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围术期抗凝与椎管

x围术期抗凝与椎管

ID:18880353

大小:302.5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8-09-26

x围术期抗凝与椎管_第1页
x围术期抗凝与椎管_第2页
x围术期抗凝与椎管_第3页
x围术期抗凝与椎管_第4页
x围术期抗凝与椎管_第5页
资源描述:

《x围术期抗凝与椎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围术期抗凝与椎管内麻醉河北医科大学三院柳顺锁流调学发现外科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可以达到16-40%,1-5%的患者存在肺栓塞,其中0.1-0.5%的患者的栓塞是致命性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全膝关节置换术或髋关节骨折手术术中没有接受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为36-84%,没有接受DVT预防治疗的髋关节骨折手术的患者,其致死肺栓塞(PE)的发生率高至12.9%。 随近年来预防静脉血栓医学的进展,越来越多的医生认识到了围术期抗凝治疗的重要性,对长期卧床病人、尤其长骨骨折、髋、膝关节

2、手术围术期预防性抗血栓治疗,可以显著减少围术期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我院的经验和教训就是很好的例证:在2006年前,由于对围术期预防性抗血栓治疗没有足够的认识,经常出现围术期栓塞并发症,仅术中致命的肺栓塞就有3例。自2006年各主要骨科科室对围术期预防性抗血栓治疗重视以来,此类患者一律行围术期预防性抗血栓治疗,自此几乎未发生过围术期栓塞的严重并发症。因此,对此类手术患者进行围术期预防性抗血栓治疗是必须的。此外,老年医学认为,生理衰老本身就是血管内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因此目前很多老年人常规服用抗凝药物,以降低心脑血管栓

3、塞的危险。对充分(完全)抗凝的患者,通常不实施椎管内麻醉。对为治疗疼痛而经常服用有抗血小板作用的药物(NSAIOs),绝大多数非甾体抗炎药(NSAIOs)的药效会持续数日,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作用会持续1周或更长。但一项大样本回顾性研究显示,对服用此类药物患者实施椎管内阻滞是安全的:此结论已被另一项前瞻性研究所证实,出血时间并非是出血危险性的良好预测因子。对新型抗血小板药物,硫酸吡啶类药物治疗到椎管阻滞的提倡间隔时间是:氯苄噻啶14天,氯吡格雷7天。环氧化酶(cyclooxygenase,COX-2)抑制剂无抗血小

4、板作用,因而不会增加椎管内血肿的风险。普通肝素(1)静脉用肝素停药四小时后方可穿刺、置管、拔管穿刺、置管、拔管后一小时方可再应用。肝素抗凝与溶栓联合用药,会增加出血风险(2)皮下肝素<10000单位/日无禁忌(衰弱病人除外)>10000单位/日同静脉应用肝素5天以上者必须行血小板测定,正常后方能应用椎管内阻滞。低分子肝素(1)预防量12小时后、治疗量24小时后方可穿刺(2)单次脊麻安全(3)与抗血小板药、口服抗凝药增加出血风险(4)用药前2小时则避免椎管内阻滞(5)穿刺24小时后,且在拔管2小时后方可术后用药口服

5、抗凝药华法林(1)穿刺前停用,PT值恢复正常(2)术前华法林>36小时,每日监测PT和INR,停药后3-5天才能恢复正常(3)口服华法林不超36小时,不影响凝血状态(4)INR<1.5方可拔管(国际标准化比值)因为口服抗凝药华法令等通过间接抑制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合成而发挥抗凝作用。因此只有在大量无活性的凝血因子合成后,效果才能显现。一般在口服抗凝药4~6天后抗凝效果才明显。溶栓药和纤维蛋白溶解药(1)避免实施椎管内阻滞(2)用药10日内禁忌椎管内阻滞,椎管内阻滞10日内禁忌用药(3)已施行椎管内阻滞至少每2小

6、时进行神经功能评估一次INR反映的是VII因子的活性,该因子半衰期最短。因此当停用华法林后INR仅轻度延长时(说明Ⅶ因子活性正逐步恢复正常),因子Ⅱ、IV、X的水平仍可能较低。应注意,在刚开始接受华法林治疗的患者,INR虽有所延长,但其他因子仍可保持在正常水平。分别评估各凝血因子的水平可能会有所帮助。大量文献报道了大血管手术中实行标准肝素化治疗期间实施连续硬膜外阻滞的安全性。对接受标准肝素治疗的患者实施椎管内麻醉时建议:①穿刺或置管完毕1小时后给予肝素;②穿刺前应停用肝素4~6小时并检测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TT)

7、;③随时监测PTT或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避免肝素作用过度;④拔出硬膜外导管时的安全注意事项与置管时相同。有研究报道了在完全肝素化的心肺转流手术中应用椎管内麻醉,在有限可查的文献中尚未发现其与发生并发症的高风险相关。目前已有数例接受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的患者实施硬膜外或脊麻后发生椎管内血肿的个案报道。在Medwacth系列报道中,2002例患者中有60例发生椎管内血肿。依诺肝素是美国最常用的LMWH;其推荐用量大于欧洲,方案为2剂/日。术后10~12小时给予首次剂量,如抗栓效果检测已完成则可缩短这一时间

8、间隔。如果术前已使用LMWH,则应在给药后10~12小时再实施阻滞,而单次脊麻被认为是最为安全的替代方法。导管应在术后首次应用肝素之前予以拔除。研究显示,用细针单次穿刺(即脊麻)的出血危险性较低。随着此类药物临床应用的不断增多以及新型制剂投入使用,以上原则也不断得到改进。辅用其他抗凝药物(如NSAIDs)会增加出血危险。检测Xa因子活性对于确定合适的操作时机并无指导意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