与静息膜

5、电位的维持和动作电位复极3期。这两种电流的抑制应使动作电位时程延长。而据报道,动作电位时程是缩短的,这主要是由于丹参酮ⅡA能显著地阻断内向钙电流,进而引起动作电位时程缩短。3.降低心肌耗氧量通过临床实践表明降低心肌耗氧量有利于治疗缺血性冠心病。阻断狗冠状动脉血流后,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其左心室肝舒张压上升,而静脉滴注丹参酮ⅡA的试验组则明显降低,说明丹参酮ⅡA可能通过降低左心室壁张力和心肌体积而降低心肌耗氧量。4.抗血小板作用关于丹参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早在1982年就已有报道。在体外实验中,丹酚酸A能明显抑制花生四烯酸、凝血酶和AD

6、P诱导的血小板凝集,其效强度依次为ADP>凝血酶>花生四烯酸。高氏等通过研究发现,将27名受试者分为丹参多酚酸不同剂量组。检测给药前及给药后血小板聚集及黏附变化率,研究结果显提示丹参多酚酸给药后各组血小板聚集及黏附抑制率开始升高,并呈时间依赖性,说明丹参多酚酸可抑制血小板聚集与黏附。任氏等经过研究发现丹参多酚酸盐能明显抑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小板的聚集和活化,改善微循环并防止微血栓形成。5.抗高血脂作用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环节是内皮细胞的损伤,其中心环节是泡沫细胞形成及平滑肌细胞增生。而对于高血脂症来说,特别是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

7、酯血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血脂异常增高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增高是高血脂症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丹参素对正常大鼠的Hcy水平没有影响,但是能通过活化转硫途径显著降低Hcy升高模型大鼠的Hcy水平,升高半胱氨酸和GSH水平。丹参素甲基化能够升高Hcy水平,这一作用发生在其对转硫途径的影响之前,但是由于转硫作用引起Hcy水平的降低作用要强于丹参素甲基化的升高作用,因此丹参素总体上能够降低Hcy的水平。。6.抗自由基的作用人体内氧自由基动态失衡时,通

8、过脂质过氧化作用造成细胞内皮损伤。清除有害自由基,防止或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是丹参防治心、脑血管病、肝病、肾脏病的作用机制之一。丹参水提物、丹参注射液及丹参素、丹参酮ⅡA磺酸钠有清除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的作用。丹参水溶性成分对H2O2等引起的大鼠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