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ID:18828654

大小:3.42 MB

页数:36页

时间:2018-09-22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_第1页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_第2页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_第3页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_第4页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孙子兵法是怎样产生的?●军事上的需要●在具体的军事活动中产生的曼陀罗花华佗和麻沸散东汉末年,战争频繁,受伤有病的人很多。当时没有麻醉药,手术时病伤员要忍受极大的痛苦。名医华佗因一次饮酒过量发现:酒有麻醉作用。他就叫病人手术前先喝酒以减轻痛苦。可有的手术时间长,刀口大,流血多,光用酒来麻醉还是不能解决问题。茄科草本植物,中医称它的花冠为洋金花、风茄花,有麻醉的效用。后来华佗听说吃了臭麻子花(又名洋金花)会人事不醒。他找来尝了尝,顿时觉得头晕目眩,满嘴发麻:好大的

2、毒性呀!经过不同配方炮制,麻醉药试制成功。他又把麻醉药和热酒配制,麻醉效果更好。因此,华佗给它起个名字--叫麻沸散。1、华佗为什么要研究麻醉药?2、华佗对麻醉药的认识是怎么来的?3、从中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想一想(1)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古代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对季节的需要产生了古代天文学;农业提水灌溉、城市建筑、手工业、航海的需要产生了古代力学;测量土地面积、计算时间、制造机械的需要产生了古代数学.俗话说“不打不相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人们只

3、有在实践中同客观事物反复作用,变革客观对象,使客观对象的各种特性充分暴露出来,才能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深入到事物内部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2)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发生的。农牧业生产战争改革开放……居里夫人科学实验实践天文学孙子兵法邓小平理论对镭元素的认识认识……说明了什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获得认识的途径可以有两个:认识从哪里来?不能个人知识可以通过学习获取能不能说:认识有两个来源?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认识的产生问题(源)知识的传播问题(流)----实

4、践直接经验,间接经验启示:读书与实践相结合.(2010年高考·江苏卷29)下列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哲理相同的是()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B.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C.欲知山中事,需问打樵人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B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1)实践的发展不断遇到新问题,产生新的要求,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恩格斯青藏铁路是全球目前穿越高原、高寒、缺氧及连续性永久冻土地区的最长(546.4公里)、自然条件最为艰苦的高原铁

5、路。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这三大世界性难题给青藏铁路建设带来了极大困难。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自五十年代开始,便与中科院冻土研究所、铁科院西北分院等单位密切合作,在吸取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对冻土地区的筑路技术开展了长期的科研与实践,现已掌握了青藏高原多年生冻土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并成功解决了工程中的关键性技术问题,为最终修建青藏铁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青藏铁路高原冻土问题解决适应航空技术发展的需要,推动了空气动力学的迅速发展;适应农业和医学发展的需要,推动了现代生物学进入分子水平的研究,并发展起遗传工程

6、技术。(2)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们的认识能力,钢铁工人对浅蓝色的火焰的微小差异具有高度的辨别能力。有经验的飞行员能够根据发动机的微小变化来判断发动机有无毛病及毛病出在什么地方。卫星射电望远镜显微镜神州系列现代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3)实践的发展提供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提高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思考:射电望远镜使人们可以观察到100亿光年之遥的天体;人造资源卫星帮助人们弄清地球的资源分布;高速运算的电子计算机使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更快更准;国际互联网的建成极大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上述事例说明什么?说明:实

7、践的发展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由于战争的需要,古代人设烽火台,用烽火和狼烟为信号传递军情。同样的原因,促使现代人创造了无线电波发报、雷达等科学技术去探测和传递军情。”这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B、人类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发展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实践不断给人们的认识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手段。C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

8、动力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惟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B人的主观认识本身不能证明,认识对象本身也不会“自言其明”。黄鼠狼不会说“我不是专门偷鸡吃的”,鸡也不会说“我常常被黄鼠狼吃。”。那么,谁能检验这些认识正确与否呢?——实践。黄鼠狼是偷鸡“专家”吗?黄鼠狼不是偷鸡“专家”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的几位教师,作了一番调查研究,先后解剖了近5000只黄鼠狼,发现只有两只黄鼠狼吃了鸡。他们还做了实验:第一天,在关黄鼠狼的笼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