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词汇研究史大有可为

现代汉语词汇研究史大有可为

ID:18910576

大小:46.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9-26

现代汉语词汇研究史大有可为_第1页
现代汉语词汇研究史大有可为_第2页
现代汉语词汇研究史大有可为_第3页
现代汉语词汇研究史大有可为_第4页
现代汉语词汇研究史大有可为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代汉语词汇研究史大有可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现代汉语词汇研究史大有可为一一《汉语词汇研究史纲》得失谈               苏新春刊《汉语学习》1997年第1期提要:文章指出《现代汉语词汇研究史纲》是对现代汉语词汇研究史这一领域作出总结的第一部书,认为它以下三点作得较为成功:正确地划分百年研究史的几个大的发展阶段;详细占有材料,条分缕析,微观取胜;积极参与历史,敢于评骘前贤。同时也就如何更好地反映这段研究史提出了一些意见。关键词:《现代汉语词汇研究史》周荐汉语词汇学科史  1995年汉语词汇学界出版了不少著作,其中有一本尤为值得人们关心,这就是周荐的《汉语词汇研究史纲》(语文出版社,19

2、95年8月)。“文革”结束后的20年是中国语言学界全面繁荣的时期,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词汇研究一改“语汇研究难,语汇研究薄弱”的局面,呈现出众力攻关,百舸争流的兴旺景况。丰厚的研究现实提供了回顾过去,瞻望前景的材料,人们期待着对现代汉语词汇研究百年史进行总结,《史纲》作为这一领域的第一部著作,其价值之大显而易见。13  作为一个对同类课题感兴趣的同行,对《史纲》自然是抱着先睹为快,一解其渴的心情来阅读,觉得它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一、首次对现代汉语词汇研究史的大势作了正确的划分  《史纲》把百年现代汉语词汇研究史划分出四个时期:一、萌

3、芽时期(“五·四”前后至40年代末),二、草创和初步发展时期(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叶),三、停滞时期(60年代中叶至70年代中叶),四、走向繁荣时期(70年代末至90年代)。这种四段分法应该说是准确反映了历史事实的。作为中国现代语言学中的一个分支,词汇学本来应该是与它同步的,但因各种原因,在中国现代语言学史中唱主角的始终是语法学。前半个世纪中,词汇研究一直处于若隐若现的境地,这时没有一部独立的词汇学著作,没有一个因现代词汇研究而显名的学者,把这长达50年的时间归为一个时期,称之为萌芽期是比较恰当的。在后面的40多年中,“文革”占了约1/3的时间,这

4、是整个民族的紊乱时期,词汇研究当然也无从开展。因此,现代词汇研究史实际上只有“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和“70年代末至现在”这样两段时间,合起来不过30余年。它们所占的时间不长,却构成了现代词汇研究的主体。《史纲》所用的篇幅也正确反映了这样的史实。在全书231页的分期叙述中,萌芽期用了14页,停滞期用了3页,而另两个时期则分别是63、150页。将这两个时期独立出来,进行着力的论述,说明作者是把握准了这段研究历史的发展大势。对一部史书来说,正确地分期是首要的一步。至于对每一时期内部的分段如何进行才更为贴切,这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将在后面再作讨论。  二、

5、详细占有材料,条分缕析,微观取胜13  作为一部史书,它能否直接掌握第一手材料,将客观的原始材料认真地爬梳整理,有条理地铺述论析,这是决定史书价值的另一重要因素。《史纲》详细占有材料,条分缕析,微观落笔,是它的另一突出优点。作者大量阅读了各个时期的论著,详细进行了征引,特别是对不同学术观点上的承继、发展、辨驳、完善等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来理清它们的头绪。当这样的整理不是那些广为人们注意,并形成阵营齐整、交锋分明的学术争鸣问题时,就更显示了作者对史料的熟悉程度和所下的功夫。像对50年代后期对“词”定义的研究进展,就从以前的黎锦熙“概念说”,王力“意义说

6、”,吕叔湘“运用单位说”,论述到这时的郑林曦“综合说”和高名凯“建筑材料说”:“郑林曦还正面陈述了他的看法:‘汉语的词是由一个简短的语音组合表达一个单一完整的意义或者起一定的语法作用的,能够自由运用来构造句子的基本语言单位。’郑氏的这一认识,比较黎氏的概念说、王氏的意义说以及吕氏的运用说,似乎要全面一些、成熟一些。另一个值得重视的观点,同高名凯提出的。高名凯在1957年出版的《汉语语法论》(修订本)(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中提出:‘词是语言建筑材料的单位’。这一观点道出了词作为词汇单位的实质,颇富建设性,然而却在当初未能产生什么影响。”(第53页)

7、这样的叙述,清楚显示出学术界对“词”这一基本要素所进行的持之长久的努力,正是因为各个时期的学者们从各个角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才形成了人们现在对“词”比较完备的认识。  又像在如何确定同义的标准上,《史纲》的作者也同样显示了扎实的专业功底和敏锐的识见。在谈到以什么样的意义来作为同义词的意义基础时,书中作了这样的精采论述:“50年代下半叶在学术界曾经流行一种以概念相同与否来确定同义词的观点,这种观点直接来源于苏联学者。”“不久,中国学者即接受了这些观点”,“到60年代初,石安石又把布达哥夫等提出的观点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到此,概念相同与否已作为同义词确

8、定的标准明确下来了,但是不久之后即受到了挑战”。“13经过王理嘉、侯学超、张志毅等学者的论析,同义词确定上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